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关节、心脏、皮肤和皮下组织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中医治疗等。 1.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能减轻疼痛和炎症;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等,可延缓病情进展;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用于急性发作期。 2.物理治疗:包括热疗、冷敷、按摩、针灸等,有助于缓解关节疼痛和肌肉紧张。 3.手术治疗:病情严重时,如关节畸形,可进行关节置换术等手术治疗。 4.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注意关节保暖;适当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5.中医治疗:中药调理、艾灸、拔罐等中医疗法,对改善症状有一定帮助。 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并定期复查,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2024-10-21 20:1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可反复发作并累及心脏。临床一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重著、疼痛为特征.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药物治疗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诊断和尽早合理、联合用药。常用的抗风湿病药物如下:1.非淄体抗炎药此类药物因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迅速产生抗炎止痛作用,对解除疼痛有较好效果,但不能改变疾病的病程。临床上常用的有布洛芬、萘普生、双氯酚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2.慢作用抗风湿药此类药物多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及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对病情有一定控制作用但起效较慢。常用的有金合剂(肌注或口服)、青霉胺、柳氮磺胺吡啶、氯喹等。3.细胞毒药物此类药物通过不同途径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常用的有环磷酰胺、甲氨蝶呤、雷公藤等。它们往往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和血管炎的二线药物,副作用虽较多且较严重,但对改善这些疾病的愈后有很大的作用。4.肾上腺皮质激素本类药物是强的抗炎、抗过敏药物,明显地改善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的愈后,但不能根治这些疾病。其众多的副作用随剂量加大及疗程延长而增加,故在应用时要衡量它的疗效和副作用而慎重选用。二、外科疗法包括不同的矫形手术、人工关节的置换、滑膜切除等。手术不能治愈疾病只能改善关节功能和生活的能力。三、其他治疗包括物理、康复、职业训练、心理等治疗,是该疾病综合治疗的不可少的部分。
2024-10-21 20:13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风湿性关节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病人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病人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若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则可发生心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本病诊断主要依据发病前1-4周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急性游走性大关节炎,常伴有风湿热的其他表现如心肌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等,血清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凝集效价明显升高,咽拭培养阳性和血白细胞增多等.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青霉素控制链球茵感染,水杨酸制剂解热消炎止痛改善症状,合并有心肌炎者考虑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从中医方面来说属于“痹证”范畴.中医学认为居处潮湿,触冒风雨等是产生痹证的外来条件;素体虚弱,气血不足,腠理不密是产生痹证的内在因素.风寒热湿之邪乘虚入侵,留滞经络肌肉关节,气血闭阻不通,从而产生肢节酸麻疼痛,屈伸不利诸症,若以热盛或湿热蕴蒸为主,则见关节红,肿,热,痛;若寒湿偏盛则关节冷痛,遇寒痛增;若久病不愈,还可出现气血不足,肝肾亏损或病邪深入内脏等变化.
2024-10-21 20:13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嗯,就是,这个病其实很不好治的,平时做好护理工作,阴天下雨还有天凉快的时候多穿点衣服,保护好自己的膝关节,可以用中药膏药“苗.岭拔风膏”来试试,这个听说是苗族研制的膏药,可能还不错的呢,你可以了解去试试的哦。
2024-10-21 20:13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哪些?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1)柳枝30~60g,水煎服.(2)老桑枝30~60g,黄柏10g,水煎服.(3)苍术、黄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4)嫩桑枝30g、怀牛膝10g、汉防己10g、丝瓜络30g,水煎服.(5)青风藤15g、防己10g,水煎服.(6)郗莶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剂.(8)鲜忍冬藤、根、叶90g,水煎分3次服.(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红糖30g,调服.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1)鸡血藤、海风藤、桂枝各9g,水煎服.(2)虎杖根、桑树根各30g,大枣10枚,水煎服.(3)郗莶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4)络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5)青风藤、秦艽、寻骨风、何首乌各12g,水煎服.(6)郗莶草90g,生白术、薏苡仁各60g,水煎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熏洗疗法?熏洗疗法是将中药煎煮后,乘热对患部熏蒸或浸泡,使药性从毛孔直入病所.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现介绍几种常用的配方.①海桐皮、桂枝、海风藤、路路通、宽筋藤、两面针各30g,水煎,每日1次,每次20分钟,连续使用1个月(《实用中医内科学》方).②川、草乌各20g,白芷50g,羌活、独活各50g,细辛10g,川芎、桂枝各30g,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各60g,水煎,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5~10天为一疗程(贵州医学院附院方).③艾叶、红花各9g,透骨草30g,花椒6g,水煎.每日1~2次.④土鳖虫12g,苏木30g,大戟6g,寻骨风20g,水煎.每日1~2次.⑤桑枝、柳枝、榆枝、桃枝各70cm,熬水熏洗患处,每日2~3次.⑥透骨草、追地风、千年健各30g,熬水熏洗患处,每日2次.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常用外用膏药?风湿性关节炎病在肌肉、关节、经脉,膏药外贴可使药性从皮毛而入腠理,通经活络,较服药更有有利的一面.现将常用膏药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1)伤湿止痛膏(橡皮贴膏):功能驱风散寒,除湿通络,活血止痛.使用时先将皮肤用温水清洗擦干,贴于患处,用手掌将膏药按摩,使其粘在皮肤上.凡对橡皮膏过敏,皮肤糜烂有渗液者及外伤合并化脓者,不宜贴用.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麝香虎骨膏、青海麝香膏、关节止痛膏等.临床可任选一种使用.(2)狗皮膏(膏药):功能祛风散寒除湿,舒筋活络止痛.使用时将膏药加温软化后,贴于患处.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万灵筋骨膏、追风膏、老鹳草膏等,亦可选用.(3)武力拔寒散(散剂):功能祛风除湿,通阳活血,止痛消肿.用时取药适量,以鸡蛋清略加温开水或人乳与药调成糊状,分摊在蜡纸上,贴于穴位或患处.使用时注意忌生冷,不可内服.皮肤贴药处10天内不可用水洗.脐轮、脚心等处不可贴用.儿童、体弱及浮肿者忌用.(4)5虎散(散剂):功能与武力拔寒散相同,使用时以白酒调匀,敷于患处.除外敷外,本散也可内服.每次6g,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药敷疗法?外敷疗法:本法是将药物局部或穴位外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散寒祛湿,消肿止痛的作用.(1)菖蒲、小茴香各60g,食盐500g,同炒热,布包,烫患处.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者.(2)石蒜、生姜、葱适量捣烂,外敷患处.适用于关节疼痛,怕风畏寒者.(3)新鲜骨碎补3~5根捣烂敷患处.适用于关节冷痛者.每次5~10分钟即可见效.(4)桃仁、白芥子各6g研细末,用适量蛋清调成糊状,外敷关节痛处,3~4小时可止痛.注意不可久敷.(5)如意金黄膏涂患处,用纱布盖好,每日换1次.适用于关节红肿者.(6)仙人掌适量捣成泥状,涂敷患处.(7)鲜紫花地丁适量,捣烂敷患处.(8)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药液,用毛巾浸透,湿敷患处.(9)山栀末、飞罗面各等份,用开水或醋、黄酒、蛋清调成糊状,敷痛处.敷处现青色,无碍,数日可退.(10)绿豆粉和鸡蛋清调敷患处.以上6~10疗法,均适用于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剧烈、得冷则舒、屈伸不利者.有较好的清热、消肿、止痛作用.(11)坎离砂(熨剂):用铁屑和醋混合后,产生温热效应,直接熨敷局部.已被制成外用熨剂成药.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重着,或痛处有肿胀者.针灸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吗?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疗效.治疗中,根据不同的疼痛部位选取相应的穴位.如肩关节痛,取肩前、3角肌;肘关节痛,取曲池、尺泽、手3里;腕关节痛,取阳池、外关、合谷;髋关节痛,取秩边、环跳、殷门;膝关节痛,取阳陵泉、犊鼻、伏兔、足3里;踝关节痛,取丘墟、昆仑、解溪、太溪、承山.针刺手法,急性期用泻法,强刺激,甚或用3棱针点刺放血,放血量为0.5~1.0ml.慢性期用平补平泻,中等刺激,并可酌加温针或艾灸.除手法外,还可采用电针,以加强刺激,提高疗效.
2024-10-22 0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