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退休后手拿东西时一直轻微抖动,可能是生理性因素,也可能与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甲状腺功能亢进、小脑病变等病理性因素有关。 1.生理性因素:在情绪紧张、过度疲劳或饮用大量咖啡、浓茶后,可能出现手部轻微抖动。一般通过休息、调整情绪、减少刺激性饮品摄入可缓解。 2.帕金森病:这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除手抖外,还常有动作迟缓、肌肉僵硬等症状。治疗常使用左旋多巴、普拉克索、司来吉兰等药物。 3.特发性震颤:多有家族史,表现为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可选用普萘洛尔、扑米酮等药物治疗。 4.甲状腺功能亢进: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常有手抖、多汗、心慌等症状。治疗药物包括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 5.小脑病变:如小脑梗死、肿瘤等,可影响平衡和协调功能,导致手抖。需针对病因治疗,如手术、溶栓等。 出现手拿东西轻微抖动,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劳累和精神紧张。
2024-10-22 15:5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手抖在中、老年人中常见。两只手抖个不停,吃饭、写字都受到严重影响,令人非常苦恼。医学上将这种抖动称为震颤。震颤虽然表现为手的抖动,但病根多在大恼,因某种疾病使大恼负责运动协调功能的区域受到损害从而引起震颤。据医学研究发现,食用蚕豆、咖啡,可有效地控制震颤。可以适当多吃这两种食物。
2024-10-22 15:5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手抖,医学上称为震颤。它仅是一个症状,是指身体的一部分或全部表现为不随意的有节律性的颤动,临床上的病因有帕金森综合征,肝豆状核变性,肝性脑病,小脑、脑干病变,脑动脉硬化,脑缺血,药物中毒,痴呆等。应该及时找神经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和新陈代谢科医生做适当检查,明确病因,正确治疗。
2024-10-22 15:54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医生建议:手抖,医学上称为震颤。它仅是一个症状,是指身体的一部分或全部表现为不随意的有节律性的颤动,临床上的病因有帕金森综合征,应该及时找神经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和新陈代谢科医生做适当检查,明确病因,正确治疗就可以了。
2024-10-22 15:54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病,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不用担心。其次,手抖得厉害有很大程度上是心理作用的原因,是自己想得太多了手抖分为生理性手抖和病理性手抖。生理性手抖动的幅度小而速度快,多在静止时出现,是一种细小的、快速的、无规律的抖动。生理性手抖常在精神紧张、恐惧、.情绪激动、剧痛及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出现,一旦引起手抖的上述原因消除,手抖也随之消失。病理性手抖,医学上称“震颤”;是指手不随意的颤动,常为永久性的。主要分为静止性手抖和运动性手抖两种类型。其中静止性手抖是肌肉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即安静的状态下出现的手抖。这种手抖在睡觉时就可消失,手抖速度为4—6次/秒,比较有规律,典型的疾病如帕金森综合征。运动性手抖是只在运动时出现手抖,运动接近目标时抖动加重。如医生给病人做指鼻试验时,要病人伸直前臂;再用食指指自己的鼻尖;食指尖越接近鼻尖,手的抖动就越明显。运动性手抖无规律,抖动幅度大,受情绪影响而增强,常见于脑神经和上肢神经的病变。临床上引起病理性手抖的常见病有:上肢神经疾病与损伤、脑组织疾病和药物中毒性手抖。
2024-10-23 00:17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退休丈夫综合征? 刚退休的丈夫往往会情绪紧张头疼、抑郁。这些丈夫本来与妻子每天见面几个小时。一朝退休后,夫妻24小时朝夕相处,各种问题接踵而来。这种现象称为退休丈夫综合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