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涂澄宇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咽喉科
-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考虑可能是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会导致耳朵流脓,疼痛等症状,现在主要是有耳朵堵塞感,考虑是耳道深部有脓液,这种情况需要去医院做耳内镜看一看明确诊断,如果分泌物比较多,需要用生理盐水进行了冲洗,冲洗干净之后可以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口服头孢类消炎药控制感染,具体用药谨遵医嘱。
2018-07-01 19:3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概述急性化脓性中耳炎(acutesuppurativeotitismedia)是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变主要位于鼓室,但中耳其他各部亦常受累。主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本病较常见,好发于儿童。病因(一)咽鼓管途径:最常见。
2016-07-26 17:41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如急性鼻炎、急性鼻咽炎等,炎症向咽鼓蔓延。
2.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百日咳等,可通过咽鼓管途径并发本病。
3.在污水中游泳或跳水、不适当的咽鼓吹张、擤鼻或鼻腔治疗等,均可导致细菌循咽鼓管侵入中耳。 (二)外耳道鼓膜途径:鼓膜外伤、鼓膜穿刺、鼓膜置管时,致病菌可由外耳道直接侵入中耳。 (三)血行感染:极少见。症状主要症状为耳痛、耳漏和听力减退,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婴幼儿不能陈述病情,常表现为发热、哭闹不安、抓耳摇头,甚至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因此,要详细检查鼓膜,以明确诊断。临床症状及检查所见随病理改变而不同,一般分为以下四期:
1.早期(卡他期):鼓室粘膜充血水肿、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加,鼓室内有浆液性炎性渗出物。自觉耳堵塞感、轻度听力减退和轻微耳痛,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或有低热。
2.中期(化脓期):炎症继续发展,鼓室粘膜充血肿胀加重,浆液性炎性渗出物转为粘脓性及脓性。症状随之加重,耳痛剧烈,呈捕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听力减退显著。全身症状亦明显,可有畏寒流、发热、怠倦、食欲减退。小儿哭闹不安,体温可高达40°C。惊厥,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晚期(穿孔期):鼓室积脓增加,鼓膜毛细血管受压,出现小静脉血栓性静脉炎,局部坏死溃破。致鼓膜穿孔,脓液由此外泄。由于脓液得以引流,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亦随着改善,耳痛减轻,体温下降。耳漏初为血水样,后为粘脓性或脓性。
4.恢复期:鼓膜穿孔引流通畅后,炎症逐渐消退,鼓室粘膜恢复正常,耳流脓逐渐消失,小的穿孔可自行修复。检查早期检查:鼓膜松弛部充血、紧张部周边及锤骨柄可见放射状扩张的血管,此期为时不久,常被忽视,特别是小儿更不易觉察。中期检查:鼓膜弥漫性充血,伴肿胀,向外膨出,初见于后上部。后渐全部外凸。正常标志难以辩认。血象: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白细胞比例增加。晚期检查:鼓膜穿孔前,局部先出现小黄点。穿孔开始一般甚小,不易看清,彻底清洁外耳道后,方可见到鼓膜穿孔处有闪烁搏动的亮点,有脓液自该处涌出(耳部)。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聋。恢复期检查:可见鼓膜紧张部小穿孔,外耳道内有脓性分泌物或干燥。治疗 (一)全身治疗:
1.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控制感染。
2.1%麻黄素液或呋喃西林麻黄素液、氯霉素麻黄素液滴鼻,减轻咽鼓管咽口肿胀,以利引流。
3.理疗,如红外线、超短波等,有助于消炎止痛。
4.全身支持疗法,注意休息,调节饮食。 (二)局部治疗
1.鼓膜穿孔前:
(1)1~3%酚甘油滴耳,可消炎止痛。
(2)鼓膜切开术。
2.鼓膜穿孔后:
(1)先以3%双氧水清洗,并拭净外耳道脓液,以便药物进入中耳发挥作用。
(2)局部用药以抗生素水溶液为主,每日3~4次。恢复期,可选用4%硼酸甘油、
2.5~5%氯霉素甘油等滴耳,便于消肿、干耳。
(3)感染完全控制后,鼓膜穿孔长期不愈合者,可行鼓膜修补术。
(三)病因治疗:积极治疗鼻部及咽部慢性疾病,如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变主要位于鼓室。主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主要临床表现为耳痛、发热、听力减退及耳漏,可产生多种颅内、外并发症。重者危及生命。本病常见,好发于儿童。抗炎治疗痊愈率高,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易迁延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产生多种颅内、外并发症。临床表现1.发热,小儿常伴呕吐、腹泻。2.耳痛,呈深部搏动性耳痛。3.听力减退,呈传导性聋。4.耳流脓。5.鼓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和膨隆。6.鼓膜穿孔,可见外耳道积脓及脓液自穿孔处呈搏动样流出。诊断依据1.儿童多见,急性起病,呈发热、耳痛、听力减退及耳流脓。2.鼓膜充血、膨隆或穿孔,外耳道积脓及鼓膜穿孔部脓液搏动性涌出。3.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聋。4.血象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白细胞比例增加。治疗原则1.控制感染;2.引流通畅;3.病因治疗及预防并发症。专家提示本病常见,诊断及治愈率高,及早彻底治疗是防止迁延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产生颅内、外并发症的关键,故应予足够重视。
2016-07-26 17:47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属耳鼻喉科疾病。病变主要位于鼓室,但中耳其他各部亦常受累。主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冬春季多见,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2016-07-26 17:55
1、全身治疗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务求彻底治愈。一般可用青霉素类、头孢军素类等药物。抗生素需使用10天左右,注意休息,疏通大便。全身症状重者给以补液等支持疗法。
2、局部治疗可用2%酚甘油滴耳,消炎止痛。或者使用聪聪滴耳油直接滴耳,消炎止痛消肿止痒。如全身及局部症状较重,鼓膜明显膨出,经一般治疗后无明显减轻;或穿孔太小引流不畅;或有并发症可疑,但无需立即行乳突手术时,应在无菌操作下行鼓膜切开术,以利通畅引流。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中耳炎应该注意什么
2016-07-26 18:02
1.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2.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3.挖取底部耳垢,应十分小心,宜先湿润后才挖,避免损坏鼓膜。
4.游泳上岸后,侧头单脚跳动,让耳内的水流出,最好用棉签吸干水分。
5.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
6.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7.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8.不要服热性补药,如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补膏之类。
9.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荠菜、蓬蒿、黄瓜、苦瓜等。
10.小虫进入耳道,勿急躁、硬捉,可滴入食油泡死小虫后捉取。
如果你有时间的话也可以点击左侧闪动按钮咨询我,祝您早日康复。
-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医生建议:你好,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应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后用其他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务求彻底治愈,防止发生并发症或转为慢性。一般可将青霉素G与氨苄西林合用,头孢类抗生素中可用一代头孢菌素头孢拉啶、头孢唑林,二代中的头孢呋辛钠。鼓膜穿孔后,可行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参照结果调整用药。
2016-07-26 1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