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发黄等多种症状是何原因,如何改善?
我面色发黄发暗,食欲不振浑身乏力,大便不成形细一天几次,头发稀少白发多,睡眠也不好,月经量少,舌苔发白口腔有溃疡。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面色发黄发暗、食欲不振、浑身乏力、头发稀少白发多、睡眠不好、月经量少、舌苔发白且有口腔溃疡,可能是由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精神压力大等多种因素引起。 1.脾胃虚弱:脾胃功能不佳,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导致营养供应不足。可表现为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等。常用药物如参苓白术散、健脾丸、香砂养胃丸。 2.气血不足:气血亏虚,不能滋养身体,出现面色不佳、头发问题、月经量少等。可选用八珍益母丸、归脾丸、乌鸡白凤丸等。 3.内分泌失调: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需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就医检查激素水平。 4.营养不良:饮食不均衡,缺乏某些重要的营养素,影响身体机能。要保证饮食多样化,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5.精神压力大: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影响睡眠和身体的正常功能。需学会放松,如适当运动、听音乐等。 出现上述多种症状,建议及时调整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饮食规律。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查明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4-10-22 16:1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脾虚浮肿:浮肿日久,腰下为甚,凹陷不易恢复,兼纳少便溏,面色无华,四肢倦怠,小便短少.应用实脾饮加减.你好;中医脾虚证是指中医所称之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证,其病情虽较繁杂,但就笔者长期的临床观察,主要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等,我在治疗方面积累了点滴经验,现略述如下:脾虚呕吐证见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治宜健脾和胃止呕,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脾虚泄泻证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治宜健脾渗湿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化裁.脾虚水肿证见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脾虚水肿由脾虚水停,泛溢肌肤所致,治宜温脾利水消肿,方选实脾饮加减.脾虚出血证见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脾虚出血乃脾气虚弱,血失统摄为罹,治宜健脾益气摄血,方选归脾汤加减你好,建议口服归脾丸治疗脾胃是人体纳运食物及化生气血最重要的脏腑,对脾胃病患者来说,食疗亦不可缺少,但必须根据病人平素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来选择饮食,即所谓“辨证施食”,若平素脾胃虚寒的人,或寒证的胃痛,腹痛,泄泻等,应多食性味辛热的葱,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虚弱的人,宜食用红枣,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肉等.若胃热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若气机阻滞的病人,宜多食萝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调料.药点?药饭名词解释:药点,药饭是将谷物与某些食物和药物一起制作成饭,糕,饼,包子,馒头等主食或点心,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方1,橘红糕:鲜橘皮10克,打碎成细粒后用糖浸渍,再和入面粉制成糕点.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痰多.●方2,豆蔻馒头:白豆蔻粉6克,撒入适量的面粉内,再蒸煮成馒头,适用于腹胀,食欲不振.●方3,红枣益脾糕:红枣30克,白术10克,干姜1克,鸡内金10克.先煮熬取汁,再将汁与面粉500克及适量的糖制成糕,适用于胃呆纳减,大便溏薄.●方4,山药饭:山药,莲肉,米仁,扁豆各30克,洗净切碎,莲肉去皮,芯后煮烂,再与粳米一起煮饭,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方5,八仙糕:黄芪,白术,山药,山楂,茯苓,陈皮,湘莲末,党参各5克.先将上述药物煎煮取汁,再与适当粳米粉,糯米粉,白糖一起蒸成糕.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方6,砂仁藕粉:砂仁5克,三七2克,藕粉30克,白糖适量,将砂仁,三七研为细末,拌匀即成.适用于胃胀痛,呕吐纳呆.●方7,麻仁玉米糕:火麻仁,芝麻各30克,玉米粉,红糖适量,将火麻仁研末,芝麻洗净,放入玉米粉拌匀,再加入红糖用水和面做成糕.适用于脾虚名血亏损引起的便秘.●方8,姜糖山芋:山芋500克,生姜2片,蜂蜜适量同煮.适用于肠燥便秘
2024-10-22 16:19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作语 主治医师
北京国医堂中医院
二级甲等
中医科
-
脾虚者宜吃以下食品。粳米性平,味甘,有补脾益气之功。《食鉴本草》即有记载:“粳米,皆能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为第一。”《本草经疏》亦云:“粳米即人所常食米,为五谷之长,人相赖以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无毒,虽专主脾胃,而五脏生气,血脉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肤,因之而强健。”可以说凡虚弱之人,粳米皆宜,尤脾虚之人,最宜食之。糯米性温,味甘,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脾虚者宜用之煮粥服食。唐·孙思邈说:“糯米,脾病宜食,益气止泄。”所谓脾病,乃指脾虚为病之义。《本经逢原》说得好:“糯米,益气补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黏滞。若作糕饼,性难运化,病人莫食。”锅巴又称锅焦。性平。《本草纲目拾遗》中说它“补气,运脾,消食,止泄泻”。凡脾虚不运、饮食不香,或食不消化,或脾虚久泻者最宜食用。古方中亦常用之,如小儿常用健脾消食的“锅焦丸”,治老人脾泄的“玉露霜”。《梁侯瀛集验良方》中用以治疗“老幼脾虚久泻不愈”就是用锅巴同莲子肉为末加白糖调服,颇有效果。西国米又称西谷米,西米。白净滑糯,营养丰富。性温,味甘,能温中补脾,凡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食之颇宜。《柑园小识》记载:“西谷米健脾运胃,久病虚乏者,煮粥食最宜。”番薯俗称甘薯、山芋、红薯。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纲目拾遗》认为番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薏苡仁俗称苡仁米、六谷米。有补脾健胃的作用。明·李时珍说它“能健脾益胃”。《本草经疏》也有“味甘能入脾补脾”的记载。脾虚者宜用苡仁米同粳米煮粥服食,相得益彰。饭豇豆性平,味甘,能健补脾胃,对脾胃虚弱、食少便泻,或妇女脾虚带下者,食之最宜。《滇南本草》中即有“治脾土虚弱,开胃健脾”的记载。明·李时珍还说它能“理中益气,补肾健胃,和五脏,调营卫,生精髓”。除通常炒食外,还可同粳米煮饭或煮粥食用。白扁豆性平,味甘,能补脾胃虚弱。《本草纲目》中说:“白扁豆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泄泻,暖脾胃。”《本草求真》还解释道:“扁豆如何补脾?盖脾喜甘,扁豆得味之甘,故能于脾而有益也。”《会约医镜》认为:扁豆“炒用健脾止泻”。对于脾虚呕逆,食少久泄、小儿脾虚疳积、妇女脾虚带下者,最宜食之。或炒熟食用,或用白扁豆煮粥服食,均有裨益
2024-10-22 16:1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医生建议:你好,我建议可以服用归脾丸本品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另外,平时要多吃具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物,规律饮食,少吃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多锻炼。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一次1丸,一日3次。注意事项1.忌不易消化食物。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祝早日康复
2024-10-22 16:19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1,脾气虚: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体虚弱. 2,脾阳虚: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3,中气下陷:中气亦指脾气.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荣养其他脏腑,若脾虚中气下陷,可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4,脾不统血: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 西医认为,脾虚的原因例如中老年,牙齿松动,脱落,味觉减退;胃肠道平滑肌开始萎缩,弹性减低,蠕动变慢,食物在胃肠道中行进(消化)速度减慢,易于滞留;同时,胃肠道内的表面的枯膜逐渐变薄,消化腺也逐渐萎缩,消化液分泌减少,对食物的分解能力降低.由于这些生理的变化,就造成了中老年人的脾胃逐渐衰弱,消化功能下降,从而发生了上述的种种不适.脾虚呕吐 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 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 健脾和胃止呕.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脾虚泄泻 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 健脾渗湿止泻 参苓白术散化裁. 脾虚水肿 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 脾虚水肿由脾虚水停,泛溢肌肤所致. 温脾利水消肿. 实脾饮加减. 脾虚出血 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脾虚出血乃脾气虚弱,血失统摄为罹. 健脾益气摄血. 归脾汤加减. 脾虚带下 带下绵绵,量多色淡黄或色白如涕唾,无臭,并且面色淡黄,精神疲倦,不思饮食,腰酸腹坠,或下肢浮肿,便溏等. 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运化无能,聚湿下注,伤及任,带二脉而致. 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完带汤,或用白扁豆20克,向日葵瓤25克,水煎服. 脾虚经闭 经闭,常兼见饮食不振,痞满,大便不实等症. 多因脾胃虚弱,健运失职,复为饮食所伤,饮食日见减少,导致生化之源不足,无血下达冲任胞宫而致经闭. 补脾胃,养气血. 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 脾虚多涎 神疲,面色萎黄,涎多清稀. 《证治准绳·幼科》:“小儿多涎,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 补益脾气 补中益气汤加减. 脾虚生风 以手足微搐,肢冷,昏睡露睛,口鼻气微主证. 脾虚引动内风,多由吐泻或药,食损脾所致.《张氏医通·诸风门》:“若体倦神昏不语,脉迟缓,四肢欠温者,脾虚生风也.” 补脾祛风. 六君子汤加蝎尾,炮姜,肉桂,或归脾汤加羌活,钩藤. 脾虚如球 目之上下眼胞肿胀,虚起如球,无赤痛,喜按. 因脾虚挟湿或气血不足,虚火壅于气分所致.眼部五轮理论:脾属土曰肉轮,为上下胞睑,脾在此指胞睑. 以补脾益气为主,辅以祛邪之药. 神效黄芪汤或补中益气汤加减.脾虚证的宜忌食物 宜食食物:具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籼米,锅巴(焦锅),薏米,熟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牛肉,鸡肉,兔肉,牛肚,猪肚,桂鱼,葡萄,红枣,胡萝卜,马铃薯,香菇等. 忌食食物: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如苦瓜,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苋菜,茭白,莴笋,金针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绿豆,豆腐,莜麦等. 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如鸭肉,猪肉,甲鱼肉,牡蛎肉,牛奶,芝麻等. 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如荞麦;山楂,萝卜,香菜等. 食疗 脾胃是人体纳运食物及化生气血最重要的脏腑,对脾胃病患者来说,食疗亦不可缺少,但必须根据病人平素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来选择饮食,即所谓“辨证施食”,若平素脾胃虚寒的人,或寒证的胃痛,腹痛,泄泻等,应多食性味辛热的葱,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虚弱的人,宜食用红枣,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肉等.若胃热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若气机阻滞的病人,宜多食萝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调料,兹将与脾胃病有关者,择要叙述. 一药点药饭 药点,药饭是将谷物与某些食物和药物一起制作成饭,糕,饼,包子,馒头等主食或点心,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方1,橘红糕:鲜橘皮10克,打碎成细粒后用糖浸渍,再和入面粉制成糕点.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痰多. 方2,豆蔻馒头:白豆蔻粉6克,撒入适量的面粉内,再蒸煮成馒头,适用于腹胀,食欲不振. 方3,红枣益脾糕:红枣30克,白术10克,干姜1克,鸡内金10克.先煮熬取汁,再将汁与面粉500克及适量的糖制成糕,适用于胃呆纳减,大便溏薄. 方4,山药饭:山药,莲肉,米仁,扁豆各30克,洗净切碎,莲肉去皮,芯后煮烂,再与粳米一起煮饭,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 方5,八仙糕:黄芪,白术,山药,山楂,茯苓,陈皮,湘莲末,党参各5克.先将上述药物煎煮取汁,再与适当粳米粉,糯米粉,白糖一起蒸成糕.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 方6,砂仁藕粉:砂仁5克,三七2克,藕粉30克,白糖适量,将砂仁,三七研为细末,拌匀即成.适用于胃胀痛,呕吐纳呆. 方7,麻仁玉米糕:火麻仁,芝麻各30克,玉米粉,红糖适量,将火麻仁研末,芝麻洗净,放入玉米粉拌匀,再加入红糖用水和面做成糕.适用于脾虚名血亏损引起的便秘. 方8,姜糖山芋:山芋500克,生姜2片,蜂蜜适量同煮.适用于肠燥便秘. 二补脾的食谱 马铃薯(洋芋,土豆,山药蛋)味甘,性平.作用:补气,健脾.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芽的马铃薯芽与皮有毒,忌食. 红薯(甘薯,地瓜,番薯)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香菇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发物,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忌食.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作用: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 栗子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作用: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气滞腹胀者忌食. 红枣(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益脾胃,养血安神.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疲乏无力.气滞,湿热和便秘者忌食. 鸡肉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中益气,补精添髓.宜于脾胃虚弱,疲乏,纳食不香,慢性泄泻.实证,热证,疮疡和痘疹后忌食. 兔肉味甘,性凉.作用:补中益气,凉血解毒.宜于脾虚食少,血热便血,胃热呕吐反胃,肠燥便秘.虚寒,泄泻者忌食. 猪肚(猪胃)味甘,性温.作用:补益脾胃.宜于虚弱,泄泻,近代用于胃下垂和消化性溃疡. 牛肚(牛百叶)味甘,性温.作用:益脾胃,补五脏.宜于病后气虚,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羊肚(羊胃)味甘,性温.作用:补虚弱,益脾胃.宜于形体瘦弱,脾胃虚寒. 牛肉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中气下陷,慢性泄泻. 桂鱼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血.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虚寒证,寒湿证忌食. 泥鳅味甘,性平,归脾,肺经.作用:补中益气,利水祛湿.宜于中气不足,泄泻,脱肛. 粳米(大米,硬米)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宜于中气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呕吐,泄泻. 籼米味甘,性温,归肺,脾,心经.作用:补脾胃,养五脏.宜于脾虚湿盛腹泻.热证,湿热证,阴虚证忌食. 糯米(江米)味甘,性温,归脾,胃,肺经.作用,补中益气,补肺敛汗.宜于脾虚腹泻,近代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粘滞难化,食积证,气滞证,湿证,脾虚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食. 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作用,健脾化湿,清暑和中.宜于脾虚湿盛,食少便稀,暑湿吐泻.气滞腹胀者忌食. 豇豆味甘,性平,归脾,肾经.作用:健脾,补肾.宜于脾胃虚弱,腹泻,呕吐.气滞证和便秘者忌食. 蜂蜜味甘,性平,归脾,肺,大肠经.作用:补脾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宜于脾胃虚弱胃痛,津亏肠燥便秘,近代用于消化性溃疡.湿证,湿热证,胃胀腹胀,呕吐,便稀者忌食;不宜与葱,莴苣同食.
2024-10-23 0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