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叶润英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
月经不调量少且颜色发黑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内分泌失调、宫寒、妇科炎症、子宫内膜薄、情绪压力等。若长期如此,建议及时就医。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药。
2018-07-05 22:41
1.内分泌失调: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可能导致。可就医检查性激素六项,根据结果调整。
2.宫寒:常因保暖不当、贪凉等。注意经期保暖,少吃生冷食物。
3.妇科炎症:如盆腔炎等会影响月经。需抗炎治疗,常用药有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遵医嘱使用。
4.子宫内膜薄:多次流产等原因可能造成。治疗方法因病而异。
5.情绪压力:长期焦虑、紧张也可能影响。要注意调节情绪,放松心态。
月经不调量少颜色发黑应重视,明确原因后针对性治疗,同时注意生活调理。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1、月经不调的物理疗法根据人体的生理特性,采用体外辐射方式,以物理疗疗法治疗,高能量输出,对病变组织进行接触或非接触同时治疗,利用热效应和生物效应,使病变组织的蛋白质在高温作用下坏死、脱落,达到子宫内膜止血、脱落等治疗目的,有效治疗深层组织疾病。同时可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局部代谢、降低肌肉及结缔组织张力、调节免疫功能,具有凝固力强、无组织炭化、创面修复好、治愈率高,不易复发等优点。
2、宫腔镜在月经不调的治疗当中,利用先进的宫腔镜微创技术可以直接清楚的观察月经不调患者宫腔内的情况,同时对异常情况作必要的手术治疗,如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子宫粘膜下肌瘤剔除、宫腔粘连分离、子宫纵膈切除等,有效去除导致月经不调的原发病,缓解经期异常情况。对治疗因子宫因素导致的月经不调有着其它疗法不可替代的作用。
3、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导致月经不调、痛经常见的疾病。
异位的子宫内膜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周期剥落,会使患者出现周期性、持续加重的腹痛,痛苦不堪。由于内膜异症的临床表现变异很大,往往给诊断造成很大的困难。腹腔镜技术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子宫内膜异位灶有其典型的外观,因此在腹腔镜检查中可以很容易看到并取得活体检查的标本,并且在诊断的同时还可以做电凝破坏异位病灶,在对周围器官无任何损伤的情况下去除病因。因此,腹腔镜微创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的“金标准”。美国CBH最新研制推出的调经养血套装“美国美奴芭女性调理胶囊”+“美国活血通胶囊”+“美国慢炎清复合胶囊”能有效调节女性经血,治疗月经不调,经血不足、痛经、经期紊乱等女性问题,增强女性雌性激素的分泌,从根本上调理女性身体素质,还能预防各类妇科疾病,使女性散发由内而外的健康美丽!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引起月经失调的原因很多,如:常见如卵巢功能异常,子宫疾病,宫腔疾病,内分泌功能紊乱,妇科炎症,情绪波动,药物影响,环境改变,过度劳累及精神压力过大等1,益母草大枣汤:大枣20枚,益母草10克,红糖10克,加水炖饮汤,每日早晚各1次.适宜于经期受寒所致月经后延,月经过少等症.2,益母草鸡蛋汤:鸡蛋2个,益母草30克,将鸡蛋洗净,同益母草加水共炖,蛋熟后去壳再煮20分钟,吃蛋饮汤.适宜于瘀血阻滞所致的月经过少,月经后延症.
2016-07-01 18:01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您好,月经不调是大多是属于中医气血亏虚引起的,你的症状还兼有阳虚寒凝的情况,建议服用中药治疗建议不要过度服用减肥药物,到正规中医院就诊,服用补益气血,补肾温阳的中药治疗1-2个疗程,配合艾灸等物理疗法,效果是不错的,你的月经失调的症状是可以明显缓解的
2016-07-01 18:08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你好,建议经期停止服用减肥药物。月经不调,颜色发黑怕有炎症,建议停经后一个星期去医院做个检查。注意经期要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不可熬夜,多用热水泡脚,可用一热水袋置于小腹周围缓解疼痛。吃点补血的食物,如红枣,桂圆,阿胶等。同时不要依赖药物减肥,多吃点蔬菜水果,加强锻炼。
2016-07-01 18:14
-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您的这种情况应结合既往病史及必要的相关辅助检查(如常规超声等)首先排除有无子宫及附件的器质性疾病,排除后从中医的角度应考虑为寒凝血瘀,瘀阻胞宫,治当以温经散寒,活血祛瘀为主。建议必要时当面咨询妇科专科医师首先排除器质性疾病,而后再进行中医系统辨证调理。
2016-07-01 1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