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反应、耳部损伤、长期吸烟等因素引起。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 细菌或病毒感染:常见致病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等也可能引发。 2. 咽鼓管功能障碍:如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等阻塞咽鼓管,导致中耳负压,引发炎症。 3. 免疫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累及中耳,引起炎症。 4. 耳部损伤:鼓膜穿孔、挖耳不慎等造成耳部损伤,易诱发中耳炎。 5. 长期吸烟: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可刺激中耳黏膜,增加患病风险。 总之,中耳炎的成因较为复杂。患者一旦出现耳部疼痛、流脓、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时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严格遵循医嘱。同时,要注意耳部卫生,预防感冒,避免用力擤鼻。
2024-10-22 13:1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 根据临床症状和鼓膜粉红色或黄色油亮、发线,以及B型鼓室导抗图,一般诊断不难。必要时可在无菌操作下作诊断性鼓膜穿刺术确诊。治疗原则为改善中耳通气,清除中耳积液及病因治疗。 (一)改善中耳通气 1.1%麻黄素液或呋喃西林麻黄素液、氯霉素麻黄素液滴鼻。 2.咽鼓管吹张:可采用捏鼻鼓气法、咽水通气法或导管吹张法。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忌用。 3.红外线或超短波透热理疗,改善中耳血液循环,促进粘膜水肿消退。 (二)清除中耳积液: 1.鼓膜穿刺抽液:用针尖斜面较短的7号针头,在无菌操作下自鼓膜前下方或下方刺入鼓室,以空针抽吸积液。必要时定期重复穿刺抽液,积液为粘液或胶状者,可用α-糜蛋白酶(5mg)溶液先注入中耳少许,待5~10分钟后,再注入其余溶液,稍加压慢注,常可冲洗出多量粘液或粘胶液,每周2次。 2.鼓膜切开术:液体粘稠,穿刺抽吸无效者,可作鼓膜切开术。鼓膜切开后吸尽鼓室内液体,积液粘稠者,可注药液入鼓室,如α-糜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及50%尿素等。 3.鼓室置管术:分泌物粘稠,经上述处理无效;病情迁延,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或估计咽鼓管功能不能于短期内恢复正常者,可经鼓膜留置通气管(内径1~1.2mm的T形管或扣眼硅胶管)。通气管留置时间久暂不一,待咽鼓管功能恢复,即可取管。 (三)病因治疗: 1.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如腺样体肥大者,行腺样体切除术。下鼻甲后端肥大者,行下鼻甲后端部分切除术。 2.抗生素治疗:急性期可选用抗生素,预防或控制感染。 3.类固醇激素药物:可用地塞米松或强地松口服,作短期治疗。
2024-10-22 13:1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根据临床症状和鼓膜粉红色或黄色油亮、发线,以及B型鼓室导抗图,一般诊断不难。必要时可在无菌操作下作诊断性鼓膜穿刺术确诊。治疗原则为改善中耳通气,清除中耳积液及病因治疗。 (一)改善中耳通气 1.1%麻黄素液或呋喃西林麻黄素液、氯霉素麻黄素液滴鼻。 2.咽鼓管吹张:可采用捏鼻鼓气法、咽水通气法或导管吹张法。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忌用。 3.红外线或超短波透热理疗,改善中耳血液循环,促进粘膜水肿消退。 (二)清除中耳积液: 1.鼓膜穿刺抽液:用针尖斜面较短的7号针头,在无菌操作下自鼓膜前下方或下方刺入鼓室,以空针抽吸积液。必要时定期重复穿刺抽液,积液为粘液或胶状者,可用α-糜蛋白酶(5mg)溶液先注入中耳少许,待5~10分钟后,再注入其余溶液,稍加压慢注,常可冲洗出多量粘液或粘胶液,每周2次。 2.鼓膜切开术:液体粘稠,穿刺抽吸无效者,可作鼓膜切开术。鼓膜切开后吸尽鼓室内液体,积液粘稠者,可注药液入鼓室,如α-糜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及50%尿素等。 3.鼓室置管术:分泌物粘稠,经上述处理无效;病情迁延,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或估计咽鼓管功能不能于短期内恢复正常者,可经鼓膜留置通气管(内径1~1.2mm的T形管或扣眼硅胶管)。通气管留置时间久暂不一,待咽鼓管功能恢复,即可取管。 (三)病因治疗: 1.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如腺样体肥大者,行腺样体切除术。下鼻甲后端肥大者,行下鼻甲后端部分切除术。 2.抗生素治疗:急性期可选用抗生素,预防或控制感染。 3.类固醇激素药物:可用地塞米松或强地松口服,作短期治疗。
2024-10-22 13:18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这个宝妈得自己定夺,因为我们也看不到是什么程度,宝宝洗澡后一定得用棉棒给沾一下水,不然好的慢。可以推荐一下宝宝洗澡用的浴帽,刚好能挡住水进耳朵,很好用的,才十几块钱。
2024-10-22 13:18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您好,您的情况可能属于分泌型中耳炎.以耳内闷胀感或堵塞感、听力减退及耳鸣为最常见症状。常发生于感冒后,或不知不觉中发生。有时头位变动可觉听力改善。有自听增强。部分病人有轻度耳痛。儿童常表现为听话迟钝或注意力不集中。 检查:鼓膜内陷,表现为光锥变短、分散或消失,锤骨短突明显外突,锤骨柄变水平,前后皱襞变明显(耳部彩图2)。鼓膜呈粉红色或黄色、淡黄色油亮,透过鼓膜可看到液平面,此液面呈一头发丝状弧形线,称发线(耳部彩图3),当头位变动时此液平面保持水平位。有时可见到液体中的气泡。慢性者鼓膜增厚混浊色发暗。鼓气耳镜检查可见鼓膜活动度受限。 听力检查:音叉及纯音测听多为传导性聋。声阻抗-导纳测试的鼓室导抗图呈现平坦型(B型)或高负压型(C型),有助于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鼓膜粉红色或黄色油亮、发线,以及B型鼓室导抗图,一般诊断不难。必要时可在无菌操作下作诊断性鼓膜穿刺术确诊。 治疗原则为改善中耳通气,清除中耳积液及病因治疗。 (一)改善中耳通气 1.1%麻黄素液或呋喃西林麻黄素液、氯霉素麻黄素液滴鼻。 2.咽鼓管吹张:可采用捏鼻鼓气法、咽水通气法或导管吹张法。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忌用。 3.红外线或超短波透热理疗,改善中耳血液循环,促进粘膜水肿消退。 (二)清除中耳积液: 1.鼓膜穿刺抽液:用针尖斜面较短的7号针头,在无菌操作下自鼓膜前下方或下方刺入鼓室,以空针抽吸积液。必要时定期重复穿刺抽液,积液为粘液或胶状者,可用α-糜蛋白酶(5mg)溶液先注入中耳少许,待5~10分钟后,再注入其余溶液,稍加压慢注,常可冲洗出多量粘液或粘胶液,每周2次。 2.鼓膜切开术:液体粘稠,穿刺抽吸无效者,可作鼓膜切开术。鼓膜切开后吸尽鼓室内液体,积液粘稠者,可注药液入鼓室,如α-糜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及50%尿素等。 3.鼓室置管术:分泌物粘稠,经上述处理无效;病情迁延,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或估计咽鼓管功能不能于短期内恢复正常者,可经鼓膜留置通气管(内径1~1.2mm的T形管或扣眼硅胶管)。通气管留置时间久暂不一,待咽鼓管功能恢复,即可取管。 (三)病因治疗: 1.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如腺样体肥大者,行腺样体切除术。下鼻甲后端肥大者,行下鼻甲后端部分切除术。 2.抗生素治疗:急性期可选用抗生素,预防或控制感染。 3.类固醇激素药物:可用地塞米松或强地松口服,作短期治疗。
2024-10-22 1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