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产后 40 天,身体仍在恢复中,要注意子宫恢复、饮食营养、心理调适、伤口护理、母乳喂养等。 1.子宫恢复:产后 40 天子宫应基本恢复到孕前状态。可通过 B 超检查了解子宫大小、形态及内膜情况。若子宫复旧不良,可能需要使用缩宫素等药物促进子宫收缩。 2.饮食营养:应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肉、鱼肉、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3.心理调适:产后激素变化可能导致情绪波动,要保持良好心态,可通过听音乐、与家人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 4.伤口护理:若是顺产有侧切或剖宫产,要注意伤口清洁,防止感染。若伤口出现红肿、渗液等异常,需及时就医。 5.母乳喂养:坚持按需哺乳,保持正确的哺乳姿势,防止乳头皲裂。若出现乳汁淤积,可通过热敷、按摩等方式疏通。 总之,产后 40 天是身体恢复的关键时期,产妇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同时注意休息和调养,以促进身体尽快恢复。
2024-10-22 12:2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妇女的月经一般在产后6周恢复产后月经的来潮与产后是否哺乳、哺乳时间的成长、产妇的年龄及卵巢功能的恢复能力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说来不哺乳者,产妇通常在产后6-10周月经复潮,平均在产后10周左右恢复排卵。哺乳的产妇月经复潮延迟,有的在产褥期月经一直不来潮,平均在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月经一般在产后6周恢复。母乳喂哺婴儿的产妇,排卵及月经恢复较远,推迟的时间因人不同,多数人为半年,也有的一年以后才来月经,大多数人的月经量都比平时月经量多,平均约多1/3,第二次月经就正常了,不必治疗,且一般初恢复月经时常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则的情况,与卵巢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有关,但此期要注重避孕,避免未来月经怀孕
2024-10-22 12:2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产后病的发病机理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失血过多,亡血伤津,虚阳浮散,或血虚火动,易致产后血晕,产后痉证,产后发热,产后大便难等;二是瘀血内阻,气机不利,血行不畅,或气机逆乱,可致产后血晕,产后腹痛,产后发热,产后身痛,恶露不绝等;三是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等,导致产后腹痛,产后痉证,产后发热,产后身痛,恶露不绝等.总之,产后脏腑伤动,百节空虚,腠理不实,卫表不固,摄生稍有不慎便可发生各种产后疾病.象你这样的情况,还是属于气血不足,即产后中风(即风湿),中药治疗可以益气,养血活血,祛风散寒
2024-10-22 12:21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现在的宝宝还小的,所以大便会多一些的,只要是你自己观察宝宝的大便没有异常就可以的,平时注意不要让宝宝的肚子着凉的
2024-10-22 12:21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你的情况在中医称为产后身痛.产褥期间出现肢体关节酸楚,疼痛,麻木,重着感者,称为“产后身痛”.本病发生于产后,属产后病范畴.产妇由于分娩失血,耗伤精力,百脉空虚,易患身痛,主要病因有血虚,肾虚,血瘀和感受外邪等.本病中药治疗预后较好.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产后气血亏虚,经脉失养或素体肾亏,胞脉失养,以及产后营卫失调,腠理不密,感受风寒湿邪,使气血运行受阻所致.1.血虚产时失血过多,或产后气血亏损,筋脉关节失于濡养,以致肢体麻木,肢体关节酸痛.2.肾虚素体肾亏,因产伤精血俱虚,胞脉失养,以致腰脊酸痛,腿膝乏力.3.血瘀产后恶露不畅,瘀血留滞经络,气血运行受阻而致身痛.4.感邪产后气血虚弱,营卫不和,腠理不密,若因起居不慎,风寒湿三邪乘虚而入,留着经络,关节,使气血运行受阻,瘀滞而作痛.本病的特点是产后肢体酸痛,麻木,重着,局部无红,肿,灼热.1.血虚产后通身关节疼痛,肢体酸楚,麻木,面色萎黄,肌肤不泽,头晕心悸,气短懒言.舌淡红,脉细无力.2.肾虚产后腰脊酸痛,腿膝乏力,或足跟疼痛.舌淡红苔薄,脉沉细.3.血瘀产后遍身关节酸痛或疼痛较剧,关节屈伸不利,恶露下行不畅,下腹疼痛拒按.舌紫,脉弦.4.感邪遍身骨节疼痛,伸屈不利,或痛无定处,或剧痛如刺,或肢体肿胀,重着不举.苔薄白,脉细弦.
2024-10-22 17:51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