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教导孩子不尿床,可从习惯培养、心理引导、饮食调整、睡前准备、规律作息等方面着手。 1.习惯培养:鼓励孩子白天多喝水,延长排尿间隔,增强膀胱控制能力。 2.心理引导: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支持,避免批评指责,减轻心理压力。 3.饮食调整:晚餐减少流质食物摄入,避免食用过甜、过咸或刺激性食物。 4.睡前准备:睡前让孩子排尿,养成睡前上厕所的习惯。 5.规律作息:保证孩子充足睡眠,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稳定生理节律。 总之,帮助孩子改掉尿床的习惯需要耐心和细心,家长要持续关注孩子的情况,采取多种方法综合引导,若尿床问题持续存在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2024-10-21 18:5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尿床即遗尿症。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入睡后还不能控制排尿,从而不自觉的尿床。临床表现为:睡眠昏沉,难以叫醒,醒后不知。平时易出汗,尤其夜间出许多。病因有尿路感染、肾脏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等。如果是疾病因素引起的,先治疗疾病。排除了疾病因素,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遗尿,可以通过耐心的教育,解释和劝尿床慰来纠正。
2024-10-21 18:56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建议首先检查是否有隐性脊柱裂的可能,另外注意白天不要过于劳累,否则夜晚如果睡得太深有尿液的时候不容易觉醒也会尿床的,当然还要注意避免夜间睡前喝过多的水分.减少夜间尿量,并且建议买一个定时的闹钟定时小便.
2024-10-21 18:56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去医院看看,孩子大了老尿床影响智力发育
2024-10-21 18:56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孩子尿床怎么办 大多数孩子,到一周岁半,白天已经不再尿裤子了;到两周岁半,晚上就不再尿床了。如果孩子过了五周岁,白天还要尿裤子,晚上还要尿床,称为遗尿。 引起遗尿的原因通常有: 遗传因素:如果父母双方小时候均患遗尿,其子女遗尿敲发病率约为77%;如果父母中有一人小时候患遗尿,其子女途尿的发病率约为44%。 膀胱容量小:上海杨浦区中心医院对遗尿儿童进行膀胱b型超声波检查发现,他们的膀胱容量均不同程度地小于正常儿童,平均要小50%。 睡眠过深:遗尿的儿童晚上都睡得很深,叫也叫不醒,即使叫醒了,往往也还是迷迷糊糊,尿了床也不知道。由于睡得太深,以至于大脑不能接受来自膀胱的尿意,因而发生遗尿。 心理因素:亲人的突然死亡或受伤、父母吵架或离异、母子长期分离、黑夜恐惧受惊等原因均可导致孩子遗尿。 排尿习惯训练不当:有的家长给孩子使用尿布的时间过长,使孩子不能养成自己控制排尿的习惯。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排尿的方法不对,把孩子唤醒以后,让他坐在便盆上,边玩边撒尿,最后,也没有看看孩子是否已经小便了,就把孩子往床上一抱。这样,孩子就不可能把排尿与坐便盆联系起来构成条件反射。 儿童遗尿的治疗一般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要求孩子定时睡觉(一般在晚上9点)。睡前应做到: 去厕所:睡前,一定要求孩子去厕所小便,不要在床边放痰盂。因为去厕所小便可以使孩子建立“到厕所去小便”的条件反射。 开闹钟:临睡前把闹钟定在11点,放在孩子的耳朵边上。一般在最初的一两个月里,闹钟是叫不醒孩子的,仍要妈妈去叫,大约经过3个月左右,闹钟就可以把孩子叫醒。为什么闹钟要定在11点呢?因为绝大多数尿床孩子的首次尿床时间都是在入睡后的最初3个小时以内,所以要提前1个小时(11点)叫醒孩子。 少喝水:要求孩子睡前(一般从晚饭后开始)不要喝水、不吃水果,目的在于减少尿量。 别兴奋:在孩子睡觉前,家长不要逗引孩子,不要让孩子看惊险的电影或电视,也不要给孩子讲会使他“激动”的故事。因为睡前过于兴奋,孩子就会睡得很深,容易尿床。 定时叫醒孩子(一般在晚上11点)。应注意: 要醒透:不仅要叫醒孩子,而且一定要使孩子彻底醒“透”,否则就会尿不干净,后半夜就容易尿床。 去厕所:在孩子醒“透”以后,不管天气有多冷,一定要让孩子去厕所小便,决不可以尿在床边的痰盂里。这样做,一方面孩子从床边走到厕所,有助干醒得更“透”一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使孩子建立起“到厕所去小便”的条件反射。 父母陪伴: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了解孩子小便的情况:是否尿了?尿得是否干净? 父母先尿:目的是诱导孩子小便,有利于孩子尿得更干净些。 一般来说,经过上述“家庭心理治疗”,大约3-6个月以后,大多数的孩子就不会再遗尿了。附孩子尿床怎么办多数孩子在3岁前能在晚上自觉醒来排尿,大约15%男孩或7%-8%女孩还不能自觉醒来排尿,人们称之为“尿床”或遗尿症。原因有时因为精神紧张或者有家庭因素。有些孩子男孩居多可追查到父亲、祖父、叔伯或舅舅、外宜父小时也经常尿床。有时直到12-14岁,到青春发育期会自愈。因为膀胱容量小,白天尿的次数较多,晚上睡得较深,不容易被膀胱满盈而觉醒。到了膀胱容量增长后,满盈与松弛差别较大就易于觉醒而不会尿床。家长对待这种孩子应当谅解,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要当众批评。下午5点以后少喝水及液体食物,饭菜勿太咸减少渴感。晚上定时叫醒孩子,也可用尿床器,即尿湿引起通电而让电铃响而叫醒孩子。连续几天电铃响会形成定时觉醒的条件反射,使孩子自动起床尿尿。另外一些孩子本来不尿床,入托、入院或改变环境就会偶然尿床。或者受了批评、父母离异以及其他精神不愉快的状态下会尿床。这进应给孩子更多安慰,去除害怕和不安全的感受。1.尿床的孩子进行白天的忍尿训练是有好处的。白天多喝水增加尿量,每次要尿时鼓励忍耐,思想要转移到玩具或看书上。不提上厕所或尿尿的问题,不听流水声音。忍耐数分钟到10分钟,使日间排尿次数减少。如果孩子能克服有尿就想排的习惯,就能锻炼膀胱容量,使用权之扩张,同时锻炼括约肌功能,使之学会随意志紧锁。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可以使膀胱容量提早扩大,膀胱肌肉有弹性,括约肌功能良好,逐渐早日恢复正常功能。2.晚上观察尿床时间,尽量提早半小时叫孩子起床尿尿。一定要待完全清醒时才排尿。3.尿床孩子膀胱肌肉松弛,有时排队尿当中会停顿但尿未排完,让孩子多蹲一会儿,排净再起来。后一段要有意识地使劲,帮助肌肉收缩,逐渐使排尿动作受主观意识支配。4.情况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耳针、针灸或药物治疗。
2024-10-22 1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