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胆囊炎是胆囊发生的炎症性疾病,其发病与胆囊结石、细菌感染、胆囊管梗阻、胆汁淤积、化学刺激等因素有关。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 胆囊结石:若结石较小且无症状,可先观察。若引起症状,可能需手术取石或切除胆囊。 2. 细菌感染:多由大肠杆菌等引起,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等抗感染治疗。 3. 胆囊管梗阻:可由结石、肿瘤等导致,严重时需手术解除梗阻。 4. 胆汁淤积:可通过利胆药物如熊去氧胆酸促进胆汁排泄。 5. 化学刺激:减少油腻、辛辣食物摄入,避免刺激胆囊。 胆囊炎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同时,注意饮食清淡,规律作息,定期复查。
2024-10-22 15:5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胆囊炎分急性及慢性两种.急性胆囊炎指胆囊管阻塞后胆汁或胰液等化学刺激和细菌,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胆囊的急性炎症.慢性胆囊炎是由于长期的慢性炎症及反复的急性发作,使胆囊纤维化萎缩或增生肥厚,囊腔缩小,功能丧失,70%是由胆囊结石引起,少数为慢性非胆石性胆囊炎如胆囊运动障碍,感染,胰液反流等所致,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也可慢性起病.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给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忌油腻食物,严重者禁食,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利胆舒胆通,消炎利胆片或清肝利胆口服液口服,发作缓解后方可应用.外科治疗发生坏死,化脓,穿孔,嵌顿结石者,应及时外科手术治疗,行胆囊切除或胆囊造瘘.
2024-10-22 15:5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亦不明显.你的情况应该是胆囊炎的.建议积极做B超检查来确定.胆囊炎偏方一则肝胆气滞,湿热蕴结.疏肝利胆,理气除湿.疏肝利胆汤.柴胡,白芍,枳壳,木香,元胡,川楝子,茵陈,大黄(后下),金钱草,麦芽,甘草.水煎服,每日2剂,日服2次
2024-10-22 15:55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医生建议:您好,可以使用茴三硫片治疗,它可以忌食生冷、粗糙、坚硬、肥腻、煎炸、腌制、过酸、过咸、过甜的食物。少食辛辣、热性的食物,清淡饮食,心情保持愉快。希望我的建议可以帮到您,祝身体健康!
2024-10-22 15:55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胆囊炎日常饮食应注意什么(1)胆囊炎在急性发作期,忌食油炸、煎的食物,忌食蛋类、肉汤及饮酒;进食应限于低脂肪、低蛋白、少量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随着病症的消退可逐渐加入少量脂肪及蛋白食物,如瘦肉、鱼、蛋、奶和水果及鲜菜等。(2)慢性胆囊炎患者,平日进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应进大量饮料(1500~2000ml),以稀释胆汁。每2~3小时进食1次,以刺激胆汁分泌。吃易消化的蛋白质,每天50g。勿吃动物脑、肾、蛋黄、油炸食物、辛辣品。(3)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在饮食规律方面,宜定时定量,少吃多餐,不宜过饱。在饮食结构上,严格控制脂肪和含胆固醇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因为胆结石形成与体内胆固醇过高和代谢障碍有一定关系。不可饮酒和进食辛辣食物,宜多吃萝卜、青菜、豆类、豆浆等副食。萝卜有利胆作用,并能帮助脂肪的消化吸收;青菜含大量维生素、纤维素;豆类含丰富的植物蛋白。此外,还应补充一些水果、果汁等,以弥补炎症造成的津液和维生素的损失。(4)胆囊炎、胆石症患者一般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肥肉,油炸食品,含油脂多的干果、子仁类食物及蛋黄,动物脑、肝、肾及鱼子等食品均宜严格控制。平时饮食亦应进易消化、少渣滓食物以避免产生气体。一切酒类、刺激性食物、浓烈的调味品均可促进胆囊收缩,使胆道括约肌不能及时松弛,造成胆汁流出,从而使胆囊炎急性发作,所以均应避免。急性发作时宜予低脂、易消化半流食或流食;重者应予禁食、胃肠减压及静脉补液。胆囊炎好发于中年人胆囊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一般多发生在中年人。从医学理论上讲,胆囊炎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但是实际上大多数为慢性,开始几次发病症状很轻,疼痛不太厉害,常被误认为胃病而不被引起注意,随后病变逐渐严重,在某些诱因作用下,突然表现为急性发作,上腹部靠右边剧烈地绞痛,不敢直腰,只好用手保护腹部,不敢碰,甚至疼得在地上打滚和喊叫。胆囊炎为何多发生在中年人呢?这得从胆囊炎的发病原因说起。胆囊就是普通所说的苦胆,形状像梨,它是贮存和浓缩胆汁的脏器。人们在吃进食物以后,通过神经反射,使胆囊收缩,把胆汁通过胆道流入十二指肠,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如果身体过于肥胖,或是有代谢紊乱、神经内分泌调节障碍、胆结石等,胆汁就不容易从胆囊流出而滞留在胆囊里,胆汁里的水分逐渐被吸收,使胆盐浓度增高,而胆盐会刺激胆囊黏膜发炎。开始还是无菌的,随后细菌乘机侵入,便由无菌性胆囊炎开始转变为感染性胆囊炎。有一些40岁以上的中年人,由于工作环境、生活方式的变动,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调节和代谢障碍,影响胆囊的正常收缩和舒张,使胆汁的排泄不通畅,特别是逐渐发胖的中年人,由于脂肪代谢紊乱,更容易刺激胆囊强烈收缩。如果同时有感染、消化不良、结石形成就更容易诱发胆囊炎发作了。绝经期前的中年妇女,因为内分泌改变的关系,常常影响胆汁的分泌和调节,所以得胆囊炎的机会要比同年龄的男子更多一些。防治胆囊炎的办法主要有:1.要经常做一些体力活动,使全身代谢活跃起来,特别是脑力劳动和上班老是坐着不动的中年人,更要有意识地多做体力劳动,防止过度的肥胖,因为肥胖是胆囊炎或胆结石的重要诱因。2.要讲究饮食卫生,切忌暴饮暴食,适当节制脂肪食物。因为吃带脂肪的食物以后,会反射性地使胆囊收缩,一旦收缩过于强烈便导致胆绞痛的急性发作。3.秋凉以后要注意保暖,尤其是睡觉时要盖好被,防止腹部受凉,因为肚子受凉以后会刺激迷走神经,使胆囊强烈收缩。4.已经证明有胆结石或者肠寄生虫病的人,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胆囊发炎。5.如果发作比较频繁,症状比较重,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用利胆药等保守疗法又不见效,就应该考虑用手术治疗。胆囊炎的保健一.我国胆囊炎、胆石症的主要病因与肠道寄生虫病及肠道感染有关。蛔虫能上窜钻入胆道,引起胆道发炎。蛔虫残体及蛔虫卵可成为“核心”而形成结石。肠道感染可逆行而导致胆道感染、胆囊发炎。防治这两类疾病可明显降低本病的发病率。二.情志失调,肝胆失于疏泄可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而发病。保持情绪乐观、心胸开朗是预防本病及减少复发的重要一环。三.注意饮食卫生,酌情饮用矿泉水或磁化水。矿泉水以含有硫酸镁、硫酸钠、重碳酸钠的为佳,饮用后能使胆囊收缩,促使胆汁排出。平时应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在1500毫升以上。饮食要有节制,避免暴饮暴食。严格控制脂肪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脑、内脏、鱼卵、蛋黄等。饮食宜多用高碳水化合物、低脂、多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吃萝卜、青菜、豆类等副食,多食新鲜水果,少吃辛辣、油炸食品,应戒酒,不吃生冷不洁食物。四.对久坐的人应强调进行户外活动,可选择做操、跑步、散步、太极拳、气功等锻炼。提倡腹式呼吸,能对胆胰肠胃起到有节律的“按摩”作用,使肝胆疏泄流畅。医生告诉您怎样保养调理1.胆汁是帮助脂肪消化吸收的主要物质,胆囊炎病人的胆汁分泌不良,故脂肪吸收困难。病人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偏素食为主,尽力避免高脂肪饮食。2.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不暴饮暴食,少吃油腻食物,消除发病诱因。多进行经常性的活动,调理经络气血,以利于胆道疏通,减少急性发作。胆囊炎的饮食疗法胆道疾病与饮食有密切关系,故饮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给予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质食品,如藕粉、米汤、果子水、蔬菜水、蜂蜜水等;少食多餐;禁用动物的脑、肝、肾及蛋黄、鱼籽等,不用油炸食物、肥肉等。忌饮酒、浓茶、咖啡及含粗纤维素多的蔬菜和水果。胆囊炎饮食治疗饮食治疗目的通过对饮食脂肪和胆固醇量进行控制,辅以高碳水化物。供给足够营养,维持机体热能需要,消除促进胆石形成和引起疼痛的因素,减少诱因,增加机体抵抗力。二、饮食治疗措施(一)急性期急性发作期应禁食,使胆囊得到充分休息,以缓解疼痛。由静脉补充营养。但可多饮水,在饮料中注意补充钠和钾盐,可有利于治疗疾病。疼痛缓解后,根据病情循序渐进地调配饮食,可给予清淡流质饮食或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碳水化物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豆浆等食物。病情好转后可给予低脂半流质饮食或低脂少渣软食。慢性期1.热能:供给正常或稍低于正常量热能,约8.37MJ(2000kcal)/d,肥胖者宜限制热能。2.低脂肪:含脂肪多的食物可促进缩胆囊素的分泌,使胆囊收缩。胆囊炎时胆汁分泌障碍,脂肪消化吸收也受到影响,脂肪多可能诱发胆囊疼痛。故需严格限制脂肪摄入量,每天
2024-10-22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