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外痔是发生于肛门齿状线以下的痔,多由不良饮食、久坐久站、长期便秘、妊娠等因素引起。治疗外痔的药物包括外用洗剂、栓剂、膏剂等。常见药物有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肛泰栓、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等。 1.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具有清热燥湿、活血消肿、去腐生肌的作用。可减轻外痔的肿胀和疼痛,促进痔核的回缩。 2. 肛泰栓: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燥湿敛疮等功效。能有效缓解外痔引起的肛门不适。 3. 复方角菜酸酯乳膏:能在肛门直肠黏膜表面形成一层膜状结构,起到保护和润滑作用,减轻外痔的炎症和疼痛。 4. 中药洗剂:如金玄痔科熏洗散,通过坐浴熏洗,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外痔症状。 5. 口服药物:地奥司明片,可增强静脉张力,改善微循环,缓解外痔的水肿。 外痔患者在用药时需遵医嘱,同时注意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如外痔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2024-10-22 17:0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外治疗法;可以用熏洗法,外敷,塞药等。手术治疗可以用结扎,切除等。如果比较轻可以用马应龙软膏治疗效果不错。这些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预防内痔也很重要;1.荤素搭配,或者减少痔疮的发生或减轻症状。粗细得当: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荤素均不可过度,粗、细粮调济合适,这样才能使大便不至于稀溏、干燥。2.忌辛辣刺激食物:忌过食生葱、姜、蒜,以及胡椒,特别是辣椒等食物
2024-10-22 17:0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痔疮的治疗:1高锰酸钾清洗后温水坐浴,每日两次,每次20分钟.2.肛门内置消炎止痛栓,或马应龙麝香痔疮膏.3.口服槐角丸,阿莫西林胶囊,疼痛明显时加服去痛片,大便干燥时加服麻仁丸,4饮食上以容易消化的半流食为主,避免饮酒喝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5避免蹲厕所过久,每日提肛动作20次,6必要时手术治疗.祝你早日康复!!
2024-10-22 17:0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医生建议:您好,这是可以用九华痔疮栓进行治疗的,消肿化瘀,生肌止血,清热止痛,用于各种类型的痔疮、肛裂等肛门疾患更多作用消肿化瘀,生肌止血,清热止痛,用于各种类型的痔疮、肛裂等肛门疾患保持皮肤的清洁。多喝水,不要吃刺激性食物。饮食要清淡。希望我的建议可以帮到您,祝您身体健康
2024-10-22 17:02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外痔外痔位于齿线以下,是由痔外静脉丛曲张或肛缘皱襞皮肤发炎、肥大、结缔组织增生或血栓瘀滞而形成的肿块。外痔表面盖以皮肤,可以看见,不能送入肛内,不易出血,以疼痛和有异物感为主要症状.临床常分为结缔组织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炎性外痔和血栓外痔。一、结缔组织外痔结缔组织外痔因其形态而命名,又称赘皮痔,皮肤下垂物和赘皮性外痔。这种外痔是肛门缘皮肤皱襞增厚肥大,有结缔组织增生,痔内无曲张静脉,血管甚少,底宽尖长,呈黄褐色或褐黑色,突出易见,大小形状不等。有时只有一个,在肛门后部或前部正中,有时数个围绕肛门一周。病因病理:常由便秘引起,当干大便通过肛门时,过度牵拉肛门部皮肤,撕伤肛门皱襞,引起感染发炎、水肿、纤维组织增生。炎症消散后,皱襞不能恢复正常,这样多次损伤,则使皱襞增生肥大,成为外痔。肛门和直肠的各种炎症,如直肠炎、肛门狭窄、内痔、肛窦炎、肛瘘、肛裂等,也是生成结缔组织外痔的原因。另外,肛门部手术,如痔切除术、肛窦切除术等,因切去皮肤、缝合、结扎等操作不当,也会影响肛门部淋巴和血液回流,常引起结缔组织外痔。二、静脉曲张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是齿线以下痔外静脉丛曲张,在肛门缘形成圆形、椭圆形或棱形柔软肿块。如有水肿,则形状变大。在祖国医学中,它属于气痔范畴。如《疮疡经验全书·痔漏图说》中说:“气痔,感气即下。”本病一般不疼痛,不出血,仅觉肛门坠胀或有异物感。多与三期内痔和混合痔并发。病因病理:凡是引起痔疮形成的各种病因,都可引起静脉曲张性外痔,其主要因素是:由于饮食不节,久坐或久站,长期便秘或腹泻刺激,腹压长期持续增高,加之感染损伤,以致痔外静脉丛扩张、瘀血、屈曲而形成。三、炎性外痔病因病理:常因肛门受损后感染,或因肛裂引起肛门皱襞发炎和水肿所致。四、血栓性外痔病因病理:血栓性外痔是外痔中最常见的一种。常因排便时用力过猛,剧烈活动或用力咳嗽使肛门缘静脉破裂,血液外渗到结缔组织内,成为血块,在肛门部皮下生成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大小不等,位于肛管内或肛缘外。肿块初起时较软,几天后变硬。如未发炎,肿块可在3--4周内完全吸收消散,不留痕迹;如反复发炎,肿块内结缔组织增生,可变成结缔组织外痔;如发生感染,可生成脓肿。----外痔的症状一、结缔组织外痔症状诊断:结缔组织外痔如无炎症发生,病人仅觉局部有异物感或排便后肛门部不易清洁,常有少量分泌物和粪便积存,刺激肛门部,可发生湿疹和搔痒。如有发炎,则感疼痛,坐立行走不便。初起只是皱襞肿大,中间有粪便和分泌物积存,皮肤暗红色,有表皮脱落;因反复的炎症刺激,则肛门外皮肤有突起,质软,色黄,常在肛门后中线上,也有时在肛门前方或两侧。常伴有乳头肥大和肛门梳硬结,容易受刺激,引起括约肌痉挛而产生疼痛。二、静脉曲张性外痔症状诊断:发病缓慢,初起只感觉肛门部肿胀不适,排便时肿胀加重,如有发炎等并发症,则发生肿痛等症状。检查可见在肛管前后或围绕肛门有肿块隆起,表面盖以皮肤,皮下有扩大曲张的静脉丛。三、炎性外痔症状诊断:病人自觉肛门部灼痛、湿痒,便后或活动过多后症状加重。检查时,可见肛门皱襞充血、肿胀,并有少量分泌物。四、血栓性外痔症状诊断:排便或用力后,在肛门缘皮下忽然起一圆形或椭圆形肿块,病人感觉异常疼痛,活动或排便时疼痛加重。因括约肌痉挛,感觉直肠下部、肛门有异物感,妨碍行走,坐卧不安。肿块表面颜色稍暗,有时呈紫红色,稍硬,触痛明显,有时经2--3天血块吸收,疼痛减轻,可以自愈。有时感染化脓,表皮破溃,就会生成肛瘘。-----外痔的治疗外痔发生在肛管齿线以下,常见外痔有血栓性、结缔组织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痔。外因为便秘、排便用力,导致肛缘静脉破裂,引发肛缘皮下形成圆形血肿。外痔分四种:1)炎性外痔:肛缘皮肤损伤或感染后,形成肛门皮肤皱襞突起,呈红、肿、热痛的炎性表现。2)血栓性外痔:因肛门静脉炎症或便时用力过猛而致肛门静脉丛内有血栓形成、皮下隆起疼痛者。3)结缔组织性外痔:因慢性炎症的刺激、反复发作致肛缘局部皮肤纤维化、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皮垂者,亦称赘皮外痔。4)静脉曲张性外痔:久蹲或吸引时,肛门皮下肿胀,可见曲张的静脉团,不能立即消散者。外痔的临床表现1)肛缘出现肿块疼痛,初起疼痛剧烈,行走不便,坐立不安。数天后减轻,肿块变软。2)结缔组织外痔常无症状,偶有肛门瘙痒,下坠或异物感。并发感染可有疼痛。治疗:外痔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如血栓性外痔剥离摘除术、结缔组织性外痔切除术、静脉曲张性外痔剥离切除术、炎性外痔切除术等。----外痔手术须知文章来源:杭州博爱医院一般认为血栓外痔需要手术治疗,静脉曲张性外痔可采取非手术治疗,而结缔组织性外痔不需要手术治疗。(1)血栓外痔因其痔疮形体小,血管破损,血块凝结成血栓而命名。患者肛门部有剧烈疼痛感,发病7~10天后,经过治疗后疼痛虽减轻,但局部肿块坚硬不消者需要手术剥离血栓。对于有些不宜手术或不愿手术的患者,则继续采用非手术疗法。常用的内治法拟清热凉血以清为主,选用凉血地黄汤加味,常用药物有生地、丹皮、槐角、黄芩、生地榆等。常用成药则有清解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常用的外治疗法用苦参汤合五倍子汤熏洗,或用高锰酸钾热水坐浴,每次20分钟,熏洗后外敷消痔膏或金黄膏,每日一换。(2)静脉曲张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的治疗,既可手术也可非手术疗法。一般用手术方法剥离痔外静脉丛,而非手术疗法则用清热除湿、活血散瘀的方法,选择萆薢渗湿汤合通经活血汤内服,常用萆薢、泽泻、黄柏、黄芩、丹皮、赤芍、当归、牛膝、川芎等药物。或配合应用麻仁丸、润肠片等中成药,使患者保持大便通畅,临厕时勿用力努挣,在大便后轻按肛门数次,并收缩肛门20次。无炎症者不需外治,若发炎水肿时,可用苦参汤或高锰酸钾坐浴熏洗,熏洗后外敷消痔膏,每日1次。(3)结缔组织外痔不需特别治疗,仅需作一般处理。要求患者调整大便习惯,避免蹲厕过久;大便后或睡前用温水坐浴;保持肛门皮肤干燥。当并发炎性肿痛时,可用熏洗坐浴,并外敷消痔膏、金黄膏等,还可适当给予抗生素。倘若外痔皮瓣过大影响肛周清洁卫生者,或反复炎症水肿者,可酌情进行手术治疗。(4)炎性外痔仅需调整大便习惯,防止大便秘结,忌饮酒及进食燥热有刺激性食物,便后高锰酸钾坐浴,或使用频谱照射治疗。必要时外敷消痔膏,每日1次。或口服甲硝唑(灭滴灵)0.4克,每日2次。对于炎性水肿长期不退者,可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在炎性水肿急性期,按中医辨证内服中药,配合熏洗、外敷等外治法。
2024-10-22 18: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