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即问即答 > 内科 > 风湿免疫科 > 类风湿的有...
快速提问

即问即答

首页 找问题 找医生 专家答疑 健康微窗口 健康热点 查疾用药 健康百问 找名医看诊 预约挂号

类风湿的有效治疗方法有哪些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怎么治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类风湿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中医治疗等。 1.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能减轻疼痛和炎症;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可延缓病情进展;生物制剂如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对传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有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能迅速缓解症状,但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2.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电疗等,有助于缓解关节疼痛和肌肉紧张。 3.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关节畸形的患者,可进行关节置换术、滑膜切除术等。 4.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受寒;适当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增强肌肉力量。 5.中医治疗:中药调理、艾灸、拔罐等中医疗法,可辅助改善症状。 类风湿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定期复查,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2024-10-22 12:53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类风湿性关节炎一般为多发性,对称性的指,掌小关节炎,后期指间关节呈梭形肿大,关节强直或畸形.受累关节周围皮肤苍白,变薄,肌肉萎缩.部分患者在关节隆突部偶见皮下小结(类风湿结节).并发心脏损害较少.脾脏与淋巴结常肿大.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效果不固定,常为临时性缓解疼痛.抗“O”多不增高.类风湿因子多为阳性.X线显示关节面破坏,关节间隙变窄和骨质疏松,甚至关节畸形.受累关节的病理变化早期表现为滑膜关节囊周围软组织发炎,渗出多量液体而使关节肿大,滑膜绒毛增生.后期有血管翳样肉芽组织形成,侵犯并破坏关节软骨,最后软骨面的肉芽组织纤维化,使上下关节面互相融合,形成关节的纤维性强直和畸形.类风湿性关节炎则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虽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多发生于20~40岁女性.早期症状多为关节疼痛,肿胀,发僵,活动不便,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常遗留骨关节强直畸形.虽然少数病人可有心血管疾病,但绝大多数病人无心脏症状,类风湿因子阳性.目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有片剂,丸剂,汤剂,药酒类,外贴类!片剂,丸剂,服用简单,但难以速效!汤剂服用烦琐,同样在治疗速度上很难另人满意.外帖类如果幸运没有过敏现象,可以兼顾配合使用.药酒类,借助酒精的走窜之性,酒助药行,迅速在提内扩散,达到了可以和速效西药一样的治疗速度,又避除了西药的副作用,达到了另人满意的效果,酒精被称为“百药之长”,传承前年,不是没有道理.所以,祖国两千多中治疗类风湿的中药中,药酒类占了一半左右!患者如果没有酒精过敏现象,可以考虑选择成分安全的药酒类服用!仙壹酒是一种功能特别的系列药酒.不含任何激素.无毒副作用,对脏器无损害,对类风湿疾病有特效.经数千例患者使用都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主要成分:黄精`乌梢蛇`蝮蛇`木瓜`郁李仁`沙棘`桑椹大黄藤,绞股蓝,柠檬黄,亮蓝等.适用人群: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疼`腰肌劳损`畏寒麻木`疼痛失眠`跌打损伤后遗症等.饮用方法:每晚睡觉前饮用25ml饮用阶段:3瓶(500ml/瓶)为一个阶段,一般饮用2-3个阶段,疼痛完全消失,关节红肿基本消退.特别是那些久治不愈或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使用本品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024-10-22 12:53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公认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内分泌,代谢,营养,地理,职业,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差异,细菌和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索等方面有关系,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从病理改变的角度来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键),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全身性表现除关节病变外,还有发热,疲乏无力,心包炎,皮下结节,胸膜炎,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广义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除关节部位的炎症病变外,还包括全身的广泛性病变目前,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和心理康复治疗等  1,药物治疗  当前国内外应用的药物,以及植物药均不能完全控制关节破坏,而只能缓解疼痛,减轻或延缓炎症的发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常用药物分为四大类,即非甾类抗炎药(NSAIDs),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糖皮质激素和植物药.  ⑴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化合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而具有抗炎,止痛,退热,消肿作用.由于NSAIDs使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故可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食欲不佳,严重者有消化道溃疡,出血,穿孔等;肾脏不良反应:肾灌注量减少,出现水钠潴留,高血钾,血尿,蛋白尿,间质性肾炎,严重者发生肾坏死致肾功能不全.NSAIDs还可引起外周血细胞减少,凝血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肝功损害等,少数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皮疹,哮喘),以及耳鸣,听力下降,无菌性脑膜炎等.

    2024-10-22 12:53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是不是你那个地区太潮湿了。这么小,怎么可能得这个呢?那你要加紧多吃一些排湿利湿的食物啊。或者经常多泡温泉也是好的。

    2024-10-22 12:53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很普遍的疾病,但是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常识来说很多人都不是很明白,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类风湿关节炎呢?在这里我们为你详细的介绍一下,类风湿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  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从病理改变的角度来看,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键),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的全身性表现除关节病变外,还有发热,疲乏无力,心包炎,皮下结节,胸膜炎,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广义的类风湿关节炎除关节部位的炎症病变外,还包括全身的广泛性病变.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很多人都容易把类风湿与风湿看做是同一个病种,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19世纪中叶之前,人们往往将两者混为一谈.随着科技医疗发展,人们对类风湿也认识得越来越清楚,有关风湿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区别可参考本书其他有关内容.类风湿关节炎这一病名是1858年由英国医生加罗德首先使用的.1896年舍费尔和雷蒙将该病定为独立的疾病,同年斯蒂尔对儿童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了详细的描述.1931年塞西尔等人发现类风湿病人血清与链球菌的凝集率很高,1940年瓦勒发现类风湿因子.1945年卡维尔蒂,1961年斯勒芬分别提出类风湿发病机理的自身变态反应理论,并得到确定.(1)一线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①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有消炎及镇痛作用,所用剂量既不产生副作用又能控制症状为最适合.成人量每日2~5g,小儿减半,每隔4~6小时1次,饭后服用.症状控制后剂量减半.消化道副作用严重时,可用肠溶性阿司匹林,本药副作用甚多,常见恶心,呕吐,胃部不舒.据报导,70%病例引起溃疡病,大便隐血阳性.本类药不宜与吲哚类药合用,因易引起药物拮抗作用.肝,肾功能较差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用该类药.②吲哚类:具有消炎,镇痛及解热作用,其作用较阿司匹林,保泰松强.消炎痛每次25mg,每日2~3次,饭后或餐中服用,每日最大量150mg,小儿慎用或忌用.副作用:主要出现胃肠道疾病和消化性溃疡,以及其大脑功能障碍,常见眩晕,头痛,抑郁,幻觉等症状.因此孕妇,哺乳期妇女,震颤性麻痹,精神病,癫痫史,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性或复发等患者,禁用本药.少数人对肝功有影响,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过敏反应.长期服用对肾有损害,应密切观察.③丙酸类:能消除僵硬及疼痛,改善握力和关节屈伸,其消炎,镇痛,解热作用与阿斯匹林相似.在患者不能耐用阿斯匹林时可试用.布洛芬0.2g/次,每日3次.萘普生0.25g/次,每日2次.酮基布洛芬(优布芬)0.5g/次,每日3次.饭后服,副作用较小.优布芬作用与布洛芬相同,但作用较强,副作用更少,偶有消化不良,皮疹,消化道溃疡及出血,转氨酶升高.④苯乙酸类:芬布芬0.3g/次,每日3次.双氯灭痛0.25g/次,每日3次.⑤噻嗪类:炎痛喜康为抗炎镇痛药,为目前较好的长效抗风湿药,疗效略强于消炎痛,用量小,作用迅速而持久,用量为20mg/日,1次服,副作用少.必要时可增至40mg.偶见头晕,浮肿,胃部不适,腹泻或便秘等副作用.(2)二线类药物(DMARD):又称为改变病情药物.①金制剂:金制剂治疗RA的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为干扰细胞的生化反应,对RA的关节疼痛及晨僵有明显的改善,血沉,类风湿因子及C反应蛋白有下降,有效率70%~80%,而完全缓解率仅20%~30%.由于见效较慢,目前多主张作为维持治疗.副作用:在体内蓄积,且缓慢地从肾脏排泄到体外,影响白细胞,引发蛋白尿.需定期复检尿常规,肾功能.价格较昂贵.②青毒胺:为疏基的氨基酸药,治疗RA有一定效果.一般认为该药疗效比金剂为高,但需1~3月才能见效,所以该药应与控制症状的药合用.目前主张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疗效不减低而副作用减少.第一个月为125mg/次;第二个月每次250mg,每日2次直至每日总量达到500~750mg,以6个月为1个疗效.若6个月无效则停用.若效果好,则可减量,直至维持量,每日125mg即可.该药毒性大,起效慢,约在6周以后起效,以小剂量,慢慢加为原则,每隔2周检查血,尿常规及血小板.若白细胞低于4000/mm3,血小板少于8万/mm3,或尿蛋白每天超过1g,或出现血尿者,均应停药.③氯喹:为抗疟药物,每日25mg.疗效一般在治疗1~3个月后出现.服药前应先作眼科及心电图检查.副作用为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视力模糊,容易引起视网膜病变及心功能不全等.④免疫抑制剂:这类药常用的有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氨甲喋呤,硫唑嘌呤等,又称细胞毒药物.甲氨喋呤:具有免疫抑制与抗炎症的作用,国外近年来应用较环磷酰胺广泛,认为见效较快(4~6周),副作用并不比环磷酰胺高,而远期无致癌作用.主张小剂量静脉滴注,但口服片剂方便,安全,每周服1次,剂量由7.5~10mg为宜.副作用:恶心,呕吐,口腔溃疡,腹泻,白细胞减少,药物性间质性肺炎,肝脏纤维化等.肝,肾损害者及孕妇不宜应用.硫唑嘌呤:每次50mg,每日2次,症状好转后,渐减量,以原剂量的1/2~1/3维持3~6个月或更长.副作用:恶心呕吐,皮疹,药物热,肝损害,黄疸,白细胞减少.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环磷酰胺:对免疫系统各阶段都有影响,减少辅助性T细胞,对B细胞有抑制作用,因而使体液免疫降低.此药国内使用较多,剂量为100mg,每日1次口服或每次50mg,每日2次口服;或0.2g加入10~2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每周1次,症状好转后改口服.一般从第6周病开始好转.维持量为原剂量的1/2~1/3,至少3~6个月或更长.副作用:恶心,呕吐,脱发,白细胞,血小板下降,甚至血尿,闭经,精子生成缺陷等.用药时应保持尿量1500ml/日以上,否则尿中浓度过高对尿路粘膜有刺激作用,甚至引起出血性膀胱炎.其他一些细胞毒药亦可用于RA治疗,较常用的有苯丁酸氮芥,氯奎以及环孢素A,这些药未必比前述药疗效好,且副作用亦很明显,故使用不多.细胞毒药均有较多副作用,使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①有严重的关节外表现,如血管炎,肺纤维化及多发性类风湿结节.②常用药物无效而多关节炎症状明显.③伴高丙球血症,抗核抗体阳性及类风湿因子强阳性.④类固醇激素撤药困难,此类药一般见效均较慢,约2~3周后才能见效,故主张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且宜选择毒性小,价格低的药物.(3)三线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关于激素的应用,在本病治疗上的作用机制及适应症等,各家说法不一.最新学说,又对其治疗本病作用,地位重新评价,因为它虽能起到止痛,消炎的作用,但不能根治本病,也不能抑制疾病的发展,长期服用带来不良反应较多,而且停药又困难,临床上颇为棘手.因此如何合理正确使用激素,使激素在治疗本病中起到恰到好处的作用和效果,是值得临床医师去探索研究的.一般认为: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RA控制症状有显著疗效,但不能阻止病情进展,因此,不是首选药,且长期使用副作用多,故应严格控制适应证.下列情况可以选用:a.严重活动的RA伴发热等全身症状;b.严重血管炎,心脏损害,肺胸膜急性损害及眼部并发症;c.严重关节炎用其他药物无效;d.作为用免疫抑制剂过渡使用.此类药物多主张小剂量短疗程使用,地塞米松副作用比强的松小,而激素的递减,强的松容易减量,而地塞米松较难撤减.一般常规用量是强的松5~10mg,每日3次,口服,或地塞米松0.75mg,每日2~3次,口服.症状改善后改为维持量,每日1次强的松5mg(生理剂量),然后逐渐微减至停服.也有主张大剂量使用的,以每日每公斤体重1mg计算,取效后逐渐减量.②局部封闭治疗:关节腔内注射,应从严掌握指征:a.激素撤减过程中;b.患有严重胃病者,口服药困难时;c.某个关节肿痛较甚,且要影响邻近关节的功能活动时.常用醋酸曲炎舒松-A注射液,每关节10~15mg,小关节减半;或醋酸氢化可的松昆悬液,每关节25~50mg,每周1~2次,6个月内,均不宜超过10次为宜.应严密消毒,要防止继发感染.(4)免疫调节剂:这类药主要促进细胞免疫,纠正免疫紊乱,单独应用疗效不肯定,一般与其他抗风湿药联合用,常用的药物有左旋咪唑,胸腺素,转移因子等.①左旋咪唑:其作用是促进免疫功能,并能减轻疼痛及缩短关节僵硬时间.用法:第1周每日1次50mg;第2周每日2次,每次50mg;第3周每日3次,每次50mg.副作用:恶心,眩晕,嗜睡,视力减退,过敏性皮疹,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蛋白尿,肝功能损害等.②转移因子(TF):调整免疫功能,每周2u腋下皮内注射,亦可肌注.副作用:注射部位有胀痛感,个别有皮疹,或短暂发热反应.1,综合治疗.减轻或消除关节的肿胀,疼痛和晨僵;  2,控制病情的免疫病理进展与活动度,力求病情长期得到控制;  3,预防感染和关节炎的加重或恶化;  4,调整免疫,增强体质与免疫力,巩固治疗效果;  5,预防关节功能不全和残疾,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恢复关节功能及劳动力.

    2024-10-22 22:12
就医问药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tis RA)是一种主要以关节及滑膜受累,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RA的患病率为0.3%-0.4%,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低于欧美国家白人的1%,好发年龄为25-50岁。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病情和病程有个体差异,从短暂、轻微的小关节炎到急剧进行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肩、膝和足趾关节最为多见。60%~70%的患者在活动期血清中出现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 查看全文»

淋巴结肿大 蛋白尿
推荐医生 更多»
  • 孙尔维

    主任医师 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擅长: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详情»

  • 林昌松

    主任医师 教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 详情»

  • 郭万首

    主任医师 教授

    中日友好医院

    擅长:对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类风湿 详情»

推荐用药 更多»
协美达

疗效:<p>(1)镇痛,解热</p...

塞欧斯

疗效:类风湿关节炎、疼痛性骨关节炎...

专家咨询 更多>
程本维

程本维 / 主治医师

擅长:对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痛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独到见解,造诣颇深,擅长应用食疗、运动指导、中西医结合等综合性方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预约挂号
周全

周全 / 副主任医师

擅长: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白塞氏病、痛风等风湿免疫疾病的中西医诊治与研究。

预约挂号
王济华

王济华 / 主任医师

擅长:1982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擅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痛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白塞氏病等疾病。

预约挂号
医院问答 更多>
为什么龟头有点痒

为什么龟头有点痒

衡水男科医院 2023-12-17
为什么阴茎向下弯曲

为什么阴茎向下弯曲

衡水男科医院 2023-12-17
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导致

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导致

包头世纪泌尿专科医院 2023-12-18
我爸烟龄30年,酒龄8年

我爸烟龄30年,酒龄8年

平顶山儿科医院 2024-01-24
脑缺氧会嗜睡吗?

脑缺氧会嗜睡吗?

内蒙古精神病医院 202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