-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陈虹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
小孩佝偻病是一种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进而影响骨骼正常生长发育的疾病,常见于婴幼儿和儿童。需重视,若怀疑患病应及时就医。身体不适时,要及时看医生,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切勿自己胡乱用药。
2018-07-07 16:09
1.病因:维生素D摄入不足、日照时间过少、生长速度快、疾病影响、药物影响。
2.症状:早期多汗、易激惹;活动期骨骼变化,如颅骨软化、方颅、鸡胸等;严重时出现O型腿、X型腿等。
3.诊断:通过血液检查测定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等,结合症状及体征诊断。
4.治疗:补充维生素D(如维生素D3滴剂、鱼肝油)和钙剂(如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多晒太阳,合理饮食。
5.预防:保证充足日照,摄入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如乳制品、蛋黄等。
小孩佝偻病若能早发现、早治疗,多数预后良好。家长要关注孩子生长发育,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烁宝儿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维生素缺乏症。由于缺乏维生素D时,钙不能被吸收,使钙磷代谢失常,产生骨骼病变。发生佝偻病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维生素D供应不足。婴儿膳食中含维生素D量很少,牛乳中含量少且钙磷比例不当,影响钙的吸收,所以人工喂养者佝偻病的发病率比母乳喂养者高。二、人体中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后,产生内源性维生素D:,户外活动少,则易患佝偻病。三、其他因素如生长发育迅速;患有胃肠道或肝、肾疾病;只以谷类为主要食物,副食少以及服用其他药物等。佝偻病活动早期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小儿爱急躁,出汗多,睡眠不安,夜惊,夜哭,枕秃;活动期主要是骨骼改变如方颅,出牙晚,肋缘外翻等症状。预防小儿佝偻病首先要预防先天性佝偻病。孕母要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多晒太阳;其次,小儿出生后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只要是暖和的天气,都可把小儿抱到户外。冬天中午前后阳光充足,户外活动时应让幼儿露出手、脸;夏天则应在荫凉处,避免暴晒。注意不要让孩子隔着玻璃晒太阳,因为玻璃阻挡了阳光中的紫外线。另外,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钙、磷比例适宜,但乳类中维生素D含量极少,要及时增服浓缩鱼肝油。人工喂养时,更要注意及早增服鱼肝油。服用时要遵医嘱,不能认为鱼肝油是补品,多多益善。过多服用可致维生素D中毒。在缺少维生素D时,补充钙剂是无用的。比如说易惊、出汗、烦燥,其它的体征,比如说经常烦燥、出汗多,摇头,头发后面有一些秃,爱掉头发,颅骨软化,这是情况比较严重,就会让骨骼有一些变化,特别小的孩子,颅骨软化就和乒乓球一样,囟门特别大,在7、8个月的时候,由于正常的骨骼没有形成就造成方脑袋,再大一些孩子,就会有一些鸡胸、漏洞胸(在鸡胸的基础上,在胸骨的下缘,应该突出的地方凹下去了),这对呼吸功能就会有影响了。变形会影响心脏的活动,对心功能和肺功能都会有影响。还有肋骨往上翻都会对孩子有影响来自网页|2010-08-1616:37
2016-06-16 04:36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小孩佝偻病是由于日晒少(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后,可使维生素D前体转变为有效的维生素D)、摄入不足(奶、蛋、肝、鱼等食物)、吸收障碍(小肠疾病)及需要量增加(小儿、孕妇、乳母)等因素,使体内维生素D不足而引起的全身性钙、磷代谢失常和骨骼改变。小儿佝偻病发生于生长发育中的婴幼儿及儿童时期
2016-06-16 04:43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俗称缺钙,在婴儿期较为常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佝偻病发病缓慢,不容易引起重视。佝偻病使小儿抵抗力降低,容易合并肺炎及腹泻等疾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因此,必须积极防治。
2016-06-16 04: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