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海忠 主任医师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
母乳性黄疸较为常见,宝宝能否继续母乳喂养需视胆红素水平而定。胆红素过高时,可能需暂停母乳,待情况改善再恢复。家长应密切关注宝宝黄疸变化,必要时就医。健康无小事,身体不适切莫忽视。及时就医,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2018-07-12 18:37
1.胆红素小于5mg/dl:可正常母乳喂养,无需特殊处理。
2.胆红素大于5mg/dl:建议暂停母乳3天,改喂奶粉。期间可使用茵栀黄、妈咪爱等药物帮助退黄,但用药需遵医嘱。
3.暂停母乳期间: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和大小便等。
4.恢复母乳喂养:3天后恢复母乳,黄疸可能会有轻微升高,但通常不影响继续喂养。
5.随访复查:恢复母乳后,应带宝宝到门诊复查黄疸值,监测黄疸消退情况。
总之,母乳性黄疸多数预后良好,家长不必过于担忧,但要重视观察和随访。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母乳性黄疸是指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是新生儿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疸,但无其他全身症状,宝宝吃奶好,精神好,体重正常增长,肝功能正常。母乳性黄疸一般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种类型。无论是早发型或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一旦停喂母乳3-5天后,黄疸就减退;若再开始母乳喂养,黄疸又会重新出现。这就是母乳性黄疸。
2016-06-20 11:5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首先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如诊断母乳性黄疸明确,宝宝三个月以上可适当减少母乳,逐渐增加其他铺食,不建议突然停母乳
2016-06-20 11:57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母乳性黄疸是因为母乳内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过高时胆红素在场但内吸收增加造成的,只要多喂水,经常光照,就可以消除,继续母乳喂养没有问题.我们家孩子也是母乳性黄疸,晒了3天后就没事了.
2016-06-20 12:04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母乳性黄疸是指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临床主要特征是新生儿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疸,但无其他全身症状,足月儿多见。治疗黄疸需要多喝水或葡萄糖水即可。
2016-06-20 12:12
-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母乳性黄疸要停喂母乳几天,然后用蓝光治疗几天就会好了的。没事的。治疗后就可以继续吃母乳了。
2016-06-20 12:18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