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即问即答 > 内科 > 神经内科 > 1 岁儿子...
快速提问

即问即答

首页 找问题 找医生 专家答疑 健康微窗口 健康热点 查疾用药 健康百问 找名医看诊 预约挂号

1 岁儿子下肢肌张力低足耳征该如何应对

肌张力障碍

1岁儿子下肢肌张力低足耳征,请问如何看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1 岁孩子出现下肢肌张力低足耳征,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营养不良、遗传因素、脑部损伤、肌肉疾病等。 1. 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孩子年龄小,神经系统尚在发育中,可能暂时表现出这种症状。随着生长发育,部分孩子可逐渐改善。 2. 营养不良:缺乏某些重要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 D、钙等,会影响肌肉和神经的功能。 3. 遗传因素:部分遗传疾病可能导致肌肉张力异常。 4. 脑部损伤:出生时的产伤、缺氧等导致脑部受损。 5. 肌肉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 总之,对于 1 岁孩子出现的下肢肌张力低足耳征,家长需重视,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儿科|小儿神经内科就诊,进行全面检查,如脑电图、头颅磁共振成像、血液检查等,以明确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2024-10-13 14:22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您好孩子的肌张力低下一般考虑神经系统问题孩子神经系统发育的是否正常建议去医院检查看看去大医院小儿神经内科检查看看可以做核磁或CT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要耽误啦如果是脑部问题建议积极治疗康复治疗配合营养脑细胞治疗如果孩子智力不好语言发育的不好考虑有问题的

    2024-10-13 14:22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确定清楚了吗?其实很多时候都是麻麻太在意了才引起担心的,我估计你那是缺钙了。注意补充鱼肝油和钙

    2024-10-13 14:22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楼主不要太紧张啊,可能还小的缘故吧,毕竟每个孩子都是有个体差异的。

    2024-10-13 14:22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以下是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杨冠英医生所写文章:浅谈婴幼儿的“外部性脑积水”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外伤或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婴幼儿的父母拿着患儿外院头部CT或MR片来科会诊,因患儿头部CT或MR片见额叶或额顶部蛛网膜下腔对称性增宽而被诊断为硬膜下积液、脑萎缩或外部性脑积水,所以非常担心及害怕。当我们询问患儿往往仅轻微的头皮损伤或无任何症状,生长发育与智力发育也正常,不难做出患儿并非硬膜下积液、脑萎缩及脑积水所致。于是,我们详细地向该患儿的父母解释“外部性脑积水”原因、预后等有关情况,多数患儿的父母都会表示虚惊一场,然后向我们道谢并带患儿高高兴兴走了。  婴幼儿期额叶或额顶叶对称性蛛网膜下腔(脑外间隙)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宽可以是一种生理现象。判断蛛网膜下腔正常范围的标准:额顶区大脑皮层表面与颅骨内板之间的宽度正常为0~4mm,纵裂前部宽度正常为0~5mm。有研究认为婴儿及新生儿脑外间隙较宽呈现小→大→小的演变规律。新生儿无脑周间隙及脑沟可见,仅可见到窄小的纵裂。2~12个月的婴儿脑外间隙(蛛网膜下腔)可明显增宽,以2~6个月最明显,至2岁左右绝大多数小儿脑周间隙及脑沟消失,仅有较窄的纵裂。有作者认为脑外间隙明显增宽的原因系由于脑脊液产生吸收在发育过程中一时性失衡和生后数月颅骨发育比脑组织发育快所致,另外随着脑白质髓鞘化,从出生到6个月内脑组织含水量急剧下降,脑容积缩小之后;神经细胞又再增殖,脑容积又增大;也可能是造成脑外间隙扩大、其后又逐渐缩小的一个原因,这是生理性的变化。由此可见婴幼儿额叶或额顶叶蛛网膜下腔(脑外间隙)在一定范围内增宽诊断脑积水是错误的。  当婴儿及新生儿期额叶或额顶叶对称性蛛网膜下腔(脑外间隙)超过正常生理范围,其它部位蛛网膜下腔不宽或稍宽时,诊断为外部性脑积水(EH)。判断蛛网膜下腔异常增宽的标准是:额顶区大脑皮层表面与颅骨内板之间的宽度大于5mm,纵裂前部宽度大于6mm。外部性脑积水又分特发性和继发性EH。多数学者认为EH只发生于囟门未闭合婴儿,开放的颅缝是EH发生的必备条件。各种原因引起脑脊液吸收功能暂时降低,加上脉络丛分泌脑脊液增多而形成暂时性交通性脑积水,脑积水引起颅内高压,婴儿因囟门及颅缝尚未闭合,可通过颅缝裂开和囟门膨隆以缓冲增高的压力,使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减轻。继发性EH可由多种因素可致此病,如: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化脓性脑膜炎、高胆红素血症、早产等;找不到原因的称特发性EH。特发性外部脑积水一般预后良好,大多数2~3个月后积水减少,2~3岁时可完全吸收,为良性自愈性疾病,对无任何症状者毋需做任何特别治疗,此时应结合临床定期复查,患儿囟门闭合后本病自然消失,一般无后遗症。鉴于X线辐射对婴儿的影响,不要过于频繁复查CT,主张每隔6~12个月复查1~2次。继发性EH应视病因及临床表现而异,病情轻者将与特发性EH一样自行消退吸收,无症状者或偶尔发现者可不必治疗,大多数患儿去除病因后可自行吸收,不需给予特殊干预,以免增加患儿不必要的痛苦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损害严重者将发生脑萎缩,少数婴儿在2个月至2岁可出现轻度的神经精神发育障碍如精神运动发育迟滞、一过性抽搐发作、行为问题、情绪障碍、甚至脑瘫等,故对病情较重的外部性脑积水积极的治疗是必要的。  婴儿及新生儿额叶或额顶叶对称性蛛网膜下腔(脑外间隙)较宽,影像学上需要鉴别的病变主要有硬膜下积液和脑萎缩:  1、硬膜下积液硬膜下积液多数为单侧发病,若双侧则不对称,颅板内侧低密度区呈“新月形”,相邻脑表面受压内移、平整,脑沟变浅平,有占位效应。由于蛛网膜位于硬膜内侧,蛛网膜下腔增宽时,更贴近颅内板,增强扫描时可见其内强化的点状血管影(静脉)与颅内板相邻,而硬膜下积液因蛛网膜向内推移,血管影则远离颅内板。  2、脑萎缩蛛网膜下腔增宽为广泛性增宽,不局限于额顶区,其大脑半球间裂增宽范围亦为整个半球间裂,同时多伴有不同程度脑室扩大。CT可见脑组织变薄、密度减低及脑沟普遍性加深,提示脑组织量的减小和质的异常,预后差,常有神经学异常、智力低下等后遗症。”但愿我的回答能帮得上您的忙

    2024-10-13 22:39
就医问药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肌张力障碍?   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形式。肌张力障碍(dysmyotonia)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以肌张力异常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综合征,可影响受累肢体的正常运动幅度、范围、速度和肌肉硬度等。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续性的特点。肌张力障碍包括手足徐动和扭转痉挛。 查看全文»

嗜睡 麻痹
推荐医生 更多»
  • 徐评议

    主任医师 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中枢神经变性病、脑血管病、顽固性头痛、头晕及睡眠障碍、癫痫发 详情»

  • 肖勤

    主任医师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擅长:帕金森氏病、肌萎缩、神经内科常见疾病 详情»

  • 莫建伟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

    擅长: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及血管性痴呆等痴呆症;帕金森病、帕金森 详情»

推荐用药 更多»
卡马西平片

疗效:<p>1.复杂部分性发作(亦...

盐酸硫必利片

疗效:亨延顿舞蹈病,坐骨神经痛,神...

专家咨询 更多>
洪绍蒙

洪绍蒙 / 主任医师

擅长:主攻专业是神经内科和心血管内科。擅长脑萎缩、共济失调、脑瘫、脑发育不全、精神发育迟滞、脑出血、脑梗塞、偏瘫、脑外伤综合征、脑炎后遗症、脑白质病变、癫痫、多发性硬化、脊髓损伤、脊髓空洞症、视神经萎缩、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周围神经损伤、运动神经元病、帕金森病等神经疾病的诊治,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预约挂号
苏镇培

苏镇培 / 主任医师

擅长:帕金森 三叉神经痛 头晕头痛 癫痫 脑瘫  面瘫 脑梗 脑梗后遗症  脑萎缩   脑损伤后遗症 脊髓炎  脊髓空洞  手抖

预约挂号
张双国

张双国 / 副主任医师

擅长:癫痫综合征、原发性癫痫、难治性癫痫、焦虑抑郁症、脊髓损伤、睡眠障碍、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对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危重病具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能力。。

预约挂号
医院问答 更多>
为什么龟头有点痒

为什么龟头有点痒

衡水男科医院 2023-12-17
为什么阴茎向下弯曲

为什么阴茎向下弯曲

衡水男科医院 2023-12-17
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导致

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导致

包头世纪泌尿专科医院 2023-12-18
我爸烟龄30年,酒龄8年

我爸烟龄30年,酒龄8年

平顶山儿科医院 2024-01-24
脑缺氧会嗜睡吗?

脑缺氧会嗜睡吗?

内蒙古精神病医院 202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