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精神状态不佳且怀疑有人格分裂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遗传因素、心理创伤、环境压力、神经生化失衡以及大脑结构异常等。 1.遗传因素:人格分裂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精神疾病患者,患病风险可能增加。 2.心理创伤:如童年遭受严重的虐待、忽视或重大的心理打击,可能导致心理防御机制出现问题。 3.环境压力:长期处于高压力、紧张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中,难以应对,易引发精神问题。 4.神经生化失衡: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等失衡,影响神经功能。 5.大脑结构异常: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大脑某些区域的结构或功能异常。 总之,出现精神状态不佳且怀疑有人格分裂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建议到正规医院的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进行全面评估和诊断,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4-10-22 16:3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你好!考虑是神经衰弱,建议服用健脑补肾丸和谷维素。注意这几方面:1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2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体质,控制体重,而且还可以改善呼吸功能,使人体供氧充足,进而使病人精神饱满,头脑清楚。反复的肌肉活动,还可使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的调节能力更为完善,对失眠,精神抑郁等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3合理安排饮食,要适当控制进食量,少食过甜和含脂肪高的食品,以防肥胖。同时,应多食高蛋白的食物,如鱼、瘦肉、豆制品、花生,多吃含钙较高的食物,如牛奶、乳制品、小鱼、虾、蟹和蛋类,以增加人体含钙量,多吃含纤维素高的水果和蔬菜,如香蕉、梨、芹菜、菲菜、白菜,以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4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2024-10-22 16:39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根据你的症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讨论:1,神经衰弱,在长期的心理压力和不安全感的情况下会出现对刺激敏感和心慌等表现,其治疗方法主要是心理调节和心理治疗,心理调节上要注意保持乐观的心态,减少生活压力,适量锻炼,多与人交流,失眠时可以少量短期应用镇静催眠药物.2,围绝经期综合征,也叫更年期综合征,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激素的替代疗法,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一般不提倡应用激素替代疗法.以上两种疾病都会出现你所述症状,在处理中都需要进行心理的自我调节,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你的症状是肯定有帮助的.
2024-10-22 16:3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医生建议:你好,建议静心助眠口服液,睡眠状况不佳者,40岁以上女性平时要多休息避免劳累.要多喝水多食水果蔬菜.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有帮助。祝你生活愉快!
2024-10-22 16:39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要想拥有安稳的睡眠,必须内心安宁平和。多数失眠者患的是“失眠担心症”,开始时是偶然事件造成的偶然睡不着,后来则是因为担心失眠而导致失眠,越失眠就越担心,越担心就越失眠,形成恶性循环并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一、保持乐观、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对社会竞争、个人得失等有充分的认识,避免因挫折致心理失衡。 二、建立有规律的一日生活制度,保持人的正常睡-醒节律。 三、创造有利于入睡的条件反射机制。如睡前半小时洗热水澡、泡脚、喝杯牛奶等,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建立起"入睡条件反射"。 四、白天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晚上的入睡。 五、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如保持卧室清洁、安静、远离噪音、避开光线刺激等;避免睡觉前喝茶、饮酒等。 六、自我调节、自我暗示。可玩一些放松的活动,也可反复计数等,有时稍一放松,反而能加快入睡。 七、限制白天睡眠时间,除老年人白天可适当午睡或打盹片刻外,应避免午睡或打盹,否则会减少晚上的睡意及睡眠时间。 八、床就是睡觉的地方,不要在床上看书、看电视、工作。平时要坚持定时休息,晚上准时上床睡觉、早上准时起床的生活卫生习惯。 另外,对于部分较重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短期、适量地配用安眠药或小剂量抗焦虑、抑郁剂。这样可能会取得更快、更好的治疗效果
2024-10-23 00:47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多重人格? 多重人格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美国精神病大词典对于多重人格的定义是:一个人具有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特的并相互分开的亚人格,是位多重人格。多重人格可以有双重人格,三重,四重,最多的可以达到十几重,甚至二十几重人格,其中以双重人格相对多见,通常其中一种占优势,但两种人格都不进入另一方的记忆,几乎意识不到另一方的存在。从一种人格向另一种人格的转变,开始时通常很突然,与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其后,一般仅在遇到巨大的或应激性事件、或接受放松、催眠或发泄等治疗时,才发生转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