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和输液治疗后耳鸣好转但未愈,能自愈吗?
高压氧做了20次,掉水也20天了,耳朵听力好点了,但还是有耳鸣,之前耳鸣声音大,现在小点了它会自己好吗?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耳鸣经高压氧和输液治疗有改善但未完全消失,其能否自愈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病因、治疗效果、个体差异、后续护理以及是否存在基础疾病等。 1.病因:耳鸣的原因众多,常见的如耳部疾病(中耳炎、耳硬化症等)、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精神心理因素(焦虑、抑郁等)。不同病因导致的耳鸣,自愈可能性不同。 2.治疗效果:之前的治疗虽有成效,但可能尚未完全消除病因。若病因持续存在,自愈较难。 3.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身体恢复能力不同。有些人的自愈能力较强,可能逐渐恢复;而有些人则较难自愈。 4.后续护理:治疗后的生活习惯很重要。避免噪音环境、保证充足睡眠、减轻精神压力等,有助于促进恢复。 5.基础疾病:若患者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可能影响耳鸣的自愈。 综上所述,耳鸣在经过一定治疗后仍未完全消失时,是否能自愈难以确切判断。建议继续观察,如有必要,及时复诊,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调理。
2024-10-22 16:5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突发性耳聋又称特发性暴聋,是指听力突然减退,1—2日即可达到耳聋最高峰乃至全聋。大多数为单耳发病,多由全身或局部因素所引起的一种感觉神经性耳聋。少部分病人伴有头晕。[临床表现]1.耳聋:听力突然明显减退(多为单侧耳),大部分病人伴有耳鸣,部分病人有耳内发闷、胀满及阻塞感。1.发病原因:多数病人无明显发病原因,不少是发生在睡眠当中,于起床时自感耳鸣、耳聋乙一些病人有较明显的劳累、情绪过于激动、精神紧张及感冒病史,这些可能与发病有一定关系。3.眩晕:有一少部分病人有耳聋同时伴有眩晕,自觉有旋转撼,常伴恶心、呕吐,多于发病一周左右眩晕减轻,耳鸣、耳聋无好转,伴有眩晕者听力损失多敬重,也不容易恢复。[诊断]1.听力突然明显下降,似单侧耳聋多见,部分患者可伴眩晕,电测听检查为感音性耳聋。2.鉴别:单纯的突发性耳聋病较易诊断,由于症状突然发作,听力损失明显,多为单耳发病,故不容易与其它耳聋相混;但如果伴有眩晕的病人则应与很多病相鉴别,此时应及时到医院请专科医生检查,因为鉴别眩晕症状,需要借助于各类仪器,所以不是病人自己能够办到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如果听力下降不太明显,症状比较轻微的,可以在医生检查后,经压生同意,在家治疗;如若症状显著,耳聋严重,甚至伴有眩晕者,则需尽早住院治疗。1.西医药治疗:多采用静脉给药结合肌肉注射的疗法,也可选用血管扩张剂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同时配合维生素Bl、B12肌肉注射。或配以中药针剂,如川芎嚎、复方丹参注射液、当归注液等,滴注。2.中医药治疗(1)中医认为突发性耳聋多为气滞血淤;耳部经络被淤血所阻塞,清阳之气不能上达于耳窍,使得耳部的正常生理功能减退,从而发生丁耳鸣、耳聋等表现。洽法:活血祛淤,通络开窍。方法:柴胡6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赤芍lO克、路路通10克、菖蒲10克、生甘草6克。伴有眩晕加菊花10克、双勾藤10克、夏枯草6克。体质虚弱者加党参10克、炙黄芪10克。情绪易急躁者加白芍10各、灵磁石30克。(2)针灸治疗或做体外反搏治疗均有辅助作用。[预防与调养]1.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应在家安心静养,尤应避免接触噪声或过大的声音。保持家庭环境整洁,病人心情舒畅,才有利于疾病恢复。2,预防感冒,有一部分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可能与感冒有间接关系,故预防感冒则可减少一个发病因素。3.注意勿过度劳累,做到起居有时,饮食定量。本病多发于中年人,故中年人更应注意这一点。
2024-10-22 16:59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突发性耳聋又称特发性暴聋,是指听力突然减退,1~2日即可达到耳聋最高峰乃至全聋.大多数为单耳发病,多由全身或局部因素所引起的一种感觉神经性耳聋.少部分病人伴有头晕.[临床表现]1.耳聋:听力突然明显减退(多为单侧耳),大部分病人伴有耳鸣,部分病人有耳内发闷,胀满及阻塞感.2.发病原因:多数病人无明显发病原因,不少是发生在睡眠当中,于起床时自感耳鸣,耳聋.一些病人有较明显的劳累,情绪过于激动,精神紧张及感冒病史,这些可能与发病有一定关系.3.眩晕:有一少部分病人有耳聋同时伴有眩晕,自觉有旋转感,常伴恶心,呕吐,多于发病一周左右眩晕减轻,耳鸣,耳聋无好转,伴有眩晕者听力损失多较重,也不容易恢复.[诊断]1.听力突然明显下降,以单侧耳聋多见,部分患者可伴眩晕,电测听检查为感音性耳聋.2.鉴别:单纯的突发性耳聋病较易诊断,由于症状突然发作,听力损失明显,多为单耳发病,故不容易与其它耳聋相混;但如果伴有眩晕的病人则应与很多病相鉴别,此时应及时到医院请专科医生检查,因为鉴别眩晕症状,需要借助于各类仪器,所以不是病人自己能够办到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如果听力下降不太明显,症状比较轻微的,可以在医生检在后,经医生同意,在家治疗;如若症状显著,耳聋严重,甚至伴有眩晕者,则需尽早住院治疗.1.西医药治疗:多采用静脉给药结合肌肉注射的疗法,也可选用血管扩张剂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同时配合维生素B1,B2肌肉注射.或配以中药针剂,如川芎嗪,复方丹参注射液,当归注液等,滴注.2.中医药治疗(1)中医认为突发性耳聋多为气滞血淤,耳部经络被淤血所阻塞,清阳之气不能上达于耳窍,使得耳部的正常生理功能减退,从而发生了耳鸣,耳聋等表现.治法:活血祛淤,通络开窍.方法:柴胡6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路路通10克,菖蒲10克,生甘草6{克.伴有眩晕加菊花10克,双勾藤10克,夏枯草6克.体质虚弱者加党参10克,炙黄芪10克.情绪易急躁者加白芍10各,灵磁石30克.(2)针灸治疗或做体外反搏治疗均有辅助作用.
2024-10-22 16:5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医生建议:耳聋(别名:听力障碍英文:deaf)是指听觉系统中的传音、感音以及对声音的综合分析的各级神经中枢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而导致听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习惯称为耳聋。临床上分为以外耳和中耳病变引起的传导性聋,以内耳和听神经病变引起的神经性聋;
2024-10-22 16:59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突发性耳聋(以下简称突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又称暴聋.DeKlevn(1944年)首先描述此病,发病率逐年有所增加,1万人中约有10.7人发病,占耳鼻喉科初诊病例的2%.两耳发病占4%,其中一半两耳同时发病,也有报告高达17%者.性别,左右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随年龄增加发病率亦增加,患病时年龄在40或40岁以上者占3/4.其发病急,进展快,治疗效果直接与就诊时间有关,应视为耳科急诊,就诊时间以一周内为宜,十日后就诊效果不佳. 突聋病因不明,文献记载引起本病的原因共100多种,其中许多是罕见的.据Mattox(1977年)的意见,本病的原因顺序为病毒感染,血管疾病,内淋巴水肿,迷路膜破裂及上述诸因素的联合. (一)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引起本病的最常见的原因.病毒感染循下述主要途径. 1.血行感染病毒颗粒由血循环直接进入内耳血循环内,引起耳蜗循环障碍或内淋巴迷路炎. 2.经脑膜途径病毒由蛛网膜下腔经内听道底的筛板或经蜗小管侵入外淋巴间隙引起外淋巴迷路炎,故耳蜗症状出现于脑膜炎之后.带状疱疹病毒是引起外淋巴迷路炎的主要病原. 3.经圆窗途径病毒引起的非化脓性中耳炎,感染可经圆窗侵入内耳. (二)血管病变 血管病变在突聋发病机制中有重要意义.Wilson指出由于部分或全部耳蜗血管堵塞引起的突聋的发病率还不清楚,但少于病毒性迷路炎.也有人认为血管病变在突聋致病原因中占3/4.由于血管痉挛,栓塞,血栓形成,血管受压,血管内狭窄,出血,血液凝固性增高,动脉血压波动以及其他血管障碍,因缺氧而使螺旋器感觉结构发生变性.其中除血管痉挛者外,其他预后均差,常致永久性聋.耳蜗耐氧力很弱,缺氧60s后耳蜗微音电位和神经动作电位就消失,如血流被阻30min,虽血流恢复,但耳蜗电位却不能恢复.大崎胜一郎借助放大55倍的皮肤粘膜显微镜观察到突聋病例中存在血管内“淤塞”现象,认为这种现象可能造成内耳微循环障碍而导致突聋.其病理生理机制是病理性血管内红细胞凝聚→血液粘度增加→血流速度下降→缺氧→渗透性增加,组织水肿,血液浓缩,小血栓形成→组织损伤. (三)迷路膜破裂 迷路膜破裂系指内耳的圆窗或卵圆窗膜破裂合并蜗管膜破裂.由于膜破裂,引起突发性感觉神经性耳聋,眩晕和耳鸣等症状.因突然用力活动或经历气压剧变引起中耳气压骤变及颅压骤变.此压力的改变引起迷路膜破裂的机制可从两方面理解. 1.外爆途径 脑脊液压力增高,蜗小管和内听道的筛孔将此压力改变传递到外淋巴系统,其中蜗小管可能起主要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蜗小管内存在网状绒毛及屏障膜,使脑脊液与外淋巴间不能畅通无阻. 2.内爆途径 耳咽管一鼓室压力骤增,压力向内直接作用于圆窗,或通过听骨链作用于卵圆窗,穿破圆窗膜或卵圆窗环韧带,有相似的内迷路膜(基底膜及前庭膜)破裂的逆向连锁反应,导致突聋. (四)膜迷路积水 一些轻,中度突聋,不论有无眩晕,可能是梅尼埃病的不同类型.突聋亦可能是梅尼埃病最先出现的症状.患者中最后发展为梅尼埃病者占5%~6.6%.突聋速尿试验阳性者占27%(3/11人).速尿是一种快速利尿剂,应用后前庭水肿减退,可使前庭功能趋向正常.上述现象支持有些患者可能存在膜迷路积水.(一)一般治疗 患者尽可能住院治疗,卧床休息,限制水,盐摄入. (二)营养神经类药物 应及早使用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12,谷维素及能量合剂(ATP,辅酶A,细胞色素C)等药物. (三)血管扩张剂 主要用于血管病变引起的突聋.烟酸口服,肌注或静脉注射.1~2mg磷酸组胺加于生理盐水250ml或5%葡萄糖500ml中静滴(注意滴速及病人反应).也有用0.1%普鲁卡因250~500ml静脉滴注.冯照远等报告用罂粟碱60mg溶于10%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隔3~5日开始第2疗程,一般3疗程.他治疗28例,24例有效.因罂粟碱为平滑肌解痉剂,有血管扩张作用. (四)肝素 有人提出突聋常常伴发于血液凝固性过高.肝素具有抑制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抑制凝血酶的活性,并阻止血小板的凝集和破坏功能;尚有抗血管痉挛,减少血管渗透性等作用;其在体内可和组胺结合,限制组胺对细胞的破坏.小剂量肝素的应用已作为治疗突聋的常规用药.可作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剂量因人而异.一般深部肌内注射每次100mg,8h一次.静注每次50mg,每4~6h一次.严重者可用100~200mg加入5%葡萄糖10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24h总量不超过300mg,以延长并维持凝血时间于30min(Lee-White试管法)为准而调整剂量.但对有出血倾向,严重高血压及肝病患者慎用或忌用.双香豆素,双香豆素醋酸乙酯及丙酮苄羟双香豆素也有类似效果. (五)低分子右旋糖酐 可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红细胞凝集,改善毛细血管循环.可用10%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以后每隔6h滴注500ml,共滴注3天. (六)激素类药物 早期应用效果较佳,包括ACTH,强的松,强的松龙及地塞米松等.皮质激素对神经损害及病毒引起的蜗后聋有效.ACTH可使ATP分解为AMP,循环AMP可减少血小板凝集;ACTH尚有分解甘油三酯的作用.40u皮下注射,同时肝素10000u皮下注射,每周2或3次,共两周,可抑制或缓和血管炎. (七)泛影葡胺(Urografin) 泛影葡胺是一种水溶性含磺造影剂.其静脉注射时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因而也可能不透过血耳蜗屏障.它对突聋的治疗作用可能是其分子填塞了毛细血管壁上的缺损,恢复了被破坏的血耳蜗屏障,使Na+,K+,ATP酶恢复活性,从而重建耳蜗电位,使听力提高.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用泛影葡胺治疗突聋35例,方法是用60%的泛影葡胺作静脉注射或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作静脉点滴,第1~2天2ml,以后每2~3天根据听力及有无药物反应,可渐增2ml,最大剂量10ml,20天为一疗程,注射总量80~160ml.8例同时应用丹参注射液.显效17例,进步7例,11例无效.用药前必须作碘过敏试验.
2024-10-23 0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