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感染找不到发热源,用吲哚美辛栓后反复发热,咋回事?
做过检查,医生初步判断是病毒性感染。但是找不到发热源。输液,打针,降不下来体温。用吲哚美辛栓,一次一粒,体温能控制12个小时左右。然后体温接着涨上来。这是什么问题?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病毒性感染后找不到发热源且反复发热,可能与病毒未清除、合并其他感染、免疫反应、药物作用有限、基础疾病等有关。 1. 病毒未清除:部分病毒感染较为顽固,如流感病毒、EB 病毒等,在体内持续复制,导致发热反复。 2. 合并其他感染:可能同时存在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他病原体感染,单纯抗病毒治疗效果不佳。 3. 免疫反应:机体免疫系统过度激活,产生大量炎症因子,引起发热。 4. 药物作用有限:吲哚美辛栓只能暂时退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病因。 5. 基础疾病:患者本身可能有慢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影响体温调节。 出现这种情况需要综合分析,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C 反应蛋白、病原学检测等,以明确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同时注意休息,多喝水,保持良好的心态。
2024-10-22 17:5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你好,你可以做物理降温,用25%-50%酒精或温水擦浴的物理降温方法.用酒精或水擦洗患儿皮肤时,不仅可刺激高烧患者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散热能力;还由于其具有挥发性,可吸收并带走大量的热量,使体温下降,症状缓解.具体方法是:将纱布或柔软的小毛巾用酒精或水蘸湿,拧至半干轻轻擦拭患者的颈部,胸部,腋下,四肢和手脚心.擦浴用酒精浓度不可过高,否则大面积地使用高浓度的酒精可刺激皮肤,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你的孩子可以温水.给孩子多喝果汁. 因为你的孩子发病时间短,吃的药还没完全发挥作用,在急性期那,一边消炎,一边退热,你现在还是39度,可以吃一次扑热息痛,和美林交替着吃,不要老吃一种,另外你吃的美林是否够量,如果孩子体温来,你最好去医院,别引起高热惊厥. 宝宝发热主要有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型.感染性发热:发热是人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反应,最为常见.由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有细菌性的,如扁桃体炎,败血症等;也有病毒性的,如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等;还有寄生虫病,如疟疾等.非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也很多,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药物热,疫苗反应;大量组织坏死或破坏,如大面积烧伤,急性溶血,血管栓塞,白血病,恶性一网状细胞增生症,何杰金氏病,恶性淋巴瘤及其他恶性肿瘤等.还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全,暑热症,脑出血等也会引起
2024-10-22 17:5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法因为高热可使小儿头痛,身痛,乏力,食欲不好等等,为了减轻不适症状,可给孩子进行退热.退热方法有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法.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方法降温速度较慢,但对孩子的身体没有任何副作用,因此可以说是一种较安全的降温方法.方法一:用温水(手放在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其温度大概在38—41度)蘸湿毛巾,拧得稍干后,擦脖子,胳膊,前胸,后背,大腿等部位,位于肘窝,腋窝,颈部的大血管部位多擦几下,以微红为适度.这样,水的蒸发可带走大量的热,起到降温的作用.方法二:将冰袋或冷毛巾放在孩子脑门上,可降低脑部的耗氧量,可起到降低体温,保护大脑的作用.药物退热,用于退热的药物很多,临床上一般是孩子体温在38.5度才给予退热药.常用的退热药有泰诺,百服咛等.退热药物无论起的是什么名字,但大都离不开阿司匹林,咖啡因,非那西丁等来合成.因此退热药都有较大的副作用,比如刺激胃黏膜,破坏食欲,引发贫血,损害肝脏和肾脏,有的还可引起过敏反应,起皮疹.所以使用退热药物要慎重,如果连续用了一天体温仍上升,要迅速就医;一次性也不可用量过大,应严格按孩子的体重或年龄服用.
2024-10-22 17:58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医生建议:这个就是病毒性感染引起的,需要你及时的治疗,还有就是坚持的进行治疗一下是比较好的,这样更有利于你的疾病的康复的
2024-10-22 17:58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高热的表现高烧时面色潮红,皮肤烫手,口渴咽干,精神不振,饮食不佳,呼吸和脉搏加快(从37℃开始计算,每升高1℃,脉搏加快10次).病人开始嗜睡,重者出现昏迷,抽搐(惊厥).带宝宝去看看,腹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退热药不能乱用会的,持续发热应该是炎症还没消,只要不超过38.5°就不要给孩子用退热药,因为副作用很大.救护措施(1)在高热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皮肤血管强烈地收缩,病人可能出现寒战,此时不应急于采取退烧措施,而是注意保暖.寒战后体温迅速上升,再及时采取以下退烧措施.(2)卧床休息,多饮水,每日2000毫升左右,气温较高时更应多饮水.最好不用含糖多的饮料.(3)物理降温方法:冰袋:能减轻脑的充血水肿,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具体方法是,从冰箱中取出冰块放入冷水中冲去棱角再装入热水袋中,连水带冰装1/2袋即可,排出空气盖紧盖口,查无漏水,放置病人前额,或枕部,颈部,双侧腋窝等处,每放置20分钟交换一下位置,以免发生冻伤.酒精擦浴:能使局部血管扩张,并利用酒精的蒸发作用带走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目的.用于物理降温的酒精浓度为30%左右.用70%~95%酒精加水1∶1~1∶2,也可用白酒配制.擦浴的部位为颈部,后枕部,双腋下,肘窝,大腿根部,踝窝等等,但不要擦拭胸部,腹部,手心,脚心等处,以免产生不良后果.酒精擦浴动作应轻柔,以皮肤微红为度,薄薄擦一层即可.如病人出现寒战,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应立即停止擦浴,盖上被子保暖,饮一点糖水.(4)在体温过高时使用药物降温.要避免用药过量和在短期内反复用药.退热药有大量出汗加强散热的作用,易发生虚脱,常用的退烧药有复方阿司匹林(APC),扑热息痛,安痛定,柴胡注射液等.有胃肠疾病的病人还可选用消炎痛栓剂,每次1/2枚塞入肛门,退烧效果也很好.长期高热不退者还可以给予紫雪丹,安宫牛黄丸口服和静滴清开灵注射液等等.(5)加强护理,保证营养.高热病人常常食欲不振,出汗多,消耗大,应设法让病人多进富含高维生素等营养的易消化的消淡流质饮食,包括新鲜的菜汁,果汁等等,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另外,高热病人唾液分泌减少,加上缺乏维生素,常有口舌干燥,舌炎及口腔溃烂,故需加强口腔护理,每日用淡盐水漱口2~3次,并配合服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B_2$等药物,口腔溃破可用冰硼散外涂,口唇裂口涂以凡士林软膏,效果均很好.(6)为防止惊厥,保证休息,以尽快退烧,尤其对小儿高烧病人,可适当使用镇静药,如安定和苯巴比妥,冬眠灵等药.但对老年人,神志不清的病人慎用或禁用,以免加重病情.(7)定时测量体温,观察病情变化.在服用退热药或物理降温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分别测体温一次,其他时间4~8小时一次,并记录下来,观察体温的变化情况.如体温持续不下降,应及时将病人送医院诊治,采取其他进一步的措施.测体温的正确方法:家庭一般以测量腋下温度较为方便,测得数加0.5℃即为口腔温度(实际人体温度).测腋下温度前应将腋汗擦干,测量时间5~10分钟.如手边无体温表,可通过测病人的呼吸,脉搏来判断是否发烧.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每分钟12~16次,脉搏每分钟70~80次.按体温每升高1℃,呼吸每分钟增加3~4次,脉搏增加10次左右,那么,体温在39℃以上的高烧病人,呼吸可加快到每分钟24次,脉搏每分钟可达100次左右,借此来初步判断病人的发烧程度.(8)病因治疗.高烧只是某些疾病的一个症状,单纯退烧有时效果不好,药效一过体温又复升高.所以,高烧时应重视寻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烧,经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病情好转自然就会退烧了.
2024-10-23 0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