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体温低于 36 度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环境因素、生理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测量误差等。 1.环境因素: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身体热量散失过多,可能导致体温下降。 2.生理因素:部分人的基础体温本身就偏低,或者在睡眠时、饥饿状态下,体温也可能稍低于正常。 3.疾病因素:甲状腺功能减退、低血糖、低血压、贫血等疾病,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和产热,导致体温降低。 4.药物因素:某些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使用过量可能引起体温过低。 5.测量误差:测量体温的方法不正确,如测量时间不足、测量位置不准确等,也可能导致测出的体温低于实际体温。 如果发现体温低于 36 度,且伴有身体不适,如乏力、头晕、发冷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平时要注意保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规律。
2024-10-13 14:4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在健康状态时,如饮食正常,衣着适宜,人体的体温一般是比较恒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于36.2000℃~37.3000℃),而不因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但人体正常体温并不是指某一具体温度,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如对大多数正常人来说,口腔体温范围在36.7℃~37.7℃之间(而37.19℃仅是一个平均值),腋窝温度范围在36.0℃~37.4℃,直肠温度范围在36.9℃~37.9℃。人体的体温虽然比较恒定,但人类个体之间的体温有一定的差异,少数人的标准体温可低于36.2℃,也可高于37.3℃。即使同一人体温在一日内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昼夜间体温的波动可达1℃左右。�
2024-10-13 14:4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在健康状态时,如饮食正常,衣着适宜,人体的体温一般是比较恒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于36.2000℃~37.3000℃),而不因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但人体正常体温并不是指某一具体温度,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如对大多数正常人来说,口腔体温范围在36.7℃~37.7℃之间(而37.19℃仅是一个平均值),腋窝温度范围在36.0℃~37.4℃,直肠温度范围在36.9℃~37.9℃。人体的体温虽然比较恒定,但人类个体之间的体温有一定的差异,少数人的标准体温可低于36.2℃,也可高于37.3℃。即使同一人体温在一日内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昼夜间体温的波动可达1℃左右。?
2024-10-13 14:4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这个是很专业的问题,我觉得为了宝宝的健康还是找医生稳当些
2024-10-13 14:42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算是正常的!但可能是由于免疫力底下或者其他原因。日本专家的研究表明,50年前,孩子们的平均体温都在37℃左右,成人的平均体温在36.5℃~36.8℃。而现在,人们的正常体温大多已经不足36.5℃了。紧张的生活、不合理的饮食和错误的生活习惯已经使现代人的正常体温下降了1℃。而很多常见疾病的发生存在一个共性,那就是体温过低,导致自身免疫力的下降。有资料显示,体温下降1℃,人体抵抗疾病入侵的免疫力就会下降30%。冬季感冒的人多,就是因为到了冬天,身体会变冷。身体变冷引起的各种各样的异常状况,也容易促使心肌梗塞、脑梗塞及其他威胁生命的重症的频发。事实上,免疫机能的状态就是通过体温直接表现出来的,所以体温是“免疫之镜”,体温的微小波动都能关乎人的生死。体温上升1℃,免疫力可增强5~6倍。要获得体温上升带来的健康并不难。只要坚持慢走等健身运动,多摄取姜红茶、胡萝卜苹果汁等提高体温的热性食物,坚持晚上泡澡等好的生活习惯,就能将体温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
2024-10-14 03: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