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其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包括先天性主动脉瓣结构异常、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炎症感染、风湿性心脏病以及其他少见原因等。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1.先天性主动脉瓣结构异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主动脉瓣的结构出现异常,导致瓣叶狭窄。这种情况通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被发现。 2.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随着年龄增长,主动脉瓣逐渐发生钙化,瓣叶活动受限,引起狭窄。多见于老年人。 3.炎症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炎症累及主动脉瓣,可导致瓣叶受损和狭窄。 4.风湿性心脏病:风湿热反复发作,侵犯心脏瓣膜,引起主动脉瓣狭窄。 5.其他少见原因: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类癌综合征等,也可能累及主动脉瓣,导致狭窄。 主动脉瓣狭窄会影响心脏功能,严重时危及生命。一旦确诊,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患者日常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
2024-10-13 14:1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病情分析:主动脉瓣狭窄,指由于风湿性、先天畸形、瓣膜结构老化等原因导致主动脉瓣病变,致使主动脉瓣开放受限。随着病变的进展可出现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三联症:劳累性呼吸困难、心绞痛和晕厥。主动脉瓣是心脏瓣膜中功能最重要的阀门,它是心脏搏出血液通往全身的闸门,因此其在人体中发挥重要的功能,一旦主动脉瓣出现狭窄,心脏搏出血液受阻,一则心脏需要用更大的力量,二则心脏搏出的血液量减少,就会引起全身器官供血不足,表现为头晕、眼花、乏力、胸痛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引起突发性晕厥、猝死等。其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动脉瓣狭窄疾病早期常没有临床症状,患者一旦检查发现有主动脉狭窄病变,应及时咨询有经验的心脏内外科医生,以便指导你治疗并作出恰当的决定。对无症状的轻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由于猝死几率很低,预后亦较好,无需药物治疗,一般也不主张手术治疗。但应对其做临床随诊,检测病情进展。有症状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手术治疗是此类患者解除临床症状、改善左心室功能、延长寿命的唯一有效手段。
2024-10-13 14:17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对于主动脉瓣狭窄的问题你一定要重视,你提到主动脉瓣狭窄为你解答如下。射血分数,即LVEF(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s),是指: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量的百分比。心室收缩时并不能将心室的血液全部射入动脉,正常成人静息状态下,心室舒张期的容积:左心室约为145ml,右心室约为137ml,博出量为60-80ml,即射血完毕时心室尚有一定量的余血,把博出量占心室舒张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一般50%以上属于正常范围,人体安静时的射血分数约为55%~65%。射血分数与心肌的收缩能力有关,心肌收缩能力越强,则每搏输出量越多,射血分数也越大。
2024-10-13 14:17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我家也就这几天开始对玩具特感兴趣,不能看到我们手里拿东西,不管什么他都要!不给就哭!
2024-10-13 14:17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治疗 (一)内科治疗适当避免过度的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定期随访和复查超声心动图.洋地黄类药物可用于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利尿剂时应注意防止容量不足;砂酸酯类可缓解心绞痛症状. (二)手术治疗治疗的关键是解除主动脉瓣狭窄,降低跨瓣压力阶差.常采用的手术方法有:①经皮穿刺主动脉瓣球囊分离术.能即刻减小跨瓣压差,增加心排血量和改善症状.适应症为:儿童和青年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不能耐受手术者;重度狭窄危及生命;明显狭窄伴严重左心功能不全的手术前过渡.②直视下主动脉瓣交界分离术.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手术死亡率低于2%,但10~20年后可继发瓣膜钙化和再狭窄,需再次手术.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且无钙化的患者,已出现症状;或虽无症状但左心室流出道狭窄明显;心排血量正常但最大收缩压力阶差超过6.7kPa(50mmHg);或瓣口面积小于1.0cm2.③人工瓣膜替换术.指征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在出现临床症状前施行手术远期疗效较好,手术死亡率较低.即使出现临床症状如心绞痛,晕厥或左心室功能失代偿,亦应尽早施行人工瓣膜替换术.虽然手术危险相对较高,但症状改善和远期效果均比非手术治疗好.明显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时,宜同时施行主动脉瓣人工瓣膜替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2024-10-13 17: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