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一个月来两次月经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如内分泌失调、妇科疾病、药物影响、生活习惯不良、情绪因素等。 1.内分泌失调: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如雌激素、孕激素分泌异常,可能引起月经紊乱。可通过调整作息、减轻压力来改善,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激素药物治疗,如黄体酮胶囊、戊酸雌二醇片等。 2.妇科疾病:像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会影响子宫的正常生理功能。需要进行妇科检查,如 B 超、宫腔镜等,明确诊断后,可能采取手术或药物治疗,如米非司酮片等。 3.药物影响:长期服用避孕药、抗抑郁药等,可能干扰内分泌。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 4.生活习惯不良:过度劳累、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等,都可能影响月经。需改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 5.情绪因素: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也会影响月经。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总之,一个月来两次月经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明确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有助于月经恢复正常。
2024-10-21 18:4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一个月两次月经怎么办、上个月在医院检查,说是多囊卵巢,雄激素过高,考虑为、多囊卵巢、是先天性胚胎发育欠佳所至。排卵不成熟、不能受孕、月经不调。1、去医院妇科进一步加查。2、一个月两次月经怎么办、上个月在医院检查,说是多囊卵巢,雄激素过高,考虑为、多囊卵巢、是先天性胚胎发育欠佳所至。排卵不成熟、不能受孕、月经不调。3、吃药打针效果不佳。、4、做多囊卵巢打孔至疗后不影响生愈。5、住院治疗。
2024-10-21 18:4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你好,这种情况见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殖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炎症等;如果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的,要考虑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指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由内分泌调节系统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是月经失调中最常见的一种.建议去医院就诊,做B超、激素水平检查,妇科检查,明确诊断原因,然后制定治疗方案。若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建议您去找中医医生辨证施治,吃中药调理一下.祝您早日康复!
2024-10-21 18:48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亲,这个有些不正常吧,怎么一个月有两次月经了,不管怎么样,怀孕是以末次月经来算的,月份+9或者减3,日期加7就是亲的预产期哦
2024-10-21 18:48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月经失调是妇科常见的症状之一,凡月经量及间隔与正常月经周期不同者均于此范畴。常见类型有月经过多,月经过少、月经过频、月经稀发等。月经失调的原因主要由于内分泌功能障碍,但亦可由于全身疾病或生殖器官局部疾病所致。中医学中的“月经不调”相当于现代医学中“月经失调”的一部分,不包括内外生殖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月经异常。其病主要因七情所伤或外感六淫,或先天肾气不足,多产房劳,劳倦过度,使脏气受损,肾肝脾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致冲任二脉损伤,发为月经不调。临床常见的证型有:1.血热型:证见经来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稠粘;或有小血块,常伴有心烦口渴、尿黄、便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2.血寒型:证见经期延后,量少,色黯红或有血块,小胶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舌苔白,脉沉紧。3.气血两虚型:证见经期提前或错后,经量增多或减少,经期延长,色淡,质稀;或少腹疼痛,或头晕眼花,或神疲肢倦,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脉细弱。4.血虚型:证见经期延后,量少,色淡红,无块,或少腹疼痛;或头晕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红,脉细弱。5.血虚气滞型:证见月经延后,量少而色淡,小腹胀痛,面色苍白或萎黄,身体瘦弱,皮肤不润,头晕眼花,心悸,精神郁闷,胸痞不舒,乳胀胁痛,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涩或虚细。6.肝郁脾虚型:证见月经周期不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时叹息,暖气食少,苔薄白或簿黄,脉弦。7.肝肾不足型:证见经来先后无定,量少,色淡黯,质清;或腰骶酸痛,或头晕耳鸣,舌淡苔少,脉细弱。8.血瘀型:证见经行量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后胀痛减轻,舌正常,或紫黯,或有小瘀点,脉细涩或弦涩。9.气滞血瘀型:证见月经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舌质紫黑或有瘀点,舌薄白或薄黄,脉弦涩。一、可选用的中成药1.血热型:(1)丹栀追遥丸:每次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2)加味逍遥丸:每次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3)调经益母丸:每次20一30粒,一日3次,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4)丸制大黄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或温黄酒送服。未成年女子可酌服l/2丸。(4)定坤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5)鹿胎丸:每次1丸,一日2-3次,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6)女宝胶囊:每次4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7)左归丸:大蜜丸1丸,或小蜜丸每次9g,均为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8)龟龄集:散剂每次1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胶囊剂每次2粒,一日1次,早饭前用淡盐水送服。(9)益虚宁片:每次5-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10)紫河车扮(胶囊):粉剂每次服3g,或胶囊剂每次15粒,均为一日2次,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11)调经促孕丸:每次5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自月经周期第5天起连服20天,无月经周期者每月连服20天,连服3个月为一疗程。(12)嫦娥加丽丸:每次3-5粒,一日3次,空腹淡盐水或温开水送服。8,血瘀型:(1)复方益母草青:每次10-15m1,一日2次,温开水化服。(2)益母草膏(流浸膏、冲剂、口服液):煎膏剂每次10g,一日1-2次。流浸膏剂每次5-10m1,一日15-30m1。冲剂每次158,用开水冲服,一日2次。口服液每次20m1,一日3次。(3)少腹逐瘀丸:每次1丸,一日2-3次,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9.气滞血瘀型:(1)妇科回生丸:每次1丸,一日2次,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2)得生片:每次4片,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3)醋制香附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4)益母丸(冲剂):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冲剂每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5)舒肝保坤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6)调经活血片:每次5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小腹不温兼寒者用姜汤送服。(7)凋经姊妹丸:每次30粒,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024-10-22 0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