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产后子宫脱垂可通过合理的产后护理、适度运动、避免重体力劳动、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及时治疗相关疾病等来预防。 1.合理产后护理:产后应充分休息,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 2.适度运动:可进行盆底肌训练,如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肉力量。 3.避免重体力劳动:产后身体未完全恢复时,不要提重物或从事过度劳累的工作。 4.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多吃蔬菜水果,预防便秘,避免因过度用力排便增加腹压。 5.及时治疗相关疾病:若有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疾病,应及时治疗。 6.注意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身体恢复。 总之,产后女性要重视自身身体的恢复,通过多种方式预防子宫脱垂,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024-10-22 12:2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正常子宫的位置是前倾前屈的,子宫颈在坐骨棘水平以上。这个正常位置是依靠骨盆底的肌肉和筋膜以及子宫的韧带来支持的。如果这些组织发生了损伤或过度松弛,子宫就会沿阴道下降,甚至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这就叫子宫脱垂,俗称“掉茄子”或“掉葫芦”。发病初始子宫只是在腹压大或站立过久时脱垂,休息后即可缩回,但病情发展后就会终日脱出在阴道口外不能送回。患子宫脱垂的妇女常有下腹、阴道和会阴部下坠感,并常觉腰酸。由于子宫颈长期脱在外面,受到摩擦后就会肥大、发炎、溃烂、出血。如合并有膀胱或直肠膨出,还会发生尿频、尿急或排尿、排便困难,甚至引起输尿管积水、肾盂积水,反复发生尿路感染,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临床上将子宫脱垂分为Ⅰ、Ⅱ、Ⅲ度。Ⅰ度子宫脱垂无须治疗,注意休息即可恢复;Ⅱ度子宫脱垂首先要及时把暴露在外的子宫回复到阴道内,然后卧床休息,同时服用中药补中益气丸。Ⅲ度子宫脱垂是最严重的,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外,所以必须住院治疗,医生将根据病情、年龄和全身情况等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产后之所以容易发生子宫脱垂,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分娩时用力不当,例如有的产妇子宫口尚未开全,即过早屏气、使劲,尤其是在急产、难产时容易出现。二是分娩时未能很好保护会阴,产后又未能及时修复,导致子宫的支持组织松弛或撕裂,从而为子宫脱垂创造了条件。三是产妇原来体质就虚弱,产后由于经常咳嗽、便秘,腹压增加而引起。此外,产后过早活动,尤其是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如提拉重物,长时间蹲位、立位等,这些是农村妇女罹患子宫脱垂的最主要的病因。预防产后子宫下垂,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计划生育,自觉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因为生育次数过多、过密,不但会使身体健康受到不良影响,同时由于子宫组织和肌肉的弹性降低,还会增加子宫脱垂发生的可能性。(2)医生要采用新法接生,提高接产技术水平,尽量避免产伤。为顺产者作会阴切开,以免造成过重的损伤。(3)育龄妇女要做好月经期、孕期、产褥期和哺乳期的劳动保护,避免参加过重的体力劳动。特别是在产后,至少要有42天的休息时间,最好长到60天,千万不可过早地参加重体力劳动或蹲着干活,以免使腹压增加,否则容易发生子宫脱垂。当然,产后也不能总是躺着不动,适当下地活动或做做产后体操是颇有好处的。这样有助于恢复肌肉张力,防止发生子宫脱垂。(4)积极防治慢性病,如慢性咳嗽、便秘等。因为它们都会增加腹压,容易引起子宫脱垂。
2024-10-22 18: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