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帅 主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重症医学科
-
重症肌无力的原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确,综合国内外文献,以往认为与乙酰胆碱的合成或胆碱酯酶代谢过程紊乱及某些抗生素的毒性作用有关,近年来由于免疫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代谢紊乱学说引起本病的病变位于横纹肌的神经-肌肉结合部,症状类似箭毒素作用,阻碍神经冲动的传导。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传导是由神经产生冲动后,释放出乙酰胆碱,引起终板膜产生电位差,而后传导至肌肉使其纤维收缩。在重症肌无力患者,神经冲动传来时,释放出的乙酰胆碱不足,或胆碱酯酶活性过盛,以致乙酰胆酰破坏过速,导致神经-肌肉兴奋传递障碍而发病。药物的毒性作用学说某些抗生素对重症肌无力病人的神经-肌肉传导具有阻滞作用。Hokkane报道6例重症肌无力病人,在用药物治疗病情平稳后,加用链霉素族抗生素15min~2h后,使本病加重。此类药物有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新霉素、多黏菌素、卡那霉素、巴龙霉素、紫霉素等。Lillmann等指出,假定d-tubocurarine一种箭毒素对神经-肌肉的阻滞作用为1000,则多黏菌素B为5,新霉素为5,链霉素为0.7,双氢链霉素为0.6,卡那霉素为0.5。而在临床上应用抗生素的剂量却比箭毒素高100倍以上。因此,重症肌无力病人的神经-肌肉传导已受阻滞,或依靠药物来维持平衡,在此情况下,一旦应用上述抗生素,必然使这种阻滞作用加重,病情进一步恶化。关于某些抗生素对神经-肌肉传导的阻滞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有人认为链霉素和箭毒素一样,可以减低终板对乙酰胆碱的敏感度,也有人认为它可以减少递质transmitter的释放。自身免疫学说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认为重症肌无力属自身免疫性肌病,Simpson和Nastk在患者血清中发现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故提出自身免疫反应学说。认为AChR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成为自身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AChR抗体,主要是IgG,抗原抗体结合激活补体,沉积于运动终板,引起神经肌肉传导障碍,导致肌无力症状。Patrick和Lindstron用实验模型证实了运动终板有IgG和C3,免疫复合物沉着及运动终板微细结构变化,同时发现接合部AChR减少。
2016-07-13 2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