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眼病。治疗沙眼通常包括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药膏、注意眼部卫生、改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等。饮食方面,要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1.药物治疗:可使用利福平滴眼液、磺胺醋酰钠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等抗生素药物,抑制沙眼衣原体的生长繁殖。使用时需遵医嘱,注意药物可能的不良反应。 2.眼部清洁:经常用生理盐水清洗眼部,去除分泌物,保持眼部清洁。 3.生活习惯:避免用手揉眼,勤洗手,毛巾定期消毒,不与他人共用毛巾。 4.增强免疫:适当锻炼,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 5.饮食调理: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胡萝卜、菠菜、橙子等,补充维生素 A、C 等营养物质。 总之,沙眼患者应积极治疗,注意眼部卫生和生活习惯,同时合理饮食,促进病情恢复。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眼科就诊。
2024-10-22 16:5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自磺胺及抗生素应用后,沙眼治疗上有了显著进行.实验研究证明,利福平,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红霉素,磺胺及氯霉素等对沙眼衣原体有抑制作用. 1.局部用药0.1%利福平或0.5%金霉素或四环素眼药水每日滴眼3~6次,效果较好.但此类药物水溶后,数周即逐渐失效,需重新配制.若制成眼药膏或混悬液可保存较久.10%~30%磺胺醋酰钠和0.25%~0.5%氯霉素眼药水易于保存,效果亦佳.前述各药一般需持续用药1~3个月.亦可行间歇疗法即用药3~5日后,停药2~4周,再行用药,效果亦佳,易于坚持,对于大部分结瘢而仍有残余乳头增生“小岛”者,可以硫酸铜笔腐蚀,促进结瘢. 2.全身治疗急性期或严重的沙眼,除局部滴用药物外,成人可口服磺胺制剂等.连续服用7~10天为一疗程,停药1周,可再服用.需2~4个疗程,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3.手术治疗乳头增生严重的,可行药物摩擦,以棉签或海螵蛸棒蘸蛸棒蘸磺胺或四环素,摩擦睑结膜及穹隆结膜.滤泡多者行压榨术,局麻下以轮状镊子挤破滤泡,排出其内容,同时合并药物治疗,促进痊愈.对消眼的后遗症如少数倒睫可行电解术,睑内翻倒睫者,需作手术矫正.
2024-10-22 16:5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自磺胺及抗生素应用后,沙眼治疗上有了显著进展。实验研究证明,利福平、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红霉素、磺胺及氯霉素等对沙眼衣原体有抑制作用。1.局部用药0.1%利福平或0.5%金霉素或四环素眼药水每日滴眼3~6次,效果较好。但此类药物水溶后,数周即逐渐失效,需重新配制。若制成眼药膏或混悬液可保存较久。10%~30%磺胺醋酰钠和0.25%~0.5%氯霉素眼药水易于保存,效果亦佳。前述各药一般需持续用药1~3个月。亦可行间歇疗法即用药3~5日后,停药2~4周,再行用药,效果亦佳,易于坚持,对于大部分结瘢而仍有残余乳头增生“小岛”者,可以硫酸铜笔腐蚀,促进结瘢。2.全身治疗急性期或严重的沙眼,除局部滴用药物外,成人可口服磺胺制剂等。连续服用7~10天为一疗程,停药1周,可再服用。需2~4个疗程,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3.手术治疗乳头增生严重的,可行药物摩擦,以棉签或海螵蛸棒蘸蛸棒蘸磺胺或四环素,摩擦睑结膜及穹隆结膜。滤泡多者行压榨术,局麻下以轮状镊子挤破滤泡,排出其内容,同时合并药物治疗,促进痊愈。对消眼的后遗症如少数倒睫可行电解术,睑内翻倒睫者,需作手术矫正。
2024-10-22 16:54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医生建议:你好,建议可以使用氯霉素滴眼液,本品可用于结膜炎、沙眼、角膜炎和眼睑缘炎。需要注意的是本品虽是局部用药,但因氯霉素具有严重的骨髓抑制作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后亦可能引致新生儿和哺乳婴儿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宜慎用。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2024-10-22 16:54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1。西医药治疗(1)点0.1%利福平或0.1%酞丁安的生理盐水混悬液或0.5%金霉素或新霉素眼药水,电可点0.25%的氯霉素眼药水、10%~30%磺胺醋酰钠眼药水,每日3~6次,每次1~2滴。晚上涂抗生素眼膏。(2)口服碘胺制剂、螺旋霉素、新霉素、四环素及强力霉素等均可收效。需与局部点药配合。(3)后遗症及并发症参见有关病治疗。2。中医药治疗:本病相当于中医的椒疮和粟疮范畴。本病配合中医药治疗,特别在急性亚急性期,可收良效。(1)风热偏盛:眼内痒涩,迎风泪出,睑内细小颗粒丛生。治法:散风清热。方药:见麦粒肿内容。(2)脾胃热盛:涩痒痛重,眵泪多而胶黏,羞明难睁,睑内红赤,脉络模糊,颗粒大,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治法:清脾胃,祛风邪。方药:广陈皮、防风、元明粉、荆芥、桔梗、大黄各10克,连翘、知母、黄芩、元参、生地各12克,黄连6克。(3)血热壅盛:眼刺痒灼痛,碜涩羞明,眵泪黏胶,睑内颗粒累累,连而成片,色红赤,甚则黑睛赤膜下垂。可兼心烦口干,舌红,脉数。治法:凉血散淤清热。方药:大黄、红花、白芷、防风各10克,当归、栀子仁、黄芩、赤芍、生地、连翘各12克,生甘草6克。町酌加丹皮。
2024-10-23 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