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宝宝怕陌生人可能是由于性格内向、缺乏社交经验、陌生环境刺激、依恋关系影响、曾经有不好的社交经历等。 1. 性格内向:部分宝宝天生性格较为内敛,对新事物和陌生人的接受度较低。 2. 缺乏社交经验:宝宝与外界接触少,不熟悉与人交往的方式和规则。 3. 陌生环境刺激:新的环境会让宝宝感到不安,从而对陌生人产生恐惧。 4. 依恋关系影响:宝宝对主要照顾者过度依赖,在面对陌生人时缺乏安全感。 5. 曾经有不好的社交经历:比如被陌生人惊吓或伤害,导致心理阴影。 家长要耐心引导宝宝,多创造社交机会,让宝宝逐渐适应与陌生人接触,增强自信心和安全感。随着宝宝的成长和经验的积累,怕陌生人的情况通常会逐渐改善。
2024-10-13 13:0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一、孩子是不是胆子小由于性格和成长环境、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每个孩子在和别人尤其是陌生的人交往的过程中的表现是不同的。有的孩子胆子比较小,常常会怕黑、怕一个人独处、怕别人大声呵斥,他们往往对不够自信。胆小的孩子在陌生人面前缺乏安全感,不敢和他们讲话,或者因为难为情放不开手脚,因而常常表现出更多的不知所措。二、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是否受到过“挫折”?孩子和陌生人交往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调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良性的刺激促使孩子更加积极主动,不良的刺激可能会导致孩子停步不前。回忆一下,孩子在和陌生人交往中是否受到过惊吓、嘲笑或者呵斥,是什么事情使孩子产生了不安和担心,害怕见到陌生人。三、孩子会不会和陌生人打交道?在有些家庭中,因为对孩子太宝贝,怕孩子出去“摔着了”、“被人欺负”,或者怕孩子出去“学坏了”,就过多地限制孩子的交往活动,使孩子的活动空间主要就是学校和家里两个地方,每天面对的也只是那些熟悉的面孔,缺少和陌生人正常接触的机会。没有这样的锻炼,孩子不知该怎么办。因为“不会”,孩子心中很茫然,因而怕见陌生人。
2024-10-13 13:0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怕生是每个孩子必须经历的阶段,所以亲不用担心.我家宝宝也是出现过这种现象,我们也曾采取过很多的措施,但是好象没有什么特效药,只是慢慢地宝宝就喜欢交际了.经常带宝宝去人多的地方去玩,还有一点很关键就是让宝宝尽可能多与个别小朋友单独玩玩,因为这样可以拉近距离,宝宝玩得开心了,自然就会去找其他的小朋友玩的.我家宝宝以前是只要有人叫她,她就害怕地躲起来,但是又很想与对方玩,后来我们经常带她去邻居家串门,现在她自己会去邻居家玩了,而且还在那吃饭和睡觉.
2024-10-13 13:05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这是孩子进入第二个怕生期了,这个时期的宝宝比较粘人,比较不喜欢和陌生人接触,做家长不要强迫她,要慢慢引导,老人家带孩子和年青人不一样,出门最好宝宝一见人就要主动叫叔叔好,阿姨好,有时宝宝不叫,就会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之类的,处在这个时期的宝宝奶奶越是说她不听话她就越怕和大人接触,久而久之就会不形成心理阴影,这个时期的宝宝,家人一定要理解她,不要强迫她,慢慢引导
2024-10-13 13:05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1.未熟悉前,不让陌生人突然接近 每个孩子个性都不一样,对于生性内向害羞、胆小,以及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来说,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弱,有时看到陌生人时会害怕得大哭,所以在未熟悉前,尽量不让陌生人突然接近孩子,以免孩子受到惊吓而畏缩。 2.增加孩子社交、交往的机会。 现代家庭子女少,无形中也减少了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因此平时可带孩子到朋友家拜访,或是参加一些社会团体活动,为孩子拓展人际关系及社交天地,增加孩子的交往机会。 3.及时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 当孩子有害羞、怕生情结时,父母应给孩子引导,使孩子有正确的观念,但避免勉强地要求孩子。反之,父母若未能及时给予引导,孩子可能会因为这次经验,而误以为逃避便能解决问题。 4.先做好心理准备免除恐惧 如果孩子害怕陌生人,父母不妨在客人上门前先为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如有多少客人、都是些什么人、孩子应有的礼节等。父母也可先扮演客人角色,与孩子先进行模拟演练,降低孩子恐惧、怕生的心理。 5.通过游戏了解孩子并建立自信心。 拿孩子平时喜爱的布偶,陪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通过一些已经发生或还未发生的小故事玩一场布偶剧,以增加其交往经验,而父母也可以从游戏中了解孩子的心理,并建立其自信心。 6.勿勉强及否定孩子 有些孩子会因自身的沟通能力或社交技巧不佳,而以逃避的方式对外,如果孩子不愿在客人面前说话,切勿勉强,不要一口咬定“他就是这样害羞,见到客人总是别别扭扭”。父母的话孩子听了,会以为自己个性就是内向、害羞、而视怕生为理所当然。 7.适时给予孩子打气、鼓励 不论孩子的表现如何,父母的态度是很重要的。如果孩子有怕生、害羞的情况时,父母切勿当场给予难堪和指责,事后也要不时为孩子打气,找出孩子怕生、害羞的潜在原因,并耐心教导他打开心房。如果孩子有好的表现时,别忘了给予他适时的鼓励和赞美,建立其自信心。 8.通过童话故事书启发孩子 三岁左右的孩子已听得懂故事,妈妈可以通过故事书内容,开启孩子的心扉。如害羞的鸭子和没有自信心的天鹅,如何勇敢地踏出第一步,结果变成美丽又受欢迎的成员。以富趣味的教育性对话说给孩子听,让他踏出害羞、怕生情结。 耐心教育打开心房 大人不要要求孩子去做做不到的事,当孩子产生挫折、退缩时,给予正确引导。做到了,给予鼓励及赞美,加强其自信心。 带孩子参与社交活动时,尽量避免让孩子一开始时,接触态度不佳或讲话很大声的长辈,以免孩子吓到,更加退缩。 引导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刚开始大人可随时守在一旁,待孩子大开心房、融入活动时再离开。 孩子有害羞、怕生行为表现时,切勿当场给予难堪和指责,增加其挫折和退缩。经常看到有的孩子在陌生人面前或躲躲闪闪、或惊慌失措、或红脸语塞、或嚎啕大哭……这些都是孩子怕生的表现。 孩子怕生的原因有很多,应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给予帮助,使其尽快转变。 其一,由于孩子倍受家人宠爱,整天束缚在家庭的小圈子中,与外界没有太多接触,因此在遇到陌生人时会产生恐惧心理,导致“怕生”。 他们往往在家中有说有笑,是个“小淘气”,可一出门就成为了安静的“小乖乖”。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应经常陪同外出走走,体验家庭以外的人和事,让孩子不断了解并适应周围环境。久而久之,就会缓解惧怕心理。 其二,遇到陌生人不知如何交际,也是孩子“怕生”的原因之一。 年幼的孩子往往缺乏交际经验,面对陌生人,不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只好保持沉默地躲藏在家人身后,或硬拉着家长离开。遇到这种情况时,家长可传授孩子交际方法。如:向对方问好,欢迎他(她)到家中做客。当有陌生的小朋友时,还可以和他(她)握握手,谈谈听过的故事、玩过的玩具、喜欢的卡通。从而使孩子由被动变为主动,逐渐乐于与人交往。 其三,孩子的个性孤僻,不爱与人打交道。 这种性格的形成与家庭环境休戚相关,因此家长要从自身找原因。首先,使自己不再沉默寡言、不善交际。而后,可让自己的一些朋友(最好带着孩子)来家中做客。让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待人接物,与陌生人交往的方法。最后,等孩子适应之后,再外出接触其他人。 孩子“怕生”在现今社会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只要家长朋友正确的加以引导是极易转变的,您不妨试一试。
2024-10-14 0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