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东阳 主治医师
平阴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神经外科
-
您好,这种情况的话,多数考虑是局部足底筋膜炎或者跟骨骨刺,具体建议要到医院做一下x光片检查,目前可以外用一些消炎止痛的药物,例如扶他林软膏,具体用药请遵医嘱,也可以配合中医针灸调理,平时多注意休息,避免过度行走,在家也可以买些艾叶晚上泡脚,可以活血止痛。
2018-07-02 16:0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足跟痛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虽然从外表看既不红也不肿,但当站立或行走时都会感到针刺样疼痛,给行动带来了极大不便。其疼痛绝大部分是因跖筋受伤后,局部创伤性炎症所致,少数是因跟骨骨刺引起。 为什么年纪大的人容易发生足跟痛,而活动量大得多的青年人却很少发生呢?原因是人上了年纪以后,足跖筋膜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组成跖筋膜的纤维组织逐渐失去了弹性,当长途步行或从较高处跳下时,就容易受伤,并且难以恢复成原有的结构,往往形成疤痕组织,使跖筋膜的弹性更差,疼痛也就持续存在而得不到缓解。如果跖筋膜附着在跟骨结处的创伤性炎症反应长期存在,就会刺激跟骨的骨膜,造成骨质增生,形成鸟嘴样的骨刺,骨刺在足负重时,可以对足底软组织产生机械性压迫而疼痛。骨刺形成之后一般是不会被吸收的,但经过治疗,足跟痛的症状可以消除。常用方法是: 陈醋浸足法:用陈醋2斤,加热至足可浸入的温度,每日浸40—60分钟。醋温下降后应再次加热,一般10—15天,足跟痛开始逐渐减轻,持续浸1—2个月,可望恢复。 熏洗砖烙法:先将祁艾60克、乌梅15克放入水中煎出药汁,装入盆内,使热气上蒸,患足放于气上熏洗,并用衣物遮盖。等药液冷后,将患足跟底部放于砖上,趁热下压数分钟,每日1—2次,连续7天为一疗程。药液可用多次。 中药治疗法:熟地25克、肉桂3克、牛膝、木瓜、杜仲、当归各10克,防风、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另可配合用皂角60克15克煎水泡足,每日1—2次,每次约30分钟。或用当归、威灵仙各30克,川芎、乳香、没药、栀子各15克,诸药在锅内用文火烘炒干脆,研为细末,每次取15—20克药末放入缝好的小布袋内(布袋大小与足后跟大小略同),放入足后跟疼痛处,然后再穿好袜子,隔日换药一次,一周为一疗程,有活血止痛的作用。 药物封闭法:用醋酸氢化考的松,加2%普鲁卡因1—2毫升,直接注入痛点,即跖筋膜附着的跟骨处,每周一次;4—6次为一疗程。 针刺治疗法取位于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的太溪穴,经消毒毫针(1.5寸)和局部皮肤后即可进针(4—5分)。对无严重心脏病和高血压者可用强刺激捻转,得气后(局部酸、麻、胀、痛),立即出针。对于体弱者宜用中度刺激,并留针10分钟以后出针。
2016-07-29 17:0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足跟痛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虽然从表面上看既不红也不肿,但当站立或行走时都会感到疼痛,给行走带来了极大不便,其疼痛的原因大部分是因腱膜受伤后,局部创伤性炎症所致,少数因跟骨骨刺引起,中医认为病因有:
2016-07-29 17:08
(1)肝肾亏损,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肾精充足,肝血盈满,则筋骨强健,关节活动自如;足少阴肾经从足小趾下面开始,斜走足心,沿足跟部上行,其主干入肺部,其支脉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因此,足跟部与肾经相关,人到中年,肾精始亏,肝血欠盈,肝肾精血不足,致筋骨失养,久而久之,易致足跟痛.
(2)感受外邪,久居湿地,常涉水湿,寒邪入侵,风寒湿邪侵入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致卫阳不固,经气不利,导致足跟痛.因此足部保温十分重要.
(3)慢性劳损,常年从事久立工作,损伤元气,致使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从而使骨骼营养障碍,跟骨部受损,因而产生疼痛.
(4)跌,挫伤,由于暴力外伤,跟部或跟部用力过度,损伤筋脉,致使气血瘀滞不通而引起跟部疼痛.现将其家庭的防护治疗简述如下.
(1)热敷:热水浴足是一种简单且易行的方法,它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反应,减轻足部的疼痛.
(2)足部加垫:可以采取的方法有:①开窗法:即在较厚的(海绵或毡子塑料泡沫均可)鞋垫与跟骨痛相应部位剪成空洞,大小随疼痛范围而定.②垫高法:在足下痛点相应部位用绵花或旧布,毛巾等垫高鞋垫5~10mm,对跟下滑囊炎有持续挤压按摩作用,促使局部炎症扩散.
(3)研磨法:脚踩圆球形(玻璃或钢铁,木材,胶制均可)直径2~3cm.踩在跟痛点(脱鞋踩)流动研磨,每天2次,每次10min.
(4)滚动法:将圆木棒或铁棒踏在脚跟下,在地上前后流动,可以按摩全足部软组织,对?腱膜炎,跟下囊炎和脂肪垫炎都很有效.每日1~2次,每次10min.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足跟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很多原因可以造成足跟痛。足跟疼痛能影响人正常行走,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足跟和人的活动关系极为密切,因而足跟及其附近组织容易出现损伤而致病。 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类: 软组织损伤:包括跟腱腱鞘炎、跟后滑囊炎、腓骨肌腱鞘炎、胫后肌腱鞘炎和长拇屈肌腱鞘炎、跟骨下脂肪垫损伤、跖筋膜炎、跟骨皮下滑囊炎、跟腱周围炎等。跟骨下脂肪垫损伤多因外伤、行站过久特别是负重行走、爬山等原因使跟骨下方着力处的脂肪垫损伤,发生出血、水肿、变性、变硬等病变,病人诉行走时疼痛,局部肿胀、压痛。跖筋膜炎多由于外伤或慢性劳损,使跖筋膜在跟骨附着处产生劳损,出现变性、撕裂、钙化和疼痛,压痛点在跟骨底部前方,疼痛可向足跖部扩散,行走、弹跳加重,足底有紧张感,不能持久站立行走,平足患者症状明显。跟骨皮下滑囊炎由于慢性劳损、鞋袜磨擦等刺激,在跟骨结节的跟腱附着处出现炎性反应,局部增生肥厚、肿胀、压痛、皮肤暗红。因足跟与鞋接触处压痛最明显,所以患者常以足尖着地行走。 骨性病变:包括足跟骨刺、跟骨骨折、跟骨结核、类风湿关节炎、Reites综合征、跟骨骨膜炎等。跟骨骨刺较常见。很多人都生有跟骨骨刺,但不一定都出现症状。当跟部脂肪垫变性退变后,足底承受力直接作用于跟骨,久之在跟骨局部形成骨刺突起,造成行走时足跟疼痛,行走不便。初走时疼痛,稍活动后减轻,若劳累或行走过多又可使疼痛加重。骨刺产生后又可引起局部软组织炎症,加重疼痛的程度。跟骨骨膜炎所致疼痛剧烈,除足跟外周围组织也有疼痛,触压疼痛加剧,伴有肿胀。跟骨骨折的直接外伤和疲劳性骨折最为常见,除疼痛,站立和行走困难外,可有压痛和叩击痛,伴周围肿胀,皮肤红肿。
2016-07-29 17:16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足跟痛多由足跟骨刺引起.主要症状是明显的足跟局限性疼痛,往往是起床后走路时加剧,稍活动后疼痛缓解,但久行后又加剧.治疗敷贴法●五味子12克,乳香12克,牛膝20克,白酒适量.前三味共研细末,调拌白酒,外敷贴患处.主治骨刺足痛.●白芷,白术,防风各10克,食醋100毫升.取棉布1块,将上药包起,放清水内浸泡10分钟,另取砖头1块,在平面上拓出1凹窝,放炉火中烧红,离火源后向砖内的凹窝内倒食醋100毫升,再把药袋放在醋砖上,随即将患足底部踏在药袋上约20分钟即可.每日1剂,连用3~5剂.主治足跟底软组织伤或跟骨骨刺.●威灵仙5~10克(捣碎),陈醋适量.调成膏状,备用.先将患足浸泡热水中5~10分钟,擦干后将药膏敷于足踉,外用布绷带包扎.晚上休息时,可将患足放在热水袋上热敷.每2天换药1次.主治跟痛症.个别足跟红痛的患者配以抗生素治疗,效果更佳.局部溃破者不可使用.使用时用威灵仙效果为佳.●白芍药30克,怀牛膝15克,甘草10克,元茴3粒,白酒及醋各30~50毫升.前3味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药渣加元茴再煎,沸1~2分钟后加入白酒及醋,趁热熏洗患处,每日1剂,7日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愈.主治足跟疼痛.●夏枯草50克,食醋1000毫升.浸2~4小时,然后煮沸15分钟,水汁备用,待稍温后浸泡患处20分钟,先熏后洗,1日2~3次,1剂可用2日.主治足跟骨刺痛.●肥猪肉,酒适量.肥猪肉切片,蘸热酒敷患处.主治足跟痛.●芥末3~5克,川芎粉30克.温阳,活血,止痛.将川芎研成极细末,加入芥末,装入布袋内,把小布袋垫入鞋内.每周更换1次,1月为1疗程.主治足跟骨刺.
2016-07-29 17:23
-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医生建议:您好,像这样的情况,建议用一正痛消喷剂适用于风湿及类风湿关节痛、肌肉酸痛、神经痛、骨质增生、肩周炎、颈椎间盘突出、足跟痛、腱鞘炎、静脉炎、肋软骨炎(肋痛)等。外用.喷于痛处.或涂搽痛处,每日3-5次。注意:皮肤破损处勿用。建议:不要太粗心地对待自己,早治疗早摆脱疼痛,不要等严重再治疗。晚上睡前脚可以泡一会热水,促进血液循环。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6-07-29 1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