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男孩冬季尿床夏季不明显,是否异常及应对方法
小孩今年三岁,男孩,晚上是十点左右睡觉,睡前有尿尿,半夜的时候会再尿一次,但第二天凌晨总是发现又尿湿了,小孩自己不知道,冬天的情况明显,夏天因有出汗不会尿床。我想问下,这种情况是不是异常?该怎么办?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三岁男孩冬季尿床而夏季不明显,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与睡眠习惯、抗利尿激素分泌、心理因素、隐性脊柱裂等有关。 1. 睡眠习惯:孩子睡前饮水过多、睡眠过深,可能导致尿床。应控制睡前饮水量,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2. 抗利尿激素分泌:冬季激素分泌相对减少,尿液产生增多。可通过调整作息规律来改善。 3. 心理因素:孩子精神紧张、焦虑时易尿床。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给予心理支持。 4. 隐性脊柱裂:这是一种先天性脊柱发育异常,可能影响神经对排尿的控制。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必要时手术治疗。 5. 泌尿系统感染:感染会影响排尿功能。如有感染,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用药需遵医嘱。 家长不必过于紧张,但也不应忽视孩子尿床的情况。如果尿床频繁发生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儿科|小儿泌尿科就诊,查明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2024-10-22 16:4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小儿尿床即遗尿症。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入睡后还不能控制排尿,从而不自觉的尿床。习惯性遗尿会使孩子虚弱,影响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经常尿床还会给家庭带来烦恼。??小儿遗尿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功能性的,二是器质性的,绝大多数小儿尿床是功能性的,是由于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功能性失调引起的。常见原因是精神因素,如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突然惊吓,恐惧羞怯,对新环境不适应,以及自幼没有养成夜间把尿的习惯等。少数小儿尿床是器质性的,常由于脊柱裂、脊髓炎、脊髓损伤、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较小、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结石、包茎、肛裂、蛲虫病等引起。对器质性疾患,应及时请医生诊治,疾病治愈,遗尿也就痊愈了。对于功能性遗尿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遗尿,尿床是不自觉的,父母应同情,体贴和帮助,决不能打骂厌弃孩子。②解除精神负担,3岁以后的小儿,已开始懂事了,家长应该对孩子劝说,安慰,使孩子知道这是暂时性的功能失调,可以治愈,从而解除精神负担,建立治愈的信心。⑧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不让孩子白天玩得太累,中午睡1—2小时,下午四时以后,不给孩子流质饮食,晚饭少喝汤水,睡前让孩子小便一次,夜间可叫醒两次,让孩子起来小便,坚持一段时间,形成条件反射,也就养成了习惯,使绝大多数孩子都可以治好,对较顽固者,也可以用药物或针灸治疗。
2024-10-22 16:4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你好,小儿尿床即遗尿症。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入睡后还不能控制排尿,从而不自觉的尿床。习惯性遗尿会使孩子虚弱,影响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经常尿床还会给家庭带来烦恼。??小儿遗尿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功能性的,二是器质性的,绝大多数小儿尿床是功能性的,是由于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功能性失调引起的。常见原因是精神因素,如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突然惊吓,恐惧羞怯,对新环境不适应,以及自幼没有养成夜间把尿的习惯等。少数小儿尿床是器质性的,常由于脊柱裂、脊髓炎、脊髓损伤、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较小、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结石、包茎、肛裂、蛲虫病等引起。对器质性疾患,应及时请医生诊治,疾病治愈,遗尿也就痊愈了。对于功能性遗尿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遗尿,尿床是不自觉的,父母应同情,体贴和帮助,决不能打骂厌弃孩子。②解除精神负担,3岁以后的小儿,已开始懂事了,家长应该对孩子劝说,安慰,使孩子知道这是暂时性的功能失调,可以治愈,从而解除精神负担,建立治愈的信心。⑧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不让孩子白天玩得太累,中午睡1—2小时,下午四时以后,不给孩子流质饮食,晚饭少喝汤水,睡前让孩子小便一次,夜间可叫醒两次,让孩子起来小便,坚持一段时间,形成条件反射,也就养成了习惯,使绝大多数孩子都可以治好,对较顽固者,也可以用药物或针灸治疗。
2024-10-22 16:4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建议:儿童时期排尿障碍虽然不是一个致命的症候群,但它却跟泌尿道感染、尿液回流息息相关。5岁以上的幼儿,如有每周超过两次以上的尿床现象,可寻求医生接受治疗,包括膀胱训练、就寝前水分控制等。我们建议5岁以上的孩子,如果仍然有每周超过两次尿床的现象,而且家长有强烈的寻求医疗的意愿,就应该接受治疗。但是治疗应从膀胱训练、就寝前水分控制着手,药物治疗应该放在第二位。6岁以上的孩子如果仍然有每周超过两次尿床的现象,就更应该积极接受治疗以及检查。检查项目如:一般分析尿液、肾脏及膀胱超音波、详细问诊、理学检查。治疗以两个方向为主:一是药物治疗(以抗利尿激素——DDAVP优先考虑,另外一种药物抗忧郁——Imiprami则少用);二是夜尿警铃的条件反射训练。
2024-10-22 16:42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众所周知,婴幼儿尿床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若3岁以后仍白天不能控制排尿或不能从睡觉中醒来自觉排尿,即称为原发性遗尿症。 遗尿的确切原因目前仍不完全清楚,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30%遗尿孩子的爸爸和20%遗尿孩子的妈妈,在小时候也曾犯遗尿病。反过来讲,爸妈均有遗尿史,他们儿子有40%会遗尿,他们的女儿有25%也患此病。另外,在双胞胎、单卵双胎兄弟同时遗尿的要比双卵双胎高出2倍,可见,遗尿有遗传倾向。 (2)睡眠过深:这是一个较常见的因素。这类小儿常常在睡前玩的较疲乏,睡得很深,不易唤醒,也多在梦境中尿床。若睡前饮水较多,则更易发生尿床。 (3)膀胱功能成熟延迟:有些患遗尿症的小儿的膀胱容易较正常孩子小,这些孩子平时排尿次数相对较多,但尿量不多。这是由于膀胱内的尿液没有多少,它就收缩排尿了。 (4)精神紧张:据临床统计,家庭不合、父母离异、失去双亲,惨遭虐待、升学考试前,孩子发生尿床的机会明显增多,但这种遗尿常是暂时的,过一段时间,精神情绪会逐渐消失。 (5)疾病的因素:由器质性疾病引起遗尿的情况并不多见。泌尿系感染、畸形、以及脊柱裂、脑脊膜膨出等可引起遗尿。另外,无症状性细菌尿和高钙尿也会引起遗尿,应引起人们的注意。临床观察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脾、肾、膀胱的功能失调有关,在八纲辨证中多属虚寒性疾病。因此治疗上宜以温补脾肾,益气固摄为原则,选穴以任脉、膀胱经及脾经穴为主,酌取关元、肾俞及三阴交三穴施温补手法,同时配合灸疗。经过治疗使患儿下元充实,肾阳振奋,膀胱约束有力,遗尿自然可愈。临床上一般可在治疗3~5次后明显好转。但治疗中应注意的是:一、家长必须密切配合医生,不能斥责患儿,要注意白天勿使患儿疲劳兴奋过度,晚上控制其饮水,夜间及时叫醒令其小便,逐渐养成自觉清醒小便的习惯。二、治疗时间以下午或临睡前进行最好。三、若治疗10次以上无效者,多说明有其它致病因素(如泌尿系感染、营养不良、大脑发育不全、脑外伤等),应查明原因,积极治疗。四、因先天性隐性骶椎裂引起的遗尿,一般在10岁以内较难治愈,但随着患儿机体的生长发育,往往在15岁左右,经针灸治疗,大部分可迅速治愈。五、3岁以下婴幼儿,由于智力发育不完善,排尿的正常习惯尚未养成,出现暂时遗尿不属于病态。
2024-10-23 09: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