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维平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急诊科
-
疝气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其症状表现多样,主要包括肿块突出、疼痛、坠胀感、消化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等。当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指示进行诊治,不宜自己随意用药。
2018-12-20 17:24
1.肿块突出:疝气最常见的症状是在体表形成肿块,如腹股沟疝会在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包块。
2.疼痛:肿块突出时可能伴有疼痛,尤其是在站立、用力或咳嗽时加重。
3.坠胀感:患者常有局部的坠胀不适,影响正常活动。
4.消化系统症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胀、消化不良等。
5.泌尿系统症状:例如尿频、尿急等。
总之,疝气的症状因疝气类型和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一旦发现疑似疝气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 B 超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疝是人体内器脏或组织,通过人体的缺损或孔隙,离开原来正常位置,进入另一部位的现象。最常见的疝是腹外疝,也是外科常见病之一。在腹外疝中,以腹股沟疝多见。通常,腹股沟疝可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斜疝是腹内容物经腹股沟进入阴囊;而直疝则从“直疝三角区”直接向前突出,不进入阴囊。引起腹股沟斜疝的原因可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前者是在胚胎期,睾丸由第2~3腰椎旁的腹膜后逐渐下降,并带动腹膜及腹肌经腹股沟管下移,随之下移的腹膜便形成一个鞘状突。一般来说,鞘状突在婴儿出生后不久就闭锁。如果鞘状突未如期闭锁,等于留下一个口子,就会发生先天性斜疝。后天性斜疝是因局部解剖缺损、腹横肌和腹内斜肌发育不全,加上腹内压所致。从临床表现看,可分为易复性、难复性、嵌顿性、绞窄性疝等几种类型。易复性疝是在病人站立、行走或劳动时,因腹内压增加疝内容物突出;平卧、休息或用手推送疝内容物可回纳到腹腔内。难复性疝是疝内容物反复突出,囊颈受损而发生粘连,内容物不能完全回纳;嵌顿性疝是疝内容物进入疝囊后,因囊颈弹性收缩而将内容物卡住,不能回纳,导致肠壁郁血和水肿,如发展到肠壁动脉血流障碍,就是绞窄性疝。这两者是外科急症,应尽快手术解除嵌顿。小孩的疝环组织比较柔软,较少发生嵌顿,即使发生嵌顿后也很少发生绞窄。
2016-06-16 12:2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疝气又名小肠气,是腹内脏器由正常位置经腹壁上孔道或薄弱点突出而形成的包块。一般是咳嗽、便秘、生气、重体力劳动、排尿困难等因素引起腹腔压力突然增高冲破疝环腹膜所致;小儿常因啼哭引起;疝气可分为两大类,即水疝和小肠疝。
2016-06-16 12:33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问题是你说的疝气是哪个部位呢?小儿的话比较容易发生脐疝。因为肚脐那里的壁比较薄弱,表现为小儿哭闹时肚脐那里就会有一块鼓鼓的。婴儿期脐疝可以用一枚一元硬币放在肚脐眼上,然后用绑带绑起来,时间久了,腹壁薄弱处就自己长好了呢
2016-06-16 12:40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疝气又名小肠气,是腹内脏器由正常位置经腹壁上孔道或薄弱点突出而形成的包块。一般是咳嗽、便秘、生气、重体力劳动、排尿困难等因素引起腹腔压力突然增高冲破疝环腹膜所致。小儿常因啼哭引起。疝气可分为两大类,即水疝和小肠疝。
2016-06-16 12:47
-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小儿疝气症状:小儿疝气通常在小儿哭闹、剧烈运动、大便干结时,在腹股沟处会有一突起块状肿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压时会自行消失
2016-06-16 1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