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妊娠胆汁淤积症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黄疸等。其发病与激素变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和胆管功能异常等有关。 1.激素变化:孕期雌激素水平升高,影响胆汁代谢,导致胆汁淤积。 2.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妊娠胆汁淤积症病史者,发病风险可能增加。 3.环境因素:如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病毒感染等。 4.免疫因素:孕妇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引发疾病。 5.胆管功能异常:胆管上皮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影响胆汁排泄。 总之,妊娠胆汁淤积症对孕妇和胎儿都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孕妇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监测,以保障母婴安全。
2024-10-21 19:2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妊娠期胆汁淤积症。以妊娠期出现瘙痒及黄疸为特点。(1)妊娠中、晚期先出现全身瘙痒,夜间更为严重,无特异性皮疹。 (2)无肝炎病史或接触史,也常无消化道症状及肝脏肿大,且无叩击痛或压痛等。 (3)黄疸只在孕期发生,并在妊娠终止后消退;在出现黄疸前,即有瘙痒;且黄疸多为轻或中度,远较瘙痒为轻。 1、实验室检查 (1)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可达68~88.5μmol/L(4~5mg/dl),但很少超过85.5μmol/L。 (2)血清胆汁酸升高,可为正常的10倍,为本病的特异性征象。 (3)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 (4)转氨酶可轻、中度升高。 2、B超检查排除肝外梗阻性黄疸。
2024-10-21 19:2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1.休息,列入高危妊娠管理,进行系统监护,积极作对症保肝治疗和适时终止妊娠。 2.药物治疗 (1)用疏肝、安胎和利胆中药治疗有良效。 (2)消胆胺,8~12g/d,分2~3次口服。 (3)苯巴比妥0.03g,口服,3/d。 (4)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6及维生素K1,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防止产时、产后出血。 (5)保肝药物,如肝太乐等。 3.产科处理 (1)加强监护,NST监护胎儿,至少每周1次。 (2)孕37周后应引产,原则不超过预产期。 (3)孕期或临产中如发现胎心异常或怀疑有胎儿宫内窘迫时,多需剖宫产结束分娩。 (4)作孕期引产及产后回奶者禁用雌激素。
2024-10-21 19:2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先别慌哦,去医院确定下吧。我一同事去年宝宝快足月时得了胆汁淤积,发病一周刚好宝宝足月就剖了,宝宝现在很健康,亲也不用太担心哦。
2024-10-21 19:22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治疗方案 1.休息,列入高危妊娠管理,进行系统监护,积极作对症保肝治疗和适时终止妊娠. 2.药物治疗 (1)用疏肝,安胎和利胆中药治疗有良效. (2)消胆胺,8~12g/d,分2~3次口服. (3)苯巴比妥0.03g,口服,3/d. (4)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6及维生素K1,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防止产时,产后出血. (5)保肝药物,如肝太乐等. 3.产科处理 (1)加强监护,NST监护胎儿,至少每周1次. (2)孕37周后应引产,原则不超过预产期. (3)孕期或临产中如发现胎心异常或怀疑有胎儿宫内窘迫时,多需剖宫产结束分娩. (4)作孕期引产及产后回奶者禁用雌激素.保健贴士 1,本疾病只有孕妇才会发生的特殊病症,患病率约2.3%-3.4%.为了预防产后出血,产前可补充维生素K. 2,注意患者胆酸浓度变化,一旦异常升高变化,及时迅速的配合医师终止妊娠,防止胎死宫内. 3,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消胆胺对止痒有一定效果,苯巴比妥不但可以减轻瘙痒,还有助于夜间入睡,为了预防产后出血,产前可补充维生素K. 妊娠胆汁淤积症是只有孕妇才会发生的特殊病症,每100例孕妇中有2.3~3.4人发生.皮肤瘙痒是首先出现的症状,大多发生在孕28~30周,但最早在孕12周即可发生.随着孕期的进展,皮肤愈来愈痒,以躯干及下肢为主,严重者可波及全身,夜间尤甚,影响睡眠,瘙痒难忍时抓痕累累.分娩后1~2天瘙痒迅速消失,少数持续1周.瘙痒数周后约有50%孕妇出现黄疸,但仅眼睛巩膜轻度黄染,部分孕妇还有食欲减退,腹泻,乏力,腹胀等不适,但不严重.实验室检查,血清结合胆酸水平升高,1/5~2/3病人血清胆红素轻度升高,80%多的孕妇血清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 再次妊娠,本病可以再次发生.病人常有家族史,其母与姐妹往往有同样病史,故认为本病同常染色体遗传病有关. 妊娠胆汁淤积症比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更常见.因两者症状有相似之处,故易误为肝炎,应注意鉴别.本病的特点:一是发病后孕妇一般情况良好,消化系统症状不明显;二是瘙痒突出,并有黄疸;三是肝功能只有轻度损害;四是产后病情不加重,且症状及黄疸迅速消失. 本病对胎儿危害较大,容易引起早产,低体重儿,胎儿宫内窘迫死亡及新生儿窒息.孕妇一旦出现皮肤瘙痒,就应该及时检查.在瘙痒出现前或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前血清结合胆酸先升高,是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消胆胺对止痒有一定效果;熊脱氧胆酸,地塞米松亦有一定疗效;苯巴比妥不但可以减轻瘙痒,还有助于夜间安然入睡.为了预防产后出血,产前应补充维生素K.出现黄疸或监护提示胎儿缺氧可能时,应及早住院,必要时及时结束分娩,产后还须警惕大出血.
2024-10-21 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