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宝宝出汗太多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如环境过热、衣物过多等,也可能由病理性因素,如佝偻病、结核病、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导致。治疗方法包括改善环境、调整饮食、补充营养、治疗原发病等。 1.改善环境: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在 22 - 26 摄氏度,湿度在 50% - 60%。给宝宝穿着透气、吸汗的衣物,避免捂热。 2.调整饮食:让宝宝多喝水,保证水分摄入充足。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 D、钙、蛋白质等营养的食物,如乳制品、蛋类、鱼肉等。 3.补充营养:若因缺乏维生素 D 和钙导致出汗多,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 D 滴剂、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碳酸钙 D3 颗粒等。 4.治疗原发病:如果是结核病,需要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若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需要使用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药物治疗。 5.中医调理:可在中医师指导下,通过小儿推拿、中药调理等方法改善宝宝出汗多的情况。 宝宝出汗太多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情况,必要时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4-10-13 14:4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彭媛 主治医师
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中医科
-
用点中药吧亲最好去看医生
2024-10-13 14:4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出汗是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之一.汗是由一种叫做交感神经支配的汗腺所产生的.小儿交感神经活动度比成人高,所以比成人容易出汗.出汗对人体具有散热,排毒,湿润皮肤等作用.但是小儿出汗太多常常是一种病态,有时是患重病的一个表现,若不及时处理会导致生命危险.所以,家长们应该了解小儿出汗的常见原因,能大体上识别小儿出汗是正常情况还是病态.什么情况下可以在家庭处理,什么情况下应该立即送小儿到医院急诊.一,小儿生理性出汗小儿出汗大多数是正常情况(叫做生理性)的出汗,可以有以下诸多方面:1.孩子们天生喜欢运动,为了散去运动产生的过多热量,身体常常通过出汗蒸发而带走热量.这是小儿最常见的出汗原因.待孩子停止玩耍后,出汗也就停止了.2.炎热季节气温接近人体时,人体为了散去多余热量而出汗.如果进入较低气温的空调房间,出汗很快停止.3.衣被过厚是受保护过度的孩子出汗的一个原因.这种小儿常常穿衣过厚或睡觉时盖被过厚,以致大汗淋漓.适当减少衣被,出汗就会停止.4.进食时人体可以突然增加热量,医学上称之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尤其食辣味,高蛋白饮食出汗更多.这种原因造成的出汗以鼻尖,额部,颈部出汗最多,停止进食后出汗即停.5.小儿哭吵,过度紧张或恐惧,也会因为交感神经高度兴奋而出汗,例如小儿怕打针哭吵,紧张而全身大汗.情绪稳定后汗即止.6.小儿尤其婴儿和幼儿刚入睡时,额部出汗是交感神经兴奋过度引起的,也是家长们观察到的小儿出汗最多的一种.这种出汗入睡后很快停止,是生理性出汗,随着年龄增长出汗逐渐减少最后消失.小儿生理性出汗往往精神良好,面色正常,无特殊疾病表现,出汗原因停止或去除后,会很快停止出汗.家长大多能识别.二,小儿病理性多汗小儿过多的出汗是生病了,医学上称为病理性出汗.出汗形成及伴有的表现常常可作为医生诊断小儿疾病的依据.医生把小儿病理性多汗分为虚汗,盗汗,冷汗,热汗等.1.虚汗:身体虚弱小儿因为白天活动后很疲劳,入睡后常常较长时间多汗.此种多汗小儿平时容易患呼吸道感染,如反复感冒或肺炎,也常有营养不良性疾病.佝偻病小儿(讹称缺钙,其实是缺维生素D)入睡后最容易出汗,除额部多汗外,枕部出汗最多,常汗湿枕头,因汗中盐分刺激后脑勺引起头皮发痒,小儿喜欢摩擦枕头致使头发磨光(称为“枕秃”),是小儿佝偻病的一个表现.2.盗汗:结核病小儿入睡后全身多汗,直到天亮醒来时仍全身有汗,甚至汗浸湿内衣.患儿晨起很软弱,并有咳嗽,消瘦,低热,生长迟缓等表现.3.冷汗:一些小儿生病多汗时面色苍白或死灰,呼吸急促,四肢冰冷,此为冷汗.这常常是重病表现,如低血糖,有饥饿感,面色苍白,四肢冰冷,重者昏迷,全身大汗等;各种原因的休克,血压下降,呼吸快,面色灰白,全身尤其四肢冷汗;过度劳累或过度惊吓引起的虚脱,表现为突然昏倒,全身冷汗,但血压正常;有机磷中毒时双眼瞳孔缩小,呕吐,腹泻,肌肉颤动,重者昏迷,四肢冰冷,全身大汗.这些有冷汗的患儿如果不及时抢救,短时间内会危及生命.4.热汗:所谓热汗是说小儿在出汗时面色红,精神正常,四肢温暖或温度高,有时可见头及全身冒蒸气.这种多汗比起冷汗病情较轻,但仍属于病理性多汗.常见于各种原因的炎症性疾病,例如感冒,小儿支气管肺炎高热下降时的多汗;各种病引起的发热,用了退热药后的多汗;也可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多汗(手足为主);风湿病类发热退热时的多汗等等.小儿局部性多汗,半边身体多汗,身体不对称的多汗是少见的,也多为生病的多汗.三,小儿多汗的处理1.生理性多汗.当你判定小儿是生理性多汗后,可以在家中处理.用干毛巾擦干孩子身上的汗,如果内衣已被汗浸透应该立即掉换,以免吹到凉风受凉生病.在寒冷季节里,给体弱小儿换内衣时要注意室温不能太低,换上的内衣先加热,防止换衣时受凉.擦干小儿汗和换下湿衣后应该给孩子饮些矿泉水,温开水或果汗类饮料,以补充汗液丢失的水分及盐类.小儿穿衣不宜过厚,自幼穿衣过厚的小儿长大后耐寒力差,更容易受凉.在冷天,只要孩子的手不凉,说明穿衣适当;如果小儿手心出汗,说明穿衣过厚.孩子入睡被子厚度应与成人相同,不必过厚而引起小儿入睡后多汗.2.不人为“闷汗”.目前在我国尤其北方地区,有孩子发热时采取“闷汗”法迫使孩子出汗.孩子被厚被蒙住全身大汗,会导致缺氧,大汗脱水,脑水肿等表现的“闷热综合症”,重者可致残废或死亡.这种方法千万不可用.3.冷汗速急诊.如果孩子多汗时面色难看,呼吸急而浅,四肢冰冷,精神很差,是孩子患重病的表现,应该把孩子抱平,即头部不过高,保证脑部血液供应,同时快速到医院急诊.4.热汗不误时.对发热性疾病而多汗的孩子,或家长搞不清孩子多汗原因的,应该尽快送孩子去医院诊治.不应该因工作,上学没时间看病而“拖一拖”,以免耽误病情.
2024-10-14 03: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