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内膜薄和子宫小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如内分泌失调、宫腔操作损伤、先天发育异常、感染以及长期营养不良等。 1.内分泌失调: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尤其是雌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子宫内膜的生长和子宫的发育。可通过补充雌激素类药物,如戊酸雌二醇、结合雌激素等进行调节。 2.宫腔操作损伤:多次刮宫、人流等宫腔手术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导致内膜变薄。需要注意术后护理,预防感染。 3.先天发育异常:部分人子宫和内膜的发育从出生就存在异常。这种情况可能需要长期的激素治疗来促进发育。 4.感染: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感染性疾病,会影响子宫和内膜的正常状态。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进行抗感染治疗。 5.长期营养不良: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缺乏,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要保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 内膜薄和子宫小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2024-10-22 17:2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您好:子宫内膜变薄多表现为月经量少.影响受孕.建议结合内分泌检查结果进行药物调理.祝您好孕!G
2024-10-22 17:2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一般的是通过中西药结合治疗的,祝您健康!R
2024-10-22 17:20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药物治疗有:①假孕疗法:应用大剂量含有雌激素及孕激素的甾体药物造成假孕的治疗方法.使异位内膜转化为蜕膜,以后蜕膜坏死,吸收和消退.Kistner介绍每天用炔诺酮5mg,炔雌醇0.075mg治疗,疗效好,不良反应轻.持续给药6-12月,症状明显缓解,病灶缩小或消失.停药后部分患者可复发.治疗结束后,在短时间内可恢复排卵功能.治疗后的妊娠率为30%-43%,适用于病情较轻,要求生育的年轻患者,以及手术后症状复发患者.②假绝经疗法:采用人工合成的17-α-乙炔睾丸酮衍生物达那唑.该药具有微弱雄激素作用,抑制促性腺激素的释放,直接影响卵巢甾类激素产生,使体内雌激素下降而抑制子宫内膜生长,患者出现闭经,但其FSH及LH属低值而非高值,故又称假绝经疗法.Domoski报告用本药治疗后的妊娠率为72%,治疗期间症状100%缓解,体征改善达85%.停药后有15%30%复发.常用剂量为每日400-800mg,分2-4次口服,从月经第5日开始服药,连续治疗3-6个月.停药数周内即可恢复排卵.其不良反应为潮热,出汗,痤疮,水肿,体重增加等.其他有SGPT升高,这与药物的化学结构有关,引起胆汁郁积所致,停药后即可恢复.达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如合并子宫肌瘤时,还可以促使其萎缩,但其价格昂贵,尚难普遍应用.③药物性切除卵巢:即采用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长效GnRH-α).药物作用是明显抑制FSH水平,减少卵巢雌激素的分泌.Meldrum报道于月经第5日开始,用GnRH-α100μg,皮下注射,1次/dx28d,治疗一个月测血雌二醇明显减低,与卵巢切除者相仿.治疗时病人症状改善,停止治疗一周后重新恢复月经,长程治疗和卵巢切除相似,是目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肯定的方法.手术治疗:①保守手术:适用于要求生育的年轻患者.手术范围包括分离盆腔粘连,电灼或切除盆腔病灶,子宫悬吊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出术等.如手术未能完全切除病灶,术后宜用药物治疗3-4月.保守手术后的妊娠率为40%-60%.②半保守手术:对无生育要求者,或病情需要切除子宫而较年轻者,尽可能行保留卵巢的半保守手术,保留一侧或双侧正常的卵巢组织,以免术后出现绝经期综合征.③根治手术:病情较重,年龄较大者可行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达到根治目的.如粘连严重,切除子宫有困难时,可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或仅切除双侧卵巢.中医辨证分型治疗:1.气滞血瘀主证: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行不畅有块,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或不孕,经前乳房胀痛,两胁胀痛,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治法:疏肝理气,活血祛瘀.方药:膈下逐瘀汤.当归20g,赤芍15g,川芎10g,桃仁15g,红花15g,枳壳15g,元胡15g灵脂15g,丹皮10g,乌药15g,香附15g,炙甘草10g.若气滞为主,胀甚于痛者加川楝子15g;血瘀为主,痛甚于胀,加用蒲黄15g,重用五灵脂20g;疼痛剧烈加全蝎3条,三棱15g,莪术15g;有症瘕加血竭15g,穿山甲15g,皂角刺20g,三棱15g,莪术15g;月经量多加蒲黄15g,茜草159,三七面10g(冲服).2.寒凝血瘀主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经量少色暗黑有块,块下痛减,形寒畏冷,面色苍白,痛甚则呕恶,或不孕,舌暗,苔白,脉弦紧.治法:温经散寒,活血祛瘀.方药:少腹逐瘀汤.小茴香15g,干姜15g,元胡15g,灵脂15g,没药15g,川芎10g,当归20g,蒲黄15g,官桂15g,赤芍15g.若腹痛甚剧,肢冷汗出者加川椒15g,制川乌10g,制草乌10g;阳虚内寒者加人参15g,熟附子15g,仙灵脾20g;湿邪较重,兼有胸闷腹胀,舌苔白腻者加苍术15g,橘皮10g,泽兰15g,茯苓20g.3.气虚血瘀主证:经期或经后腹痛,喜按喜温,肛门坠胀,大便不实,神疲乏力,面色不华,月经量或多或少,色谈暗质稀,有块,舌体胖,舌质淡紫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弱无力.治法:益气补阳,活血祛瘀.方药:补阳还五汤.黄芪3Og,当归2Og,赤芍15g,地龙20g,川芎1Og,桃仁15g,红花15g.汗出畏冷者加挂技15g,白芍15g;腹痛剧烈者加艾叶15g,小茴香15g,乳香15g,没药15g;恶心呕吐加吴茱萸15g,干姜10g,姜半夏10g;便溏者加肉豆蔻15g,葫芦巴15g,补骨脂20g.4.热郁血瘀主证;经前或经期发热,腹痛拒按,甚则经期高热,直至经净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月经色暗红,质稠,有块,周期提前或经期延长,量多,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结,性交疼痛,舌质红,或边尖有瘀点,瘀斑,苔黄,脉弦数.治法:清热和营,活血祛瘀.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味.桃仁15g,红花15g,当归20g,生地30g,赤芍20g,川芎10g,柴胡10g,枳壳10g,牛膝10g,甘草10g,桔梗10g,丹参20g,丹皮15g.经行发热者加黄芩15g,青蒿15g;大便干结加大黄15g,枳实10g;腹痛者加鱼腥草20g,地鳖虫15g,五灵脂15g;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者加栀子15g,黄芩15g.5.肾虚血瘀主证:经期或经后腹痛,腰部酸胀,月经量或多或少或有血块,不孕,头晕目眩,大便不实,小便频数,舌质淡暗或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脉沉细而涩.治法:益肾调经,活血祛瘀.方药:归肾丸合桃红四物汤.熟地20g,山药20g,山茱萸15g,茯苓20g,当归20g,枸杞子20g,杜仲15g,菟丝子25g,桃仁15g,红花15g,川芎10g,白芍20g.腰背酸痛甚者加仙灵脾20g,寄生15g,狗脊15g;大便不实加补骨脂20g,赤石脂20g.验方:1.异位粉:地龙,土虫,蛰虫,蜈蚣,水蛭备等份,研粉末,装瓶备用或装入胶囊备用,每次2~3g,日2~3次.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配合口服药治疗.2.活血化瘀方:三棱15g,莪术15g,生蒲黄12g,五灵脂12g,桃仁9g,水煎服,1日1剂,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不孕者.3.化瘀通腑丸:醋制生大黄,醋制炙鳖甲,琥珀,按2:2:1比例研粉制丸,每次2.5g,每日2次,饭前开水送服,月经期不停药,连服3个月为1疗程.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之实证者.中成药:1.妇女痛经丸:具有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主治痛经,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每次30粒,日2次,口服.2.少腹逐瘀丸:具有活血祛瘀,温经止痛之功效.主治痛经,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每次1丸,日2次,口服.3.调经益母片:具有清热散瘀之功效.主治痛经,适用于瘀热型痛经.每次20~30粒或5~8片,日2~3次,口服.针灸治疗推拿治疗:1,体针:取穴关元,中极,合谷,三阴交,每日1次,连续7次,每次留针20分钟,经前或经期治疗.2,耳穴压籽:取穴子宫,内分泌,肝,用磁粒或王不留行敷贴穴位,每日多次按压刺激,用于治疗痛经.3,沿任脉上下按摩,起于神阙,逐次按摩气海,关元,天枢,四满,归来,子宫,气冲穴,每穴按摩1分钟,从经前7天开始,至经后3天止,适用于痛经为主者.其他疗法:(一)饮食疗法1.月季花汤:月季花15g,红糖适量,煎汤顿服.适用于气滞血瘀的不孕症.2.山楂炭30g,红糖30g,向日葵子15g,煎汤2小碗,日2次分服.适用于血瘀型痛经.(二)敷贴疗法1.麝香粉加香桂活血膏或丁桂散加香桂活血膏外敷下腹部.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包块近腹壁者.2.附桂紫金膏:每次1贴,贴于小腹部,温热化开.用于它寒之痛经,症瘕.
2024-10-22 2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