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降低高血糖需要综合管理,包括饮食控制、适量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等。 1. 饮食控制: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全谷物、优质蛋白的比例。控制每餐的食量,避免暴饮暴食。 2. 适量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 150 分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消耗。 3. 药物治疗:常见药物有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胰岛素等。二甲双胍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格列美脲刺激胰岛素分泌;胰岛素直接补充体内胰岛素不足。但使用药物需遵医嘱。 4. 血糖监测:定期测量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了解血糖控制情况,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5. 健康教育:学习糖尿病知识,了解高血糖的危害和防治方法,保持良好的心态。 总之,降血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积极配合,遵循医生的建议,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有效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024-10-13 13:0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启科
隆安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民族医学特色专科
-
仅仅一次空腹血糖这样高是不能诊断糖尿病的,如果有糖尿病的症状有一次这样高还是可以诊断糖尿病的。如果没有糖尿病的症状还需要再次复查血糖的。建议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做血糖复查看看或糖耐量试验检查看看是否是糖尿病。确定是否是糖尿病再是是否是需要降糖治疗。
2024-10-13 13:09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遵医嘱服用降糖药或者注射胰岛素,积极预防并发症。要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适当体力活动,保持正常体重。过度肥胖者应适当限制饮食,使体重减至正常范围。不要暴食,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2024-10-13 13:0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70~11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升(70~125毫克/分升)。饭后1小时,血糖可上升到10毫摩尔/升(180毫克/分升,于餐后2小时恢复至7.8~8.9毫摩尔/升(140~160毫克/分升)。所以人们每天三顿饭后,各有2小时血糖升高(共6小时),其余18小时都在空腹血糖水平。其临床意义如下:1)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尔/升(12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2次重复测定可诊断为糖尿病。因此,空腹血糖显著增高时,不必进行其它检查,即可诊断为糖尿病。3)当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尔/升(100毫克/分升)以上,血浆血糖在6.4毫摩尔/升(115毫克/分升)以上,应做糖耐量试验。倘若有明显的糖尿病症状,应先做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4)正常人在餐后2小时的全血血糖不超过5.6毫摩尔/升(10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不超过6.4毫摩尔/升(115毫克/分升)。若餐后2小时的全血血糖≥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8.9毫摩尔/升(160毫克/分升)时,可诊断为糖尿病。
2024-10-13 2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