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董志勇 副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减重中心
-
临床表现新生儿期巨结肠的症状是生后胎使排出障碍或延迟,生后多日不排胎粪,然后出现进行性便秘,开始较轻几天排便一次.逐渐加重,甚至数周排便一次。出现消化道梗阻症状,需要经过刺激肛门、洗肠等方法才能排便。便秘呈进行性加重,常合并低位肠梗阻症状,本病体征是腹部高度膨胀、腹壁变薄。肛门指诊内括约肌紧缩,壶腹部有空虚感,有时可以触及干硬粪块。当手指从肛门拔出时,常有大最气体及稀便伴随排出。婴幼儿期的症状则主要是慢性不全性低位肠梗阻、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表现。偶尔可能出现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现象。患儿营养不良,呈慢性病容,腹部显著膨胀,呈蛙状腹,可见腹壁静脉扩张,巨大的肠型和肠蠕动波,肚皮发亮-肠鸣亢进,脐孔平坦和外突,左下腹可触到粪块或粪石。有时出现低位肠梗阻症状。直肠指检,直肠空虚无粪块,可触及痉挛的内括约肌缩窄环。
2016-07-10 18:00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巨结肠症(congenital megacolon)又称肠管无神经节细胞症(aganglionosis).因Hirschsprun首先对本病做详尽的描述,故也称为Hirschsprung病(简称HD)。是一种神经峭细胞源性疾病和多基因遗传病,是新生儿期低位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在1/2000~1/5000,男女为4:1。本病有家族性发生倾向,有报道为4%。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