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锡平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像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由于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引起的上述情况。这种情况应该问题不是很大的,我建议您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抗生素和一些抗病毒药物的使用的,要多喝水的可以局部热敷孩子大椎穴,肺腧穴。,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饮食上要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
2018-12-20 15:5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小儿机体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机体的免疫系统活跃,免疫功能旺盛"当人体感染时,细菌!病毒及其毒素等随淋巴管进入局部淋巴结,参与机体免疫反应,同时局部淋巴结肿大,故儿童易患淋巴结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沿肠系膜动脉及其动脉弓分布,十分丰富,回肠末端和回盲部尤著,小肠内容物常因回盲瓣的作用在回肠末端停留,故肠内细菌及病毒产物易在该处吸收进入回盲部淋巴结,而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2]"通过本组病例分析,我们有以下几方面体会:非典型病例并不少见"本病常在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典型症状为反复发作性腹痛"但本组患儿近1/3无明显上述疾病史,有些患儿大约腹痛前1~3个月患过上呼吸道感染,其中2例患儿间断腹痛1年,先后经解痉!驱虫!胃肠黏膜保护剂治疗,并进行相应检查,如胃肠造影!脑电图,均无效,故非典型症状病例并不少见,可能与一些患儿未重视轻微感染症状或病史叙述不清有关,须引起临床医师重视"误诊率高,占59.3%"由于本病的腹痛可表现为隐痛或痉挛性疼痛,两次疼痛之间患儿无不适感觉,常被误诊为肠痉挛或肠蛔虫症,而肠痉挛多见于婴儿,可出现反复发作的阵发性腹痛,腹部无异常体征,排气!排便后可缓解;肠蛔虫症则常有不固定腹痛!偏食!异食癖!恶心!呕吐等消化功能紊乱症状,有时出现全身过敏症状;往往有吐!排虫史;粪便查找虫卵,驱虫治疗有效可协助诊断,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肠蛔虫症在我国已大为减少"另外,此病腹痛可表现在任何部位,但因病变主要侵及末端回肠的一组淋巴结,故右下腹痛多见,加之儿童体检不合作,部分医师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缺乏认识,容易误诊,如可误诊为阑尾炎,但阑尾炎右下腹压痛点固定,有明显的反跳痛和肌紧张,而本病压痛部位靠近中线或偏高,且不固定,少有反跳痛及肌紧张,可与之鉴别"腹部肠系膜淋巴结超声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因既往普通多普勒超声检验对腹腔淋巴结扫描阳性率极低,而开展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诊断阳性率明显提高,并能鉴别肠系膜淋巴结肿瘤!急性阑尾炎等其他病变"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彩色多普勒超声主要表现为右侧腹腔探及多个肿大淋巴结或淋巴结成簇存在,淋巴结呈椭圆形,以低回声为主,绝大多数淋巴结中间的强回声也随之增大!清晰可见"淋巴结短径>5,内部血液供应丰富,部分病人伴少量液性暗区[1]"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经抗感染治疗7~14天后腹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复查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淋巴结数目明显减少,其长径!短径也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内部血供也明显减少"临床上本病患儿因大多数症状不重,或检查手段不利,常常易忽视或漏诊,给诊治带来困难,所以对有间断腹痛的小儿应常规做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便于及早明确诊断,以免误诊影响治疗
2016-07-31 00:4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您好,一般认为因链球菌的血行感染所致,也有认为与肠道炎症和寄生虫病有关。多见于回肠末端。淋巴结呈多发性充血、肿大。腹腔内可有少量炎性渗液。镜下可见淋巴窦扩张,中性粒细胞由小血管进入淋巴窦内,吞噬细菌。有的白细胞可因此而发生变性崩溃,形成细胞碎片或变性的物质。淋巴结内的血管也扩张充血,生发中心增生,窦细胞和免疫母细胞增生。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岁以下的小儿。发病前常有喉痛、发热、倦怠不适等前躯症状,然后才出现脐部和右下腹痛、恶心、呕吐,有时可发生腹泻或便秘。这样的发病过程与急性阑尾炎先腹痛后发热正好相反,且发病早期即体温骤升。体检时脐部及右下腹均可有压痛,范围比较广泛,压痛点不固定。因小儿腹肌不发达,腹肌紧张可不明显。有时可扪及小结节样肿物。白细胞计数增高或正常。如为链球菌所致,腹腔穿刺可抽得较稀薄的草绿色液体,涂片可找到革兰氏阳性球菌。 若病史比较典型,腹部压痛范围比较广泛,无腹肌紧张,可先行非手术治疗,静脉滴注抗生素,或用清热解毒剂。应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变化,如加重又难以与阑尾炎、Meckel憩室炎等疾病相鉴别时,仍宜剖腹探查,并将阑尾切除。
2016-07-31 00:47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汪敏 主治医师
浙江工业大学医院
一级
内科
-
一般认为因链球菌的血行感染所致,也有认为与肠道炎症和寄生虫病有关。多见于回肠末端。淋巴结呈多发性充血、肿大。腹腔内可有少量炎性渗液。镜下可见淋巴窦扩张,中性粒细胞由小血管进入淋巴窦内,吞噬细菌。有的白细胞可因此而发生变性崩溃,形成细胞碎片或变性的物质。淋巴结内的血管也扩张充血,生发中心增生,窦细胞和免疫母细胞增生。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岁以下的小儿。发病前常有喉痛、发热、倦怠不适等前躯症状,然后才出现脐部和右下腹痛、恶心、呕吐,有时可发生腹泻或便秘。这样的发病过程与急性阑尾炎先腹痛后发热正好相反,且发病早期即体温骤升。体检时脐部及右下腹均可有压痛,范围比较广泛,压痛点不固定。因小儿腹肌不发达,腹肌紧张可不明显。有时可扪及小结节样肿物。白细胞计数增高或正常。如为链球菌所致,腹腔穿刺可抽得较稀薄的草绿色液体,涂片可找到革兰氏阳性球菌。 若病史比较典型,腹部压痛范围比较广泛,无腹肌紧张,可先行非手术治疗,静脉滴注抗生素,或用清热解毒剂。应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变化,如加重又难以与阑尾炎、Meckel憩室炎等疾病相鉴别时,仍宜剖腹探查,并将阑尾切除。
2016-07-31 00:54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您好,您的孩子主要还是考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这是在儿科比较常见的一种以腹痛,发热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有的孩子会出现呕吐,腹泻或者便秘).本病通常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系,有的孩子会经常复发,每次患上呼吸道感染后会感到服疼.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儿童少见,常由结核引起,伴肠结核或结核性腹膜炎,有结核病接触史.临床表现为慢性结核中毒症状,盗汗,低热,腹痛等,抗结核治疗效果差时,建议行手术治疗.(你的孩子此型暂不考虑)根据您的描述,孩子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还是比较明显的,治疗上建议静脉给予抗炎,抗病毒为主,根据情况适当补液.注意抗炎疗程一定要到,通常为1-2周.平时要注意孩子避免受凉,预防感冒,不吃刺激性食物,凉的食物,不挑食,不偏食.祝您的宝宝健康成长!
2016-07-31 01:01
-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医生建议:肠系膜淋巴结一般无须治疗,小孩子经常要得,有时候肚子会疼,可以吃点消炎药,但是消炎药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如果肚子疼的话可以吃点中药对证治疗
2016-07-31 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