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科
-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颅内感染,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细菌感染、身体抵抗力下降、颅脑损伤、血行感染、邻近组织感染蔓延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支持治疗等。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药。
2016-07-02 19:27
1.细菌感染:常见致病菌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可通过呼吸道等途径入侵中枢神经系统。
2.身体抵抗力下降:如长期营养不良、患有慢性疾病等,使身体抵御细菌的能力减弱。
3.颅脑损伤:颅脑外伤或手术,破坏了颅脑的屏障,细菌容易侵入。
4.血行感染: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细菌通过血液循环进入颅内。
5.邻近组织感染蔓延:中耳炎、鼻窦炎等邻近组织的感染,可扩散至脑膜引发炎症。
总之,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危害较大,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如发热、头痛、呕吐等,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尽早诊断和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是由各种细菌经不同传播途径所致的脑脊髓膜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简称化脑)。是严重的颅内感染,常与化脓性脑炎或脑脓肿同时存在。临床上表现为起病急骤,发热、头痛、呕吐、惊厥、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阳性,以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本病是婴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导致本病的病原菌种类与发病年龄有关,新生儿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脑炎多见;婴幼儿以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性脑炎多见;3岁以上患儿则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脑炎多见。本病多数起病急、病情重,易于出现惊风、昏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临床上习惯根据病原体及脑脊液改变分为化脓性和非化脓性。迄今对本病的诊治虽已有很大进展,但其病死率及神经系统后遗症仍然较多,因此在儿科临床工作中凡见到婴幼儿发热伴有意识状态改变、易激惹及外周循环不良者,均应注意除外本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