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乳腺增生什么方法最好
上周公司组织检查体检时,发现我有乳腺增生,当时帮我体检的医生建议我尽早治疗,我一想乳腺增生也不是个小病,最好能提供一个好点的治疗方法,以免出现久治不愈的情况,钱多少不是问题,问题是要有效果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吕荣钊 副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乳腺外科
-
乳腺增生的话,属于妇科常见病。不用担心。精神放松,保持心情舒畅,不要生气,穿合适的内衣,不要穿紧身的内衣,免得影响乳房血液循环畅通,不要吃垃圾食品,不要吃含有激素的食物,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配合,逍遥丸,乳核散结丸进行治疗,也可以去医院中医科进行辩证治疗,具体用药请遵医嘱,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祝你健康。
2018-07-13 20:4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由于对乳腺增生发生的机理和病因尚无确切了解,目前治疗上基本为对症治疗。部分病人发病后数月至1~2年后常可自行缓解,多不需治疗。乳腺增生有很多类型,生理性的乳腺增生,如单纯性乳腺增生症,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因为精神、情绪及人为因素引起的乳腺增生,通过自身的调整(如及时诊治与乳腺疾病发生相关的其它器官疾病,调节情绪、缓解精神压力,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等)也会消退或缓解。 病理性的乳腺增生,需积极治疗,尤其是囊性增生类型,由于存在癌变的可能,不能掉以轻心。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多数是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软坚散结、调补气血等作用。此外,尚有激素疗法,有人采用雄激素治疗本病,但这种治疗有可能加剧人体激素间失衡,不宜常规应用。仅在症状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时,才考虑采用。 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西药有5%碘化钾,疼痛严重者可试用甲基睾丸素或他莫昔芬,在月经前一周内开始口服,以免进一步扰乱人体激素间的细微平衡。也可在中医辨证指导下选用中成药或方剂治疗
2016-07-15 23:5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您好,乳腺增生发生、发展与卵巢内分泌状态密切相关。大量资料表明,当卵巢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分泌过多,而黄体酮相对减少时,不仅刺激乳腺实质增生,而且使末梢导管上皮呈不规则增生,引起导管扩张和囊肿形成,因此临床上以乳房胀痛和肿块为多见。该病有自限性,属于生理性变化的范畴,可以在结婚、生育、哺乳后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对于临床症状严重者,可采用药物治疗。后者是以乳腺小叶、小导管及末梢导管高度扩张而形成的囊肿为特征,同时伴有一些其他结构不良病变的疾病,多见于中年妇女。它与前者的区别在于该病增生、不典型增生共存,存在恶变的危险性,应视为癌前病变。除及时应用药物治疗外,还应定期复查,如有加重趋势,及早手术切除,防止癌变。因此,并不是所有乳腺增生性疾病都会恶变,对那些有癌变倾向的病变,及时地就诊是十分必要的,遵循医生的指导,正确治疗。
2016-07-15 23:56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你好,囊性增生病绝大部份可以用非手术治疗用乳罩托起乳房中药疏肝理气及调和等方法可缓解疼痛绝经前期疼痛明显时可在月经来潮前服用甲基睾丸素;亦可口服孕酮。在月经前服7~10天近年来应用维生素E治疗亦有缓解疼痛的作用对病灶局限于乳房一部份月经后仍有明显肿块者也可应用手术治疗。心理上的治疗非常重要,乳腺增生对人体的危害莫过于心理的损害,因缺乏对此病的正确认识,不良的心理因素过度紧张刺激忧虑悲伤,造成神经衰弱,会加重内分泌失调,促使增生症的加重,故应解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刺激。对心理承受差的人更应注意,少生气,保持情绪稳定,活泼开朗心情即有利增生早康复。
2016-07-16 00:03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乳腺小叶增生症的病人常在发病数月至1~2年后自行缓解,故一般无需治疗.平时可用胸罩托起乳房,口服小金丹或消遥散可缓解疼痛.由于2%~3%的病人有恶变的可能,故最好每3~6个月去医院检查彩超一次,以免耽误治疗.不要吃大豆蜂蜜蜂皇浆.40岁以上的乳腺增生患者应该每年去医院做一次专科检查,必要时做彩超,红外线乳透或钼靶照相检查.
2016-07-16 00:11
-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兰忠兵
重庆长航医院
二级甲等
泌尿外科
-
医生建议:你好,乳腺增生可以用粉红丝秀和乳增宁片治疗,治疗期间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和谐的性生活;避免人流,坚持哺乳,能防患于未然。
2016-07-16 0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