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小儿乙脑疫苗的接种时间有严格的规定,一般不建议第二针在一个月后接种。这涉及到疫苗的免疫反应机制、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疫苗的效力和安全性等多方面因素。 1. 免疫反应机制:乙脑疫苗接种后,身体需要一定时间来产生免疫应答。间隔过短,可能影响免疫效果的充分发挥。 2. 免疫系统发育:小儿免疫系统尚不成熟,过短间隔接种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3. 疫苗效力:按照规定的间隔接种,能更好地保证疫苗激发足够的抗体,提供有效的保护。 4. 安全性:不恰当的间隔可能导致过敏、发热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升高。 5. 公共卫生建议:遵循国家制定的免疫规划程序,有助于整体人群的疾病防控。 总之,为了保障小儿乙脑疫苗的接种效果和安全性,应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若对乙脑疫苗接种时间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预防接种医生。
2024-10-21 18:3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1、乙脑灭活疫苗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剂量:0.5ml 反应:大多数人接种无反应,仅个别儿童注射后,局部出现红肿、疼痛,1~2天内消退。少数有发热,一般均在38°C以下。少数有头晕、头痛、不适等自觉症状。偶有皮疹,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发生率随接种次数增多而增加。一般发生在注射后10~30分钟,很少有超过24小时者。此类接种反应多见于反复加强注射的对象,尤以7岁以上儿童加强注射较为多见。 禁忌:发热及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病;脑及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既往对抗生素、疫苗有过敏史者。 注意事项:疫苗混浊、变色(变黄)、安瓿有裂纹、有异物者均不可使用;疫苗注射后在现场休息片刻,以防副反应发生;应备有1:1000肾上腺素,供偶发休克时急救用;10岁以上人群已普遍因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力,故无必要再接种疫苗。乙脑疫苗2、乙脑减毒活疫苗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剂量:0.5ml 反应:注射后一般无反应,少数人局部红肿,偶有发热和过敏性皮疹。 禁忌:发热;急性传染病;中耳炎;心、肾及肝脏等疾病;活动性结核病;有过敏史或抽风史者;已知有免疫系统缺陷,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者。
2024-10-22 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