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常由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免疫反应等引起。治疗药物包括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黏液促排剂、减充血剂等。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1.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罗红霉素等,用于控制感染。 2.糖皮质激素:例如泼尼松,能减轻炎症反应。 3.黏液促排剂:像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可促进中耳积液排出。 4.减充血剂:如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有助于改善咽鼓管功能。 5.抗组胺药:氯雷他定能缓解过敏引起的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耳部进水,预防感冒。
2024-10-22 16:4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常见的治疗有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鼓室置管术、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咽鼓管吹张。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如腺样体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手术。鼻息肉摘除术等。扁桃体特别肥大。且与分泌性中耳炎复发有关者。应作扁桃体摘除术。抗生素或其他合成抗菌药急性期可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口服。作短期治疗。
2024-10-23 0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