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十岁小孩经常尿床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睡眠过深、遗传因素、心理因素、泌尿系统疾病、神经发育问题等。 1.睡眠过深:孩子在睡眠中难以觉醒感知尿意。睡前过于兴奋或疲劳,可能导致睡眠过深,引起尿床。 2.遗传因素:若父母一方或双方儿时有尿床史,孩子尿床的概率会增加。 3.心理因素:紧张、焦虑、压力大等心理状态可能影响孩子的排尿控制。 4.泌尿系统疾病:如尿道炎、膀胱炎等,炎症刺激可能导致尿床。 5.神经发育问题: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迟缓,控制排尿的神经功能不完善。 孩子经常尿床会影响身心健康,家长应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通过详细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给予孩子心理支持和关爱,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2024-10-13 14:0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的孩子还太小,尿床可能是因为神经发射发育还不是很成熟,或者自主控制排尿的习惯没养成,您不必太担心,这种情况还不能诊断为遗尿.遗尿症俗称尿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约占70%~80%.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如尿道瓣膜),膀胱炎,神经原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患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一,一般治疗不要责难和打骂儿童,应给予鼓励,使患儿有治好遗尿的决心.父母对患儿给予高度关心和爱护.在晚饭后禁止饮水,放睡前排尿,夜间唤醒患儿起床排尿1~2次.二,药物①丙咪嗪:为中枢兴奋剂,可减轻睡眠深度,每晚口服25~50mg,连续3~4个月.如停药后复发,可再给药.②副交感神经阻滞剂:普鲁本辛或羟丁宁(Oxybutynin,即ditropan,尿多灵).入睡前口服,可使逼尿肌松弛,抑制膀胱收缩.③麻黄素25mg睡前口服.可增加膀胱颈部和后尿道的收缩力.三,膀胱训练在日间嘱患儿尽量延长排尿间隔时间,逐渐由每1/2~1小时1次延长至3~4小时1次,以扩大膀胱容量.四,条件反射训练用一套遗尿的警报装置,训练患儿在遗尿前惊醒.在患儿身下放一电子垫和一电铃相连接,一旦电子垫被尿湿时,接能电路而使电铃发现声响,惊醒患儿起床排尿;如效果不佳,可加用丙咪嗪以减轻睡眠深度.一般经1~2个月的训练可使70~80%原发性遗尿获得治愈.
2024-10-13 14:0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您的孩子还太小,尿床可能是因为神经发射发育还不是很成熟,或者自主控制排尿的习惯没养成,您不必太担心,这种情况还不能诊断为遗尿.遗尿症俗称尿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约占70%~80%.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如尿道瓣膜),膀胱炎,神经原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患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一,一般治疗不要责难和打骂儿童,应给予鼓励,使患儿有治好遗尿的决心.父母对患儿给予高度关心和爱护.在晚饭后禁止饮水,放睡前排尿,夜间唤醒患儿起床排尿1~2次.二,药物①丙咪嗪:为中枢兴奋剂,可减轻睡眠深度,每晚口服25~50mg,连续3~4个月.如停药后复发,可再给药.②副交感神经阻滞剂:普鲁本辛或羟丁宁(Oxybutynin,即ditropan,尿多灵).入睡前口服,可使逼尿肌松弛,抑制膀胱收缩.③麻黄素25mg睡前口服.可增加膀胱颈部和后尿道的收缩力.三,膀胱训练在日间嘱患儿尽量延长排尿间隔时间,逐渐由每1/2~1小时1次延长至3~4小时1次,以扩大膀胱容量.四,条件反射训练用一套遗尿的警报装置,训练患儿在遗尿前惊醒.在患儿身下放一电子垫和一电铃相连接,一旦电子垫被尿湿时,接能电路而使电铃发现声响,惊醒患儿起床排尿;如效果不佳,可加用丙咪嗪以减轻睡眠深度.一般经1~2个月的训练可使70~80%原发性遗尿获得治愈.
2024-10-13 14:04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儿童遗尿症的治疗注意事项调整饮食 每天下午4点以后少饮水,晚饭最好少吃流质,宜偏咸偏干些,临睡前不要喝水(夏天除外),也不宜吃西瓜,桔子,生梨等水果及牛奶,以减少夜里膀胱的贮尿量.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应该使孩子的生活,饮食起居有规律.应避免孩子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最好能坚持睡午觉,以免夜间睡得太熟,不易被大人唤醒起床小便.睡前不宜过分兴奋应养成孩子按时睡眠的习惯,睡前家长不可逗孩子,不可让孩子兴奋,不可让孩子剧烈活动,不可看惊险紧张的影视片,以免使孩子过度兴奋.临上床前把小便排干净要养成孩子每天睡前把小便排干净彻底的习惯,以使膀胱里的尿液排空.有条件的家庭,应尽可能在临睡之前给孩子洗澡,使其能舒适入睡,这样可减少尿床.及时更换尿湿的被褥衣裤孩子睡觉的被褥要干净,暖和,尿湿之后,应及时更换,不要让孩子睡在潮湿的被褥里,这样,会使孩子更易尿床.必须指出,遗尿可使患儿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如果家长不顾及患儿的自尊心,采用打骂,威胁,惩罚的手段,会使患儿更加委屈和忧郁,加重心理负担,症状不但不会减轻,反会加重.我们认为,对待遗尿症的患儿,只能在安慰及鼓励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这一点甚为重要,是治疗成败的先决条件
2024-10-13 14:04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孩子尿床排除病理现象,就是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排尿的习惯,婴儿2月时可以训练排尿习惯,睡前睡后,饭前饭后,出去回来要把尿,把尿妈妈要发一些声音,使孩子对排尿产生条件反射,以后妈妈一发生声音孩子就有尿意,训练一段,白天就不用尿布,睡前尿一次,夜里把一次,夜里就不会尿床啦&&&&&&&$$$$$$$$$多数孩子在2-3岁时就不再尿床了,有些孩子会晚些。孩子这种自然而然的成熟过程说明他们的膀胱容积增大和他对保持身体干燥的需要加强了。孩子偶尔尿一两次床是完全正常的,就是大孩子也会出现尿床的情况。不论你的孩子已经几岁了,都绝对不要因为他又尿床而羞辱或嘲弄他。这会严重伤害孩子的心灵。75%的4岁儿童和85%的5岁儿童偶尔尿床。但是椰油不少尿床行为会延续到青春期甚至成年时期。据统计,4%的青少年和1%的成年人有尿床的毛病,男孩子中尿床人数的比例是女孩子的两倍。你在着手解决孩子尿床的问题前,必须先找出孩子尿床的原因。健康原因。多数专家认为1-2%的尿床者是因生理问题或疾病引起的。有些孩子生理上有一些问题,例如膀胱比较小,括约肌松弛等。或者,如果孩子很久不尿床了,之后又突然开始尿床,那么可能是尿道感染引起的。如果医生排除了尿道的常见疾病的可能性,而孩子持续尿床,你最好先去请教泌尿科医生,然后再从其他方面找原因。心理因素。确实,有些孩子会因为心理压力而偶然出现尿床的情况,但因紧张而尿床的孩子只占20%,孩子尿床很少是纯粹由心理原因引起的。这就是为什么心理治疗对尿床者的作用不大原因。发育状况。虽然有些尿床的孩子看起来身体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并不是说明他尿床没有任何生理上的原因。孩子的膀胱可能还未发育好,不足以使他坚持整夜不上厕所,或者控制排尿功能的括约肌尚未发育完全。睡眠方式。许多孩子尿床是因为他们睡得太沉,以致他们完全意识不到膀胱已经胀满。而睡眠方式往往具有遗传性。搞清这个问题,可以使你的孩子感到安心,同时也为你预期孩子何时能停止尿床提供一些线索。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情况定出治疗方案。抗菌素可以用来治疗感染引起的间歇性尿床;X光检查能查明是否需扩张孩子的膀胱;或者在极少数的情况下,用药物改变孩子的睡眠方式,使他在膀胱胀满的时候能及时醒来。心理问题引起的尿床解决方法:焦虑的孩子。如果深受周围事件的影响,但他又克制自己不表现出来,你可以用以下方法:教给孩子放松的技术。睡前给孩子按摩背部或让孩子听舒缓的音乐。生理问题引起的尿床的解决方法:据统计,80%的尿床者都存在膀胱小的,控制水平低或睡眠过沉的问题。告诉孩子膀胱的容量和控制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增大。这个问题不可能一夜得到解决,但通过训练可以逐步改善。如果你或家人小时候有过尿床经历,仅仅让孩子知道他尊敬和喜爱的人也曾有过相同的经历就足以减轻他的思想负担了。鼓励孩子多喝水,向他解释这样可以增大膀胱的容量。如果孩子想小便,让他尽量多憋一些时间。
2024-10-14 0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