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 D 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引起的骨骼病变。其成因包括日照不足、摄入不足、生长过快、疾病影响、药物作用等。防治措施主要有补充维生素 D 和钙、增加日照、合理饮食、定期检查等。 1.日照不足:婴幼儿户外活动少,皮肤接受紫外线照射少,内源性维生素 D 生成不足。 2.摄入不足:饮食中维生素 D 含量少,如未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 D 的食物。 3.生长过快:婴幼儿生长迅速,维生素 D 及钙的需求量大,相对容易缺乏。 4.疾病影响:患有胃肠道或肝胆疾病,影响维生素 D 及钙的吸收和利用。 5.药物作用: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干扰维生素 D 的代谢。 总之,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重在预防,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营养和户外活动,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一旦发现患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4-10-22 16:3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1.初期多数从3个月左右开始发病,此期以精神神经症状为主,患儿有睡眠不安、好哭、易出汗等现象,出汗后头皮痒而在枕头上摇头磨擦,出现枕部秃发。 2.激期除初期症状外,患儿以骨骼改变和运动机能发育迟缓为主。用手指按在3~6个月患儿的枕骨及顶骨部位,感觉颅骨内陷,随手放松而弹回,称乒乓球征。8~9个月以上的患儿头颅常呈方形,前囟大及闭合延迟,严重者18个月时前囟尚未闭合。两侧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如珠子,称肋串珠。胸骨中部向前突出形似“鸡胸”,或下陷成“漏斗胸”,胸廓下缘向外翻起为“肋缘外翻”;脊柱后突、侧突;会站、走的小儿由于体重压在不稳固的二下肢长骨上,两腿会形成向内或向外弯曲畸形,即“O”型或“X”型腿。
2024-10-22 16:33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预防佝偻病的关键是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最好的办法就是晒太阳可以说小儿佝偻病不仅仅是缺钙还有缺“晒”皮肤里的-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变为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使骨骼坚硬具体情况应视季节而定婴儿皮肤娇嫩应注意保护夏季可选择在树阴下或打把伞或在太阳刚出来日落前进行;春秋季节可常带孩子到户外玩耍冬季在风和日丽时可多带孩子户外活动晒晒太阳以中午前后为佳。此外还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通常为国际单位/天早产儿应提早在出生后个星期开始补充足月儿则在满月后开始生后个月内可用到每天国际单位以后减至每天国际单位同时适量添加钙粉岁以后小儿生长速度减慢户外活动增多一般无需再服用维生素D。
2024-10-22 16:33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你好,建议补充维生素AD滴剂和盖天力以及多晒太阳。
2024-10-22 16:33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佝偻病在婴儿期较为常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佝偻病发病缓慢,不容易引起重视.佝偻病使小儿抵抗力降低,容易合并肺炎及腹泻等疾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因此,必须积极防治.小儿佝偻病发病早期,常见症状为夜惊,睡眠不安,多汗,易烦躁.病情较严重者,肌张力降低,关节松懈,腹部膨大,生长发育也受影响.骨骼的改变,是佝偻病的主要表现.头部早期只是颅骨软化,7~8个月后出现方颅,囟门关闭晚.胸部可见肋串珠,鸡胸或漏斗胸.腕部和踝部骨骼粗大,形成手镯,脚镯样变化.另外,由于骨质软化,可出现膝内翻(0形)或膝外翻(X形),即俗称的圈圈腿.佝偻病的预防关键是抓早,抓小.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D的耐受量和中毒量,个体间差异很大.因此,不要常规地,过量地给孩子服用鱼肝油和钙片,以防中毒.建议检查血微量元素,以便根据所缺乏的量进行合理补充钙剂及维生素AD制剂.治疗:可用葡萄糖酸钙含片(用水化开后,口服),补钙的同时要补充维生素AD,以促进钙的吸收.儿童的生长速度在一年四季中并不相同,儿童在春季长得最快,儿童补钙春季正当时.补钙应食补与药补相结合.食补可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海带,虾米,虾皮,牡蛎,鱼类,豆类,花生,芝麻及蔬菜(空心菜,白菜,菠菜)等.首推牛奶,牛奶含钙高,人体吸收好.但据统计,约四分之一的东方人,对牛奶中的乳糖不耐受,其表现是进食牛奶后出现腹胀,腹泻,呕吐,哭闹,而且越是新鲜的牛奶症状越明显.如若宝宝乳糖不耐受可以给他改吃不含乳糖的奶粉或豆类制品.补钙应选择易于吸收的钙剂.葡萄糖酸钙,乳酸钙吸收率约25~30%;牡蛎钙较难吸收,且含钙量低,吸收率很低;碳酸钙,吸收率较高,可达35%以上;氨基酸钙是鳌合钙,价格高溶解度低,不易吸收,因此建议选择碳酸钙,葡萄糖酸钙或乳酸钙制剂.相对来说,液体钙比固体钙片更容易吸收.补钙时还需注意不同的年龄所需的量不同.经常听到家长说“我就给孩子晒晒太阳就可以补钙了”,“补钙吃鱼肝油”,误以为这样就可以补钙了,其实这两者只能是促进钙的吸收,如果体内钙不足,怎么谈得上促进吸收.”太阳中的紫外线能使人体内的维生素D2转化为有活性的维生素D3,维生素D3可以促进人体对肠道中的钙吸收.鱼肝油中的主要成分是脂溶性维生素A和D,起到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代谢的作用.鱼肝油不宜长期吃,否则易中毒.动物肝脏,鱼肉,蛋黄中含有丰富的鱼肝油,每天饮食中应有这些物质,就不需要长期额外补充鱼肝油.孩子补钙,每年的春秋两季各补一个月即可.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来说,春季更是骨骼生长的黄金季节,春天补钙易吸收.打个比方,人体就像一家银行,而钙质就像钱,只有不断地提前存入,才不至于入不敷出.秋季海产品多,果蔬丰富,钙质来源多,正是补钙的好季节.另外,给孩子吃钙剂最好选择在清晨早餐后半小时或一小时补钙,人体更易吸收,下午宜在五六点或晚饭后.
2024-10-22 2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