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是怎样的?
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有两种:原发性刺 激和接触性致敏。原发性刺 激反应是指接触物本身具有刺 激性或毒性,任何人接触该物质均可发生皮炎,如接触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接触性致敏反应,指接触物对多数人无不良反应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林永祥 主任医师
成都博润白癜风医院
白斑
-
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原发性刺激和接触性致敏。原发性刺激是接触物本身具刺激性或毒性,任何人接触均可发病,如强酸强碱。接触性致敏则是接触物对多数人无不良反应,但少数人会致敏。发病机制还与个体易感性、皮肤屏障功能、接触频率和时间、环境因素等相关。 1.个体易感性:部分人因遗传等因素,皮肤更易对某些物质产生反应。 2.皮肤屏障功能:皮肤屏障受损时,外界物质更易侵入引发炎症。 3.接触频率和时间:频繁、长时间接触致敏物,增加发病风险。 4.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变化,可能影响皮肤对接触物的耐受。 5.免疫状态:免疫功能异常时,机体对接触物的免疫应答可能失衡。 了解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平时应注意保护皮肤,避免接触已知的刺激性或致敏物质。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2016-08-02 18:5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助理医生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皮炎发生的部位及范围与接触物一致。常有瘙痒和烧灼感。去除病因后,经适当治疗约1~2周痊愈。但再次接触过敏原可以再发。
2016-08-02 18:5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实习医生
九江泌尿科医院
全科
-
接触性皮炎一般起病较急,在接触部位发生境界清楚的红斑、丘疹、丘疱疹,严重时红肿并出现水疱或大疱,疱破后为糜烂面
2024-10-15 05: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