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新生儿溶血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常见的有 ABO 血型不合溶血和 Rh 血型不合溶血,表现为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1.病因:母婴血型不合,如母亲为 O 型血,胎儿为 A 型或 B 型血,易发生 ABO 溶血;母亲为 Rh 阴性血,胎儿为 Rh 阳性血,易出现 Rh 溶血。 2.症状:黄疸出现早且进展快,皮肤黄染;贫血导致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肝脾肿大。 3.检查:胆红素测定了解黄疸程度;血常规明确贫血情况;血型鉴定判断母子血型。 4.危害:胆红素过高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影响神经系统发育;严重贫血可导致心力衰竭。 5.治疗:光照疗法降低胆红素;药物治疗如丙种球蛋白抑制免疫反应;必要时换血治疗。 新生儿溶血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家长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在正规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
2024-10-21 19:0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是危害新生宝宝健康的一大杀手,通常是指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抗体进入新生儿的血液循环并进而破坏新生儿的红细胞,导致发生溶血性贫血的一类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黄疸,严重的出生时就有明显的水肿、贫血。
2024-10-21 19:07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宝宝和妈妈的血型不一样,当医生给宝宝做脐带结扎的时候,不能避免的脐带中妈妈的血液会流进宝宝的身体里,不同的血型结合在一起就会发生溶血.
2024-10-21 19:07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新生儿溶血是由于胎儿与母亲红细胞表面抗原不符合引起红细胞破坏,导致溶血,最主要的有ABO血型不符和RH血型不符两种
2024-10-21 19:07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新生儿溶血症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主要表现就是新生儿出现黄疸。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所致的新生儿溶血症最为常见,通常母亲为O型,孩子为A或者B型。Rh溶血症较为少见,多数母亲为Rh阴性,孩子为Rh阳性。通常,ABO溶血症大多发生在第一胎,Rh溶血症多发生在第二胎以后。 新生儿溶血症的主要症状就是黄疸,除黄疸外还可能有贫血和肝脾肿大等表现。Rh溶血症一般都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且逐渐加重,而ABO溶血症的症状较Rh溶血症要轻。新生儿溶血症最可怕的情况是,如果黄疸进行性加重可能引起胆红素脑病,不及时进行治疗,会使患儿很快死亡。即或幸存,也常常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2024-10-21 19:40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至今发现的人类26个血型系统中,以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为最常见,其次为Rh血型系统。上海1959~1977年18年内共检测835例新生儿溶血病,其中A、B、O溶血病712例(85.3%),Rh溶血病122例(14.6%),MN溶血病l例(0.1%)。是由父亲遗传而母亲所不具有的显性胎儿打细胞血型抗原,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当不完全抗体(IgG)进入胎儿血循环后,与红细胞的相应抗原结合(致敏红细胞),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被破坏,引起溶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