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小儿疱疹性咽颊炎通常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环境因素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等。 1.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 A 组是常见的致病病毒。病毒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小儿体内,引发炎症。 2.免疫力低下: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弱,容易受到病毒侵袭。 3.接触传染源:接触患病儿童的飞沫、唾液、疱疹液等,增加感染风险。 4.不良生活习惯:不注意口腔卫生,不爱洗手,容易感染。 5.环境因素:在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病毒传播几率增大。 总之,小儿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家长应注意孩子的日常防护,一旦患病,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同时,要让孩子多休息,多喝水,促进身体恢复。
2024-10-22 12:5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出现的情况属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最好是及时治疗,以免造成慢性炎症。在治疗期间要注意多饮水,也是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要吃海产品食物,是可以口服蒲地蓝颗粒治疗观察的,如果口服药物没有效果时,最好是输液治疗。
2024-10-22 12:5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你好,谢谢,疱疹性咽颊炎反复感染说明孩子易感性较强,免疫力低下。建议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补充微量元素锌,B组维生素。加强护理,每天早晚淡盐水漱口,做好个人呼吸道防护,不要到人口密集场所等。
2024-10-22 12:51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你说的这三种药都是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用其中的一种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三种都用。如果孩子的舌苔黄、舌质红、尿黄三者同时存在,可以用蒲地蓝和康复新液,泡腾片不用也可以。
2024-10-22 12:51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其传染性强、流行快,主要侵犯1岁—7岁儿童,严重的可以引起心肌的损伤。“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咽痛,患儿可伴恶心、呕吐与咳嗽等症状。患儿一般为起病急、突然高热,早期可伴有流鼻涕,大一点的孩子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小一点的孩子则表现为拒乳、哭闹、不能睡眠,流口水等,重者影响吞咽功能,但多数不影响发声。进行体格检查时,可见咽部出血,有数个灰白色约小米粒大小的疱疹,直径约为1-2cm,周围有红晕。疱疹多分散存在,主要分布于咽腭弓边沿、口腔黏膜、扁桃体、咽后壁等处,疱疹可破溃,破溃后形成黄色溃疡。诊断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并不十分困难,难在疱疹未显现之前易被误诊为普通感冒或咽炎,对此,家长要加强观察。对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常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主要以中药治疗为主。可选择一些清热、解毒、利咽的药物如板蓝根冲剂,汤药常用银花、连翘、蒲公英、薄荷、生石膏、竹叶、生地等清热解毒的药物。较重一些的孩子可静脉点滴炎琥宁、清开灵注射液。同时,还可以用雾化超声吸入中药双黄连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西医一般多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对于病情比较重、高热的孩子,应根据病情化验后再进行静点。病轻者可口服新博林等抗病毒药物及退热药。当孩子患疱疹性咽峡炎时,应多饮水有利于降温。吃有营养而且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牛奶、米粥、果汁。饮食应少量多次,不要给孩子吃辛辣、甜腻或油炸的食品。另外,给孩子多吃一些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尤其是不能吃过热的食物。另外,为防止继发感染,在治疗期间要避免淋雨、过度疲劳,一定要让孩子保持口腔清洁,每日可选用淡盐水漱口。
2024-10-22 1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