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廖耘生 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级甲等
妇产科
-
妊娠期水肿的成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子宫压迫、激素变化、血容量增加、低蛋白血症、妊娠期高血压等。诊断需综合考量多种因素。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
2016-07-02 18:30
1.子宫压迫:随着妊娠进展,子宫不断增大,压迫下腔静脉,致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进而引发下肢水肿。
2.激素变化:孕期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水平波动,使得水钠潴留,从而出现水肿症状。
3.血容量增加:妊娠期孕妇血容量显著增多,组织间液相应增加,可能导致水肿。
4.低蛋白血症:若孕妇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度,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胶体渗透压下降,易引起水肿。
5.妊娠期高血压:血压升高会损害肾脏功能,影响水液代谢,造成水肿。
妊娠期水肿成因多样,诊断时需结合孕妇的具体症状、体征,并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压测量、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等。一旦发现水肿,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以便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妊娠期水肿? 妊娠期水肿(pregnant edema)是指妇女在妊娠期间发生的水肿,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在妊娠后半期绝大多数妇女则出现水肿,多数是属于生理性水肿,待分娩后水肿会自动消退。因对孕妇健康及胎儿的发育无很大影响,也不影响继续妊娠,而不必特殊治疗。但部分妊娠妇女的水肿属于病理性水肿,直接影响胎儿发育和孕妇健康,必须及时鉴别和处理。必要时还需终止妊娠。 查看全文»