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大便失禁是一种较为困扰患者的病症,其发病原因多样,包括肛门或直肠损伤、神经系统疾病、肌肉功能障碍、肠道疾病以及心理因素等。治疗方法也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 1.肛门或直肠损伤:可能由于分娩、外伤等导致。治疗上,轻度损伤可通过肛门括约肌锻炼来改善,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修复。 2.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影响神经传导。治疗重点在于控制原发疾病,同时进行康复训练和神经修复治疗。 3.肌肉功能障碍:如肛门括约肌无力。可通过生物反馈训练、电刺激疗法增强肌肉力量。 4.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肠道感染等。需针对具体疾病进行抗炎、抗感染治疗。 5.心理因素:如焦虑、紧张等导致的功能性失禁。心理疏导和调节情绪有助于缓解症状。 总之,大便失禁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因和患者个体情况。患者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024-10-21 16:29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指机体对直肠内液态和固态内容物以及气体蓄控能力丧失,导致大便次数增多,常有腹泻,轻者粪便排出污染内裤,重者频频腹泻或排出软便。可发生于儿童、成年和老年,且往往因腹泻不止而去医院就诊。据调查7%的65岁以上老年人每周最少1次大便失禁,老年人在住院监护期间46%病人有大便失禁,常同时伴有尿失禁,大便失禁的妇女26%有泌尿妇科临床问题。保持正常的大便需要多个因素的联合相互作用,当一个或多个因子的破坏即可引起失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