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朱微微 主治医师
安徽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
失血性贫血主要是由于体内血液流失过多,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它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涉及多种不同的病因。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药。
2016-07-03 16:33
1. 急性失血:常见于外伤、手术、上消化道出血、产科出血、严重咯血以及某些出血性疾病。
2. 慢性失血:包括慢性消化道出血(如溃疡、肿瘤)、月经过多、肺部或支气管出血、反复血红蛋白尿及遗传性出血病。
3. 铁质流失:长期慢性失血会导致铁元素丧失,引发缺铁性贫血。
4. 其他因素:例如子宫肌瘤、宫内节育环、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也可导致慢性失血。
5. 罕见病因:某些特殊疾病如血友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也可能引起失血性贫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