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月经不调一年且清宫后促黄体生成素低,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内分泌紊乱、卵巢功能异常、生活方式影响、药物作用、疾病因素等。 1.内分泌紊乱:体内激素平衡被打破,影响促黄体生成素的分泌。可通过调整生活作息,保持充足睡眠,减轻压力来改善。 2.卵巢功能异常:卵巢早衰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可能导致。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必要时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如戊酸雌二醇片、地屈孕酮片等。 3.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熬夜、过度节食、精神紧张等。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适当运动,均衡饮食。 4.药物作用:某些药物可能影响激素分泌。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 5.疾病因素: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也可能有关。治疗原发病有助于恢复激素水平。 总之,出现促黄体生成素低导致的月经不调,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遵医嘱用药。
2024-10-22 16:1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这个有可能是原发性或继发性睾丸功能低下哦 促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hormone,LH 由垂体产生的一种激素。在男性中能刺激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男性激素,在女性中刺激卵巢分泌女性雌激素。 如何认识促黄体生成素? 促黄体生成素(LH)由腺垂体嗜碱粒细胞分泌。在女性(LH)协同FSH共同作用维持卵巢的月经周期,导致排卵与黄体形成。LH的产生受下丘脑促性腺释放激素的控制,同时受卵巢的正、负反馈调控。LH与FSH联合检测,在女性主要鉴别原发性(卵巢性)或继发性(垂体性)闭经;在男性用于鉴别原发性或继发性睾丸功能低下;同时可鉴别青春期前儿童真性或假性早熟。 在月经周期LH的释放高峰与卵巢排卵有着密切关系,LH高峰一经出现,预示24-36小时卵巢排卵,因此可以在月经周期中监测血清LH峰值,以确定最佳受孕时间。该检测结果已毫国际单位/毫升(MIU/ML)表示。
2024-10-22 16:1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你促黄体生成素偏低的话是容易造成内分泌紊乱引起月经不调的情况,最好服用激素药物进行调理改善的。医院做个通水,或者是输卵管造影,看一下输卵管是不是通畅,最好最造影,因为通水,医生的主观性太大了。记住造影和通水都是要月经干净3-7天去做的哈,2如果输卵管是通畅的,你需要监测一下子排卵,就是说如果你月经正常,就是每30天左右来一次月经的话,那么你月经的12,14,16,18天的时候去用B超监测一下排卵,看看是不是可以正常的排卵
2024-10-22 16:10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医生建议:您好!可以服用黄体酮胶丸补充孕激素,进行调理。黄体酮胶丸(琪宁),功效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经前期紧张综合症、无排卵功血和无排卵型闭经、与雌激素联合使用治疗更年期综合症。若用药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时,应去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再进行治疗。
2024-10-22 16:10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高雄激素血症,指血循环内雄激素含量增高.雄激素包括睾酮、双氢睾酮、雄烯2酮、硫酸脱氢表雄酮及脱氢表雄酮等成分.高雄激素血症能引起不孕,增多的雄激素可以转化为雌激素,无周期性的雌激素水平增高,提高了促黄体生成素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敏感性,也提高了促卵泡生成激素负反馈的敏感性,结果,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增高,促卵泡生成激素相对偏低.增高的促黄体生成素刺激卵泡膜细胞增生,合成过多的雄激素,导致卵泡发育不良,引起不孕.病因1、卵巢或肾上腺皮脂分泌过量.2、睾酮、雌2醇结合球蛋白减少,使游离睾酮增多.3、外周转化,如孕烯醇酮经代谢,可转化成睾酮.治疗一、药物治疗:目的在于抑制雄激素产生或抗雄激素,控制体重及去除多毛.1、口服避孕药:复合片是最常用的治疗药物,可明显降低血浆中雄激素活性.2、地塞米松:主要治疗肾上腺来源的雄激素过多,隔日1次0.25mg.小儿及青春期少女不能用.3、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4、螺内酯:治疗2~6个月效果最佳.其安全有效剂量最低为50mg/日,最大为200mg/日,副反应轻,有多尿、口干、月经不调,有时出现乳胀.服药期间应避孕,因可使男胎女性化.5、醋酸赛普特龙:为欧州国家常用的抗雄激素药物.6、酮康唑:可减少肾上腺瘤、肾上腺癌患者所产生的雄激素,也可降低柯兴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与特发性多毛症患者的雄激素水平,每日400~1200mg,治疗3~6个月即好转.7、溴隐亭:多囊卵巢综合征伴有泌乳素(PRL)升高时,可用嗅隐亭治疗,每日5~10mg.8、flufamide:为非甾体抗雄激素药物,需与口服避孕药合用.每日2次,每次250mg,服用7个月后,多毛、痤疮、皮脂溢出均有好转.2、手术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又无再生育要求时,卵巢来源的雄激素过多患者,可作双侧卵巢切除手术.希望生育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在腹腔镜下电灼、激光去除多囊,以降低雄激素含量并促使排卵.也有人主张行卵巢楔形切除.一旦证实患有分泌雄激素的卵巢肿瘤、肾上腺腺瘤或腺癌,应予手术切除.
2024-10-23 07: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