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胎儿脑积水是否能治愈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脑积水的严重程度、发现的孕周、胎儿的整体健康状况、病因以及后续的治疗措施等。 1.脑积水严重程度:轻度脑积水可能在胎儿发育过程中自行缓解或出生后通过治疗改善;重度脑积水则治愈难度较大。 2.发现的孕周:孕周较早发现,可密切监测,为后续干预争取时间;孕周晚发现,治疗选择可能受限。 3.胎儿整体健康状况:若胎儿除脑积水外无其他严重异常,治愈希望相对较大;反之则小。 4.病因:因感染等可逆因素引起的,去除病因后可能好转;由遗传等不可逆因素导致的,治愈较困难。 5.治疗措施:包括定期超声监测、宫内治疗或出生后的手术治疗等。治疗及时且有效,治愈可能性增加。 总之,胎儿脑积水的治愈情况较为复杂,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评估。一旦发现,应及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密监测和合理治疗。
2024-10-13 14:0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您好,轻度的脑积水一般可通过脱水剂、利尿剂的治疗就可缓解,头颅明显增大,且大脑皮质厚度超过1cm者,可采取手术治疗的。建议,对于重度脑积水,智能低下已失明、瘫痪,且脑实质明显萎缩,大脑皮质厚度小于1cm者,均不适宜手术。祝好
2024-10-13 14:0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很难治愈的,如果是胎儿,可能会自行吸收,如果出生确诊了,基本概率挺小的
2024-10-13 14:04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别经常坐着,多运动,按时做孕检
2024-10-13 14:04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一)手术治疗对进行性脑积水病儿,均需手术治疗.早期手术效果较好;晚期大脑皮质已有萎缩及严重功能障碍者,手术效果较差.手术种类繁多,有减少CSF形成的手术;CSF颅内,外分流术;脑室系统梗阻远近端的旁路手术和解除梗阻病因的手术等.应据脑积水的原因,梗阻性质和部位,选择较为合理的手术.对于非交通性脑积水,原则上应明确病因,尽可能地解除梗阻;如为交通性脑积水,可行分流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脑室心房分流术(V-AS)和脑室腹腔分流术(V-PS).当脑积水伴有与脑室和蛛网膜下腔不交通的蛛网膜囊肿时,应同时作脑室和囊肿分流术;同理,当Dandy-Walker畸形并存导水管狭窄时,应同时作脑室和Dandy-Walker囊肿分流术. V-AS和V-PS均需13型贮液囊和CSF分流装置.常用的分流装置有国产NJS-4型分流管,Pudenz-Heyer管和Holter-Spitz管.每种分流装置均有一特制的阀门,使液体单向流动,并能保持脑压于正常范围.V-AS与V-PS的近期效果相似.就术后并发症而言,V-AS主要有感染,且多为顽固性败血症和脑膜炎,若发生分流管阻塞,多在脑室端.而V-PS的主要并发症为分流管阻塞,多发生在腹腔端,若发生感染,多为腹腔感染.故多数文献认为V-PS优于V-AS.但George等的长期随访结果表明,分流术后感染与手术方式无明显关系,而与手术医师的操作技术有关,V-AS术后的顽固性败血症,可因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和勿将心脏端管插入过深而得以防止;而且V-AS的远期效果较V-PS为好.故作者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V-AS优于V-PS.不过,在右心衰竭,近期开颅手术或气脑检查后颅内气体尚未完全吸收者,禁作V-AS.已作V-AS的病例不能再作脑气体造影.(二)非手术治疗适用于不能手术治疗的病例,或作为分流术的术前准备,以改善病儿的状况,赢得手术时机.包括中西药利尿剂,脱水剂等.对于继发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积水,还可行多次腰穿治疗. (三)分流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1.感染分流术后总感染率为2.7~22%,小于1岁婴儿的感染率最高.有其他先天性异常的病儿,感染率也较高.分流装置的外部感染,可引起切口部位或分流管通过的皮下部位感染;若分流装置的内面感染,可产生脑室炎,菌血症(在V-AS)和腹膜炎(在V-PS).有时分流装置功能障碍(见下)为感染的唯一表现.少数感染病例毫无症状,仅在作分流矫正术时,作常规培养,方得以明确. 分流术后一旦明确感染,就应将分流装置去除或更换新的分流装置,并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作脑室内和静脉注射,对于去除分流装置后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者,应作脑室外引流.2.分流装置的功能障碍最初都不明显,仅在多次CT扫描复查时发现有进行性脑室扩大.进而表现为前囟的持久隆起,头围增长过度;在较大儿童,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处理时,应先判断分流梗阻的具体部位,再酌情作分流矫正术或更换分流术式.判断方法如下:当穿刺贮液囊抽不出CSF或当压瘪阀门后不能再充盈时,表明管的脑室端不通,常为脉络丛或血凝块堵塞所致;若难于压瘪阀门,需虑及阀门本身或远端分流管梗阻,常为血凝块(V-AS时),大网膜或纤维素块(V-PS时)阻塞所致;若分流装置经过的皮下通道积液时,提示腹腔管端有粘连或假囊肿形成,或因儿童生长,使远端管脱出腹腔. 3.颅内血肿此类并发症通常见于3岁以上头围大,有显著脑室扩张的患儿,是引流太快的结果.并发硬脑膜下血肿者0.4%,硬脑膜外血肿者罕见.如能在术中少释放CSF,并选用高压的阀门(0.93~1.23kPa),可减少和防止此并发症. 4.分流术后颅缝早闭少数脑室显著扩张的大头婴儿,如用低压或中等压力阀门作脑室分流术后,会发生颅骨重迭,导致颅缝早闭.选用高压阀门(0.93~1.23kPa),可防止这一并发症.
2024-10-14 05: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