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治疗药物的选择需根据病情轻重,常见的有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外用药物等。 1.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能减轻瘙痒症状。 2.糖皮质激素:病情较重时可短期使用泼尼松等,能有效抗炎。 3.免疫抑制剂:像环孢素,适用于病情顽固、反复发作的患者。 4.抗生素:如有继发感染,可用莫匹罗星等控制感染。 5.外用药物:炉甘石洗剂能缓解瘙痒,糖皮质激素乳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有助于减轻炎症。 接触性皮炎的治疗药物选择需综合考虑病情、患者个体情况等因素。患者应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注意皮肤清洁和保湿。用药需遵医嘱,切勿自行用药。
2024-10-22 17:1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医生建议:你好,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999皮炎平)本品为复方制剂,每克含醋酸地塞米松0.75毫克,樟脑10毫克,薄荷脑10毫克。辅料为:硬脂酸、白凡士林、十八醇、甘油、十二烷基硫酸钠、羟苯乙酯、二甲基亚砜、纯化水等制成的。主要用于过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如局限性瘙痒症、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慢性湿疹等。适用于皮炎患者。皮肤外用。直接涂于患处,每日2~3次,病情较重或慢性炎症患者,每日5~8次或遵医嘱。
2024-10-22 17:1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医生建议:你好,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999皮炎平)本品为复方制剂,每克含醋酸地塞米松0.75毫克,樟脑10毫克,薄荷脑10毫克。辅料为:硬脂酸、白凡士林、十八醇、甘油、十二烷基硫酸钠、羟苯乙酯、二甲基亚砜、纯化水等制成的。主要用于过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如局限性瘙痒症、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慢性湿疹等。适用于皮炎患者。皮肤外用。直接涂于患处,每日2~3次,病情较重或慢性炎症患者,每日5~8次或遵医嘱
2024-10-22 17:10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自波
金水肤康皮肤专科门诊部
皮肤科
-
你好,接触性皮炎分为神经性和变态性,我曾经得过变态性,是“过敏”导致。强烈建议去比较好的皮肤病医院输液治疗,效果明显。“排毒灭菌综合疗法”,治疗皮炎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可以说是对付皮炎的一种新发现,新突破。传统治疗存在很多弊端,治疗对身体伤害大,容易反复发作。“排毒灭菌综合疗法”的推出,给众多皮炎患者解决了皮炎带来的烦恼,让患者恢复健康和自信!
2024-10-22 17:10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接触性皮炎的西医治疗方法首先应寻找病因,脱离接触,并积极对症处理.外用疗法:可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皮炎的治疗原则处理.但无论损害表现如何,均应设法先除去附着于皮肤或衣物上的致病物质.急性期:红肿明显时可选用炉甘石洗剂外搽,渗出多时可用1:20复方醋酸铝溶液,3%硼酸液或3%马齿笕煎液冷湿敷.若有大疱可将疱液抽出后再作湿敷.亚急性期:有少量渗出时可选用湿敷类和含皮质类固醇类糊剂或氧化锌油;无渗出时或慢性期可选用霜剂或软膏.有感染时应在外用药物中加入抗生素如新霉素,杆菌肽等治疗.内用疗法:一般用抗组胺药,有止痒,抗炎作用.中医治则为清热,凉血,祛风.除湿.方用龙胆泻肝阑蚧?呓舛咎兰蛹酢6灾刂⒎悍⑿圆±?啥唐诳诜?蚓猜鲎⑸淦ぶ世喙檀肌H绨橛屑谭⒏腥菊哂?佑孟嘤Φ目股?亍?br>发病期间应尽量避免外用刺激性药物,皮损急性时应用温和性药物.愈后应尽量避免再接触致病因素,以防复发.接触性皮炎的中医治疗方法1.风热壅盛症状:突然发病,在接触部位可见浅红斑或鲜红斑,可见密集红色丘疹,局部灼热,剧烈瘙痒,或皮疹发生在头面部,上肢等处.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或浮数.作用:疏风清热,解毒凉血药方:疏风清热饮以牛蒡子,蝉衣,白蒺藜,生地,丹参,赤芍,黄芩,栀子,连翘,甘草.发于颜面者,加菊花,白芷;上肢者,加桑枝,鸡血藤;下肢者,加黄柏,牛膝;躯干部,加龙胆草,生石膏;毒热甚,疹色鲜红者,加野菊花,蒲公英,牡丹皮.2.毒热夹湿症状:发病急,皮损鲜红,为明显水肿性红斑,丘疱疹,水疱或大疱,疱壁破后可见糜烂,渗出,结痂;颜面,阴器亦见虚肿如镜;自觉瘙痒或灼热刺痛.可伴发热,恶心,头痛等症,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作用:清热解毒,祛湿止痒.药方:化斑解毒汤加减以生石膏,连翘,牛蒡子,黄连,知母,牡丹皮,白鲜皮,苦参,泽泻,生地,赤芍,野菊花,地肤子.热重者,加黄芩,黄柏,紫花地丁;水肿或渗液多者,加薏苡仁,防已,木通.忌用升发之药,如升麻,柴胡等,以免升阳助火,风火相煽致病加重.3.风盛血燥症状:长期接触刺激性物质或治疗不当,皮疹反复发作,致皮损呈肥厚,干燥,甚则苔藓样改变,剧痒.舌红少苔,脉弦数.作用:清热祛风,滋阴润燥.药方:消风散加减以当归,生地,防风,蝉衣,胡麻仁,牛蒡子,知母,元参,生石膏,僵蚕,丹参,甘草.发于四肢者,加鸡血藤,牛膝;瘙痒甚者,加白蒺藜,乌蛇肉.在全身治疗的同时,配合冷喷等美容疗法,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2024-10-23 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