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耳朵耳鸣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耳部疾病、全身性疾病、心理因素、药物副作用、环境因素等。 1.耳部疾病:中耳炎、外耳道炎、耵聍栓塞等耳部炎症或异物刺激,会影响耳部正常功能,导致耳鸣。 2.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等慢性疾病,可能影响耳部的血液供应和神经功能,引发耳鸣。 3.心理因素: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容易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引起耳鸣。 4.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阿司匹林等,可能对耳部神经产生损害,引起耳鸣。 5.环境因素: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音环境中,会损伤耳部神经,造成耳鸣。 总之,耳鸣的原因较为复杂。如果出现耳鸣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耳部检查和相关身体检查,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
2024-10-13 13:0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耳鸣是指自觉耳内鸣响,常常是耳聋的先兆.耳鸣是患者耳内或头内有声音的主观感觉,因听觉机能紊乱而引起.由耳部病变引起的常与耳聋或眩晕同时存在.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则可不伴有耳聋或眩晕.患者忍受耳鸣的能力各异.治疗应针对根本的疾病,因为根本疾病的缓解可改善耳鸣.耳鸣又可根据其特征分为持续性耳鸣与节律性耳鸣持续性耳鸣可有单一频率或多频率声调的混合,多为主观性耳鸣。节律性耳鸣多与血管跳动一致偶尔与呼吸一致,耳鸣的频率较低。如为肌肉收缩引起则耳鸣的频率较高。节律性耳鸣,多为客观性耳鸣。
2024-10-13 13:0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耳鸣是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如感觉耳内有蝉鸣声,嗡嗡声,嘶嘶声等单调或混杂的响声,实际上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音,也就是说耳鸣只是一种主观感觉.耳鸣可以短暂或持续性存在.严重的耳鸣可以扰得人一刻不得安宁,令人十分紧张.如果是短暂性忽来忽去的耳鸣,一般是生理现象,不必过分紧张,可听之任之.如果是持续性耳鸣,尤其是伴有耳聋,眩晕,头痛等其他症状,则要提高警惕,尽早就医.
2024-10-13 13:05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缺钙和缺蛋白,记得补钙,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2024-10-13 13:05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你好,耳鸣属于顽症,耳鸣也可由耳部疾并神经系统疾并贫血、脑供血不足、肾虚等疾病引起。可以到当地正规医院耳科或神经内科就诊检查,明确诊断后再进行治疗。突发性耳鸣为耳鼻咽喉科急重症之一,目前尚无一种公认的特效药物。然而本病的预后比其它感音神经性耳聋好,一般估计不经治疗亦有半数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听力恢复。但是,积极治疗,突发性耳鸣显然优于消极观望,治疗越早,预后越好。发病一周即开始治疗者,8%以上患者病情可获痊愈,或部分恢复;病程超过一月者,也不应放弃治疗,因病变可能仍在恢复过程中。突发性耳鸣治疗期间应定期作测听试验,若听力不断改善者,治疗不宜中断,多次复查不变者才考虑停止治疗。 耳鸣的发生是很突然的,大多发生在数小时到一二天内,少数人伴有恶心、呕吐和眩晕。应激性耳鸣只要发现及时,治疗得早,可以在短期内得到痊愈或大部分恢复。所以当你碰到不称心之事,要善于控制感情,保持冷静,切勿情绪过分激动。 从医学上讲,突发性耳鸣属于一种急症,需要及时就医,一般不能超过3天。如果一直延误治疗的话,会对听力造成严重的损害,严重的可能几天内就会出现听力下降的现象,甚至听力消失,造成耳聋。一般来讲,突发性耳聋常发病于成年人,一般为单侧发病,发病时,患者感觉到耳朵里突然出现“砰砰”或“卡嗒”声,随即听力消失。这种疾病常由内耳外伤、感染、梅毒、药物中毒,听神经瘤等因素引起,也有原因不明的突发性耳聋。感冒、疲劳,情绪激动、饮酒、用力擤鼻涕等也可诱发本病。
2024-10-14 0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