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轻度抽动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心理干预、生活调整、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定期随访等。 1.心理干预: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改善情绪状态。 2.生活调整:保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避免接触刺激性内容。 3.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氟哌啶醇、硫必利、可乐定等,但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医嘱。 4.物理治疗: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方法,可能对部分患者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5.定期随访:定期复查,评估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轻度抽动症的治疗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促进症状的缓解和康复。
2024-10-13 14:2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你好!看这种情况分析应该符合多动症的诊断,这个病不及时治愈,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对以后前程有较大影响,而一般医院治疗这类病都是西药,西药对孩子大脑影响非常大,会使孩子反映变慢,变成痴呆.建议找个好中医看看,通过服用中药汤剂针对性治疗,一到两个疗程即可康复.这样安全,不影响孩子智力,没有任何副作用,且能标本兼治.
2024-10-13 14:2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你好,您描述的情况确实是属于抽动症的症状的,治疗主要是用药治疗的效果比较好的,用药最好要慎重,目前治疗抽动症的药物并不是很多的,要有选择性的治疗的.
2024-10-13 14:2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如果宝宝是因为受到惊吓导致的,那就可以多抱抱宝宝就没事了,要是检查出来确实有这个症状,就要配合医生的检查吃药了
2024-10-13 14:22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目前认为抽动症症状较轻者可自行缓解一般不需服药治疗如症状严重可在医师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西医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利培酮,泰必利,哌迷清等和拟β肾上腺素能受体药物可乐定.对于合并多动症者可联合应用可乐定或利他林,用药时应同时兼顾抽动和多动症状,否则很难奏效;合并强迫行为者可联合应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西肽普兰,舍曲林等;对于常用治疗药物无效者也可试用氯硝安定,丙戊酸钠,肌苷和托吡酯等.药物疗效因人而异,且每人的有效剂量也差异很大,要求剂量个体化,以期达到最大疗效而副作用最小.同一剂量对有的人可能还未达有效量,而对另一些人则可能达到中毒量,因此各种药物均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为原则,以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发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并调整剂量,切忌自行增减剂量.中医治疗中医认为儿童抽动症是脏腑失调,阴虚阳亢.原因多为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先后天因素共同作用使阴阳失调而致此病.在心则为心气不足,心神失守;在肝则为肝阴不足,肝阳偏亢;在脾则为脾虚失运,生痰化热;在肾则为髓海不充,脑失所养.以上病变导致肝肾阴虚,心脾不足,痰热内扰,引生一系列相应的临床表现.对于表现为神思涣散,烦急易怒,多说多动,口干唇红,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的肝肾阴虚型,宜滋养肝肾,潜阳安神,可用知柏地黄丸加减;以神疲面黄,食少便溏,多言而声调不高昂,多动而不暴烈,兴趣多而神思涣散,追忆前事而易于健忘,舌淡,脉懦散或细弱为表现的心脾不足型,宜养心健脾,安神定志,可予归脾汤加减;而以躁扰不宁,烦急易怒,多语多动,脘痞纳呆或呕恶痰多,口渴引饮,尿黄便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为症象的痰热内扰型,宜清热化痰,开窍宁神,可采用验方清热化痰汤加减.中医治疗贵在辩证施治,虽然有些中成药如智力糖浆或静灵口服液等可能对部分患儿有效,但无法根据证候加减,另外部分地区为了服药的方便应用中药饮片颗粒剂进行调配,因失去煎煮才能产生的有效化合物,难以保证疗效.因此建议希望中医治疗的家长应找有经验的中医以汤剂治疗效果为佳.心理治疗精神心理治疗是相当重要的,治疗的目的不是直接消除抽动症状,主要是支持和帮助病人消除心理困扰,减少焦虑,抑郁情绪,适应现实环境.精神心理治疗往往需要医生,家庭和学校三方面充分合作,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存在感觉统合失调者可进行感觉统合训练.行为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行为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正性强化法,消极练习法,集结练习法,自我监督法,松弛训练和行为反向训练等.消极练习法是根据多次重复一个动作后可引起积累性抑制的理论.病人在指定的时间里(常于15-30分钟),有意识地做重复做某一种抽动动作,随着时间进展,病人逐渐感到疲劳,抽动频率减少,症状减轻.集结练习法是故意让抽动动作进行一段时间,然后再休息一段时间.抽动动作的快速重复可导致“反应性的抑制”和抽动动作的减少.自我监督法是鼓励病人通过自我监督以达到减少或控制抽动症状.令病人每天在指定的时间内将自己的不自主运动详细记录下来,如抽动的次数,频率与环境有无关系等.通过一段时间的记录,可增强病人对抽动的意识,并努力去克服.此法适用于较大儿童和成人.最常用的松弛训练方法是渐进性放松,以系统的方法去轮换地紧张,放松每一肌群.其核心是通过各种固定的训练程序,反复练习,以达到全身放松.行为反向训练也称为习惯颠倒训练,对减轻或缓解抽动症状是有效的,也被认为是最有效的行为治疗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应用一种与抽动相反的或不一致的对抗反应,从而控制抽动,即利用对抗反应来阻止抽动.例如,对于抽动累及前臂伸肌的病人,每次当他意识到要发生抽动时,训练收缩相应屈肌.对于发声性抽动,对抗反应可采用紧闭嘴,通过鼻腔进行慢节奏呼吸,以阻止发声性抽动发生.若为鼻部发声性抽动,则通过口腔可进行慢节奏深呼吸.家庭配合及其预防1.饮食:尽量少吃含有食品添加剂(包括各种色素)或防腐剂的食品和所谓的“垃圾”食品,尽可能吃新鲜,没有污染和少有色素添加剂的东西.由于抽动症患儿大多表现为阴虚阳亢,因此,在饮食上应避免辛辣油腻,以免更耗阴精,更助阳亢之势.另外少喝可乐,浓茶,咖啡等含有咖啡因及带色素的饮料,少吃方便面,膨化食品,奶酪,巧克力等含有防腐剂的食品.多吃蔬菜,水果.服药期间特别注意尽量少吃姜,葱,蒜,羊肉,驴肉,海鲜,生冷食品,忌烟酒.2.预防感染:在临床上通常看到不少小孩当治疗使大部分症状甚至完全得到控制后,一次感冒又可以使症状加重或复原,所以预防感冒等各种感染可以减少抽动症的发作.3.创造和睦的家庭氛围:不良的家庭环境是本病发生或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4.正确的教育方式:抽动症的发生和儿童紧张的情绪和外部的压力直接相关,如果不能正确对待或排除,就很难彻底治愈,已经患有抽动症的儿童,内心都比较焦虑,应该尽量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生活在平静和自信的气氛中.过多依赖于电视和电脑,可使童抽动障碍发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建议平时少看电视,不玩游戏机,不看恐怖影视剧.与邻里,同学等玩耍,多进行户外活动等.5.战胜疾病的胜信心:虽然此病治疗较麻烦,但大部分预后良好,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了解所患疾病是可以治好的,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的治疗.主动和同学交往,以增进友谊.当不能控制的抽动和发音,影响注意力的集中.不要惊慌失措乱投医.
2024-10-14 03: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